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63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所述边孔的底部装设有堵塞块,边孔的顶部装设有第一水袋层,所述堵塞块和第一水袋层间间隔装设有多层炸药层和间隔层,所述边孔的上侧设有第二水袋层;所述靠近堵塞块的炸药层内装设有反向起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该装药结构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爆破降震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采场两帮的破坏,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广泛用于采场两帮不稳固矿体的开采。

A Seismic Charge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the Side Holes of Two Sides of Sto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reducing charge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side holes on both sides of a stope. The bottom of the side holes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block, and the top of the side holes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bag layer. The blocking block and the first water bag layer are separated by a multi-layer explosive layer and a spacer layer,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side holes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water bag layer. The explosive layer of the blocking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reverse initi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 hole shock-reducing charge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the two sides of the stope. The charge structure can not only achieve good blast shock-reducing effect and minimize the damage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stope, but also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operation,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mining of unstable orebodies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爆破装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
技术介绍
充填采矿法属人工支护采矿法。在矿房或矿块中,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向采空区送入充填材料,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回采。本法适用于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开采条件复杂,如水体、铁路干线、主要建筑物下面的矿体和有自燃火灾危险的矿体等;也是深部开采时控制地压的有效措施。充填法的优点是适应性强,矿石回采率高,贫化率低,作业较安全,能利用工业废料,保护地表等;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劳动生产率和矿块生产能力都较低。根据所用充填材料和输送方式不同,充填采矿法可分三种:①干式充填法,充填材料为专用露天采石场采出的碎石、露天矿剥离或地下矿采掘的废石等。经破碎,用机械、人工或风力输送至采场。②水力充填法,充填材料为砂、碎石、选厂尾砂或炉渣等。用管道借水力输送至采场。③胶结充填法,充填材料为水泥等胶凝材料和砂石、炉渣或尾砂等配制的浆状胶结物料,凝固后有一定强度,用管道借水力或机械输送至采场。干式充填法应用最早,它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矿成本高。对于采用充填法开采的矿体,当回采矿柱时,需要对两帮的充填体的稳定性进行控制。为了保证爆破效果,往往主爆孔是破摔矿岩的关键,所以通常是改进边孔的装药结构来降低爆破振动对两帮的影响。原有的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光面爆破间隔装药法,间隔装药是在保证矿岩充分破碎的前提下,采用孔底空气间隔装药,可有效降低爆破震动的峰值质点振速、降低大块率和减少根底。仅仅是采用间隔装药的方法,对于一般的采场而言,可以很好地保护两帮,而对于两帮是充填体的采场,充填体的强度较低,所以对爆破振动的控制要求就更高,原有的装药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两帮是充填体的采场两帮的保护需求。原有传统的光面爆破具有爆破炸药布置不够均匀、对采场两帮的保护不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该装药结构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爆破降震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采场两帮的破坏,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广泛用于采场两帮不稳固矿体的开采。本技术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所述边孔的底部装设有堵塞块,边孔的顶部装设有第一水袋层,所述堵塞块和第一水袋层间间隔装设有多层炸药层和间隔层,所述边孔的上侧设有第二水袋层;所述靠近堵塞块的炸药层内装设有反向起爆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反向起爆装置为起爆药包和导爆管雷管,且雷管的聚能穴朝向边孔孔口。进一步的,还包括导爆索,所述导爆索贯穿每一层炸药层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间隔层由竹筒和沙充填。进一步的,所述炸药层每一层的高度为0.33-0.43m。进一步的,所述间隔层每一层的高度为0.5-0.6m。更进一步的,所述炸药层每一层的高度为0.35m;间隔层每一层的高度为0.55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袋层的高度为1.2-1.4m。进一步的,所述堵塞块的高度为0.3-0.4m。进一步的,所述堵塞块为水泥堵塞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所述边孔的底部装设有堵塞块,边孔的顶部装设有第一水袋层,所述堵塞块和第一水袋层间间隔装设有多层炸药层和间隔层,所述边孔的上侧设有第二水袋层;所述靠近堵塞块的炸药层内装设有反向起爆装置;通过在堵塞块和第一水袋层间间隔装设多层炸药层和间隔层,将炸药分散布置,并且布置第一水袋层和第二水袋层,该装药结构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爆破降震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采场两帮的破坏,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广泛用于采场两帮不稳固矿体的开采;(2)本技术中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采用的引爆方式是反向起爆,炸药的爆轰波和固体颗粒的传递与飞散方向是