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周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03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碰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锁死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开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动板,本装置不仅能实现碰锁,还能实现双面开锁,以及单面锁死以及解锁,将碰锁与锁死相结合。

A locking plate used for sliding doors and windows and so on, which integrates the lock and the death of the lo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cking plat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ock and death of lock, such as sliding doors and windows, comprising a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 lock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n unlock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 lock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nd a lock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The lighting device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device is described. The unlock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slid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device. The first sliding chamber has a first driving chamber arranged symmetrically and connected in front and back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sliding chamber. A slid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sliding chamber. The device can not only realize collision. Lock, can also achieve double-sided unlock, as well as single-sided lock and unlock, the combination of touch lock and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是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
技术介绍
现在的社会中,由于滑动门窗的使用方便以及占用空间少,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滑动门窗,为了防止滑动门窗自动滑动,都会在滑动门窗上装碰锁板,现有的滑动门窗的碰锁板大多只有简单的碰锁,要是想锁死门窗还需再安装一个锁,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因此设计一种结合碰锁和锁死功能的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实有必要,本装置不仅能实现碰锁,还能实现双面开锁,以及单面锁死以及解锁,将碰锁与锁死相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碰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锁死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开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推动腔内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右端与所述第一推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二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可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推块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腔,所述第一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升降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相背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端啮合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斜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通入到所述第二齿轮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壁的第一齿块,所述前侧的第三直齿轮下端连接于所述锁死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死装置包括设置于前侧的所述第二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的卷线腔,所述卷线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端规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齿轮下侧端面上的第二转轴,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卷线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通线孔,所述通线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拉线穿过所述通线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第三推动腔,所述第三推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三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推块,所述第三推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上端与所述第一导滑槽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推块左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开口,所述第三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推动腔,所述第四推动腔上侧左端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四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三推块下端的第四推块,所述第四推块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右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导滑槽右侧内壁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二导滑槽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一螺杆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齿轮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腔内壁的第二齿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碰锁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左侧内壁内且开口向下的第二升降腔,所述第二升降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二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下端延伸到外界的插销杆,所述插销杆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上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插销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板的左侧端面上,所述插销杆下侧固定设置有插销块,所述插销块内且对应所述插销杆上下贯穿设置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块左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块的相对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腔靠近中心的一侧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齿块向北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外界的第一按钮,通过第一按钮实现控制所述开锁装置,并通过弹簧复位,相同的,所述第二齿块后端与所述第三齿轮腔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齿块前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外界的第二按钮,通过第二按钮实现控制所述锁死装置,并通过弹簧复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对称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俩侧端面上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固定设置有照明块,所述照明块下端固定设置有照明灯,当在夜间进行开锁时,可通过照明灯进行照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碰锁时,第一装置主体向左移动靠近固定板,插销杆与插销块相抵接并沿着插销块右端的圆弧面上升,进而带动第三导滑块克服第四弹簧的弹力上升,同时插销杆向左移动,当插销杆移动到插销孔上方,此时第三导滑块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下降,进而带动插销杆下降,实现碰锁,当进行开锁时,按下第一齿块远离中心一端的第一按钮,进而带动第一齿块克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靠近中心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之间的斜齿轮啮合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之间的直齿轮啮合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此时第一齿条在第一直齿轮的带动下上升,进而带动第二推块上升,进而推动第一推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板向右移动,进而拉紧第二拉线,进而带动插销杆上升,然后带动第一装置主体向右移动,带动插销杆移出所述插销孔外,实现开锁,当进行锁死时,按下第二齿块前侧的第二按钮,进而带动第二齿块克服弹簧弹力作用向后移动,进而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二导滑块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二导滑块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推块向右移动,进而推动第三推块向上移动,当开口与第二滑动腔对接时,此时第一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开口内,此时第三推块上端延伸到第一滑动腔内,挡住滑动板无法向右移动,进而实现锁死,当锁死后只能通过前侧的所述开锁装置进行解锁,同样的,当按下第一按钮后,此时第三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卷线轮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进而带动第一滑块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碰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锁死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推动腔内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右端与所述第一推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二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可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推块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腔,所述第一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升降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相背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端啮合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斜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通入到所述第二齿轮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壁的第一齿块,所述前侧的第三直齿轮下端连接于所述锁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碰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锁死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推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推动腔内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右端与所述第一推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推动腔,所述第二推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可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推块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腔,所述第一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升降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相背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端啮合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斜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通入到所述第二齿轮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壁的第一齿块,所述前侧的第三直齿轮下端连接于所述锁死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动门窗之类的集碰锁与锁死于一体的碰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装置包括设置于前侧的所述第二齿轮腔下侧内壁内的卷线腔,所述卷线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端规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齿轮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齿轮下侧端面上的第二转轴,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卷线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通线孔,所述通线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拉线穿过所述通线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第三推动腔,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周航
申请(专利权)人:叶周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