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423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装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闭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装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左的装件腔,所述装件腔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定位腔,本装置采用包装的形式进行信封装件,可自动对信封进行封装,同时采用连动的形式使装置只有在封闭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装件,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意外伤害,更加安全可靠。

A Fully Automatic Device for Letter Encapsul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y automatic letter packer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n assembly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n opening and closing door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and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rranged o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The assembly device includes an assembly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main body. The first fix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block, and the first fix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block. The first fix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with an opening-up positioning cavity. The device packages letters in the form of packaging and can automatically. The envelope is encapsulated, and the device can be assembled only in a closed state in the form of linkage, so as to prevent accidental damage caused by operational errors and make it safer and more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办公
,具体是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信封还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将信件等放置在信封内都是人工进行放置,有时候会出现放不进去的情况,同时还要人为的涂胶封装,及其繁琐,效率也很低,因此设计一种能自动封装的信封装件机装置实有必要,本装置采用包装的形式进行信封装件,可自动对信封进行封装,同时采用连动的形式使装置只有在封闭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装件,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意外伤害,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装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闭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装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左的装件腔,所述装件腔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定位腔,所述第一装件板左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右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装件板,所述装件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壁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螺纹腔,所述第一螺纹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块右侧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滑动腔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壁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螺杆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滑动腔,所述第五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前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装件腔后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所述四分之一齿轮下端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右上方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前侧端面上,所述四分之一齿轮左侧可啮合的设置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直齿轮前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直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所述第五直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卷线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卷线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五滑动腔后侧内壁的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一拉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后侧端面上,所述四分之一齿轮上端可啮合的设置有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六直齿轮连接于所述开闭门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闭门装置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装件腔山侧内壁内的第一升降腔,所述第一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升降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七直齿轮,所述第七直齿轮后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七直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六直齿轮后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下端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封压块,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涂胶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装件腔下侧端面上的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装件腔下侧端面上的第二缓冲块,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块对所述第二装件板在进行复位时进行缓冲保护,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块对所述第三装件板在进行复位时进行缓冲保护。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块右端与所述第五滑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对所述第三滑块起复位作用,所述第一直齿轮后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所述第二扭力弹簧对第一直齿轮起复位作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端面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六滑动腔,所述蓄电池左端且于所述第六滑动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块,所述第六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端延伸到外界的推杆,所述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块,所述第六滑动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推杆上下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右端与所述第一导滑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块,当需要照明时,按下所述推块,进而通过所述推杆带动所述第二导电块向右移动进而与所述第一导电块相接通,此时照明灯通电发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装件时,第二电机启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逆时针转动九十度,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六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四转轴转动,进而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上升,进而带动挡板上升,进而将装件腔打开,此时将信封纸放置于第一装件板、第二装件板和第三装件板上,然后将物件放置于信封纸上并位于定位腔范围内,此时第二电机启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转动九十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六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第四转轴在第一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反转,进而带动挡板下降将装件腔封闭,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进而带动第四直齿轮顺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装件板顺时针翻转一百八十度,进而将信封纸进行折叠,此时第一转轴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转轴带动卷线轮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进而拉动第三滑块向后移动,此时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而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带动第二滑块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下降,此时封压块对信封前后连个进行封压,使信封前后两侧密封,在此过程中,第二滑块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下降,进而带动涂胶块下降,进而在信封右侧涂上胶水,此后第一电机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装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闭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左的装件腔,所述装件腔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定位腔,所述第一装件板左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右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装件板,所述装件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壁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螺纹腔,所述第一螺纹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块右侧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滑动腔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壁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螺杆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滑动腔,所述第五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前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装件腔后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所述四分之一齿轮下端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右上方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前侧端面上,所述四分之一齿轮左侧可啮合的设置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直齿轮前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直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所述第五直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卷线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卷线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五滑动腔后侧内壁的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一拉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后侧端面上,所述四分之一齿轮上端可啮合的设置有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六直齿轮连接于所述开闭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信封装件机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装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开闭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开口向左的装件腔,所述装件腔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定位腔,所述第一装件板左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装件板,所述第一装件板右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装件板,所述装件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壁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螺纹腔,所述第一螺纹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块右侧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滑动腔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壁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螺杆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滑动腔,所述第五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前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装件腔后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所述四分之一齿轮下端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右上方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前侧端面上,所述四分之一齿轮左侧可啮合的设置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直齿轮前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直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所述第五直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卷线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卷线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五滑动腔后侧内壁的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一拉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后侧端面上,所述四分之一齿轮上端可啮合的设置有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六直齿轮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营杰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