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04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套管,通过加热器的设置可实现加热的效果,通过风扇的设置可实现将水蒸气吹走的效果,通过进气装置弹簧的设置可实现当正极板和负极板不带电时使负极板堵住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正极板的设置可实现带电时吸引负极板使负极板离开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负极板的设置可实现不带电时堵住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出气装置弹簧的设置可实现当挡板左侧没有气流时使挡板堵住出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挡板的设置可实现当左侧有气流时离开出气装置内孔使水蒸气排出和左侧无气流时堵住出气装置内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凝露对光电倍增管的负面影响。

A fixing device for photomultipli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for photomultiplier tub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leeve. The heat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setting a heater, the effect of blowing water vapor away by setting a fan, and the air intake device spring can be set to block the air intake device when the positive plate and negative plate are not charged. The effect of inner hole can be realized by setting positive plate to attract negative plate to leave the inner hole of intake device when charged. The effect of blocking the inner hole of intake device when not charged can be realized by setting negative plate. The effect of blocking the inner hole of intake device when there is no air flow on the left side of baffle can be realized by setting spring of outlet device. The effect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gas device can be realized by setting the baffle, and the effect of blocking the inner hole of the gas device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re is air flow on the left side leaving the inner hole of the gas outlet device so that water vapor can be discharged and there is no air flow on the left sid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ndensation on the photomultipli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晶体探头
,具体领域为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光电倍增管是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真空电子器件。光电倍增管用在光学测量仪器和光谱分析仪器中。它能在低能级光度学和光谱学方面测量波长200~1200纳米的极微弱辐射功率。闪烁计数器的出现,扩大了光电倍增管的应用范围。激光检测仪器的发展与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有效接收器密切有关。电视电影的发射和图象传送也离不开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电子、机械、化工、地质、医疗、核工业、天文和宇宙空间研究等领域。现有的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虽然固定牢固,且不易漏光,但是它们却不能防凝露,这样会对光电倍增管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内侧壁上部螺接有挡光垫连接块,所述挡光垫连接块的上端面设有挡光垫,所述挡光垫位于所述挡光垫连接块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套管的右侧壁外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左侧壁设有加热器,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左侧壁嵌装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下方,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所述连接套管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位于所述风扇电机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装置本体,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外孔,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左侧壁嵌装有正极板,所述正极板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外孔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内腔左侧壁设有进气装置弹簧,所述进气装置弹簧位于所述正极板的右侧,所述进气装置弹簧的右端设有负极板,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右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内孔,所述负极板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内孔的左端,所述连接套管的右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位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装置本体,所述出气装置本体的右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外孔,所述出气装置本体的内腔右侧壁设有出气装置弹簧,所述出气装置弹簧位于所述出气装置外孔的下方,所述出气装置弹簧的左端设有挡板,所述出气装置本体的左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内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出气装置内孔的右端,所述连接套管的外侧壁下部螺接有接套,所述接套的内侧壁上部设有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的内侧壁卡接有卡箍,卡箍的内侧壁卡接有光电倍增管,所述接套的内腔设有管座,所述光电倍增管的下端面位于所述管座的内腔,所述接套的内侧壁下部螺接有底板。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侧壁、所述接套的内侧壁和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均设有憎水性涂层。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本体和所述进气装置弹簧均采用塑料制成,所述负极板的外表面设有透明塑料层。优选的,所述负极板和所述挡板的形状均为球体,所述负极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装置内孔的内径,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气装置内孔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卡箍的内侧壁设有橡胶衬套。优选的,所述接套的内腔前侧壁设有前置板,所述前置板位于所述管座的下方,所述管座的上端面和所述前置板的下端面之间对称贯穿设有铜柱。优选的,所述前置板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器的设置可实现加热的效果,通过风扇电机的设置可实现驱动风扇旋转的效果,通过风扇的设置可实现将水蒸气吹走的效果,通过进气装置外孔和进气装置内孔的设置可实现进气的效果,通过进气装置弹簧的设置可实现当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不带电时使负极板堵住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正极板的设置可实现带电时吸引负极板使负极板离开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负极板的设置可实现不带电时堵住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出气装置外孔和出气装置内孔的设置可实现使水蒸气排出的效果,通过出气装置弹簧的设置可实现当挡板左侧没有气流时使挡板堵住出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挡板的设置可实现当左侧有气流时离开出气装置内孔使水蒸气排出和左侧无气流时堵住出气装置内孔的效果,通过憎水性涂层的设置可实现防止水蒸气粘在连接套管内侧壁或接套内侧壁的效果,由于进气装置本体和进气装置弹簧均采用塑料制成,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实现防止正极板或负极板中的电荷转移的效果,通过透明塑料层的设置可实现防止负极板中的电荷转移到空气中的效果,本技术能防止凝露对光电倍增管的负面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进气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出气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连接套管、2-挡光垫连接块、3-挡光垫、4-控制面板、5-加热器、6-风扇电机、7-风扇、8-进气装置、81-进气装置本体、82-进气装置外孔、83-正极板、84-进气装置弹簧、85-负极板、86-进气装置内孔、9-出气装置、91-出气装置本体、92-出气装置外孔、93-出气装置弹簧、94-挡板、95-出气装置内孔、10-接套、11-卡箍、12-光电倍增管、13-管座、14-底板、15-橡胶衬套、16-前置板、17-铜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套管1,所述连接套管的内侧壁上部螺接有挡光垫连接块2,通过挡光垫连接块的设置可实现将挡光垫连接至连接套管的效果,所述挡光垫连接块的上端面设有挡光垫3,所述挡光垫位于所述挡光垫连接块的上端面,通过挡光垫的设置可实现挡光的效果,所述连接套管的右侧壁外部设有控制面板4,通过控制面板的设置可实现控制加热器、风扇、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的效果,控制面板的右侧壁设有控制加热器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控制面板的右侧壁设有控制风扇电机启停的开关,控制面板的右侧壁设有控制正极板和负极板充电与放电的开关,控制加热器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控制风扇电机启停的开关、控制正极板和负极板充电与放电的开关、信号处理电路均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左侧壁设有加热器5,通过加热器的设置可实现加热的效果,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左侧壁嵌装有风扇电机6,所述风扇电机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下方,通过风扇电机的设置可实现驱动风扇旋转的效果,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风扇7,所述风扇位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通过风扇的设置可实现将水蒸气吹走的效果,所述连接套管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8,所述进气装置位于所述风扇电机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装置本体81,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外孔82,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左侧壁嵌装有正极板83,所述正极板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外孔的下方,通过正极板的设置可实现带电时吸引负极板使负极板离开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所述进气装置本体的内腔左侧壁设有进气装置弹簧84,所述进气装置弹簧位于所述正极板的右侧,通过进气装置弹簧的设置可实现当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不带电时使负极板堵住进气装置内孔的效果,所述进气装置弹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侧壁上部螺接有挡光垫连接块(2),所述挡光垫连接块(2)的上端面设有挡光垫(3),所述挡光垫(3)位于所述挡光垫连接块(2)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套管(1)的右侧壁外部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腔左侧壁设有加热器(5),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腔左侧壁嵌装有风扇电机(6),所述风扇电机(6)位于所述加热器(5)的下方,所述风扇电机(6)的输出端轴连接有风扇(7),所述风扇(7)位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腔,所述连接套管(1)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8),所述进气装置(8)位于所述风扇电机(6)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8)包括进气装置本体(81),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外孔(82),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左侧壁嵌装有正极板(83),所述正极板(83)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外孔(82)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内腔左侧壁设有进气装置弹簧(84),所述进气装置弹簧(84)位于所述正极板(83)的右侧,所述进气装置弹簧(84)的右端设有负极板(85),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右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内孔(86),所述负极板(85)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内孔(86)的左端,所述连接套管(1)的右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9),所述出气装置(9)位于所述控制面板(4)的下方,所述出气装置(9)包括出气装置本体(91),所述出气装置本体(91)的右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外孔(92),所述出气装置本体(91)的内腔右侧壁设有出气装置弹簧(93),所述出气装置弹簧(93)位于所述出气装置外孔(92)的下方,所述出气装置弹簧(93)的左端设有挡板(94),所述出气装置本体(91)的左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内孔(95),所述挡板(94)位于所述出气装置内孔(95)的右端,所述连接套管(1)的外侧壁下部螺接有接套(10),所述接套(10)的内侧壁上部设有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的内侧壁卡接有卡箍(11),卡箍(11)的内侧壁卡接有光电倍增管(12),所述接套(10)的内腔设有管座(13),所述光电倍增管(12)的下端面位于所述管座(13)的内腔,所述接套(10)的内侧壁下部螺接有底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倍增管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侧壁上部螺接有挡光垫连接块(2),所述挡光垫连接块(2)的上端面设有挡光垫(3),所述挡光垫(3)位于所述挡光垫连接块(2)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套管(1)的右侧壁外部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腔左侧壁设有加热器(5),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腔左侧壁嵌装有风扇电机(6),所述风扇电机(6)位于所述加热器(5)的下方,所述风扇电机(6)的输出端轴连接有风扇(7),所述风扇(7)位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腔,所述连接套管(1)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8),所述进气装置(8)位于所述风扇电机(6)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8)包括进气装置本体(81),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左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外孔(82),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左侧壁嵌装有正极板(83),所述正极板(83)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外孔(82)的下方,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内腔左侧壁设有进气装置弹簧(84),所述进气装置弹簧(84)位于所述正极板(83)的右侧,所述进气装置弹簧(84)的右端设有负极板(85),所述进气装置本体(81)的右侧壁贯穿设有进气装置内孔(86),所述负极板(85)位于所述进气装置内孔(86)的左端,所述连接套管(1)的右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9),所述出气装置(9)位于所述控制面板(4)的下方,所述出气装置(9)包括出气装置本体(91),所述出气装置本体(91)的右侧壁贯穿设有出气装置外孔(92),所述出气装置本体(91)的内腔右侧壁设有出气装置弹簧(93),所述出气装置弹簧(93)位于所述出气装置外孔(92)的下方,所述出气装置弹簧(9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鹏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凯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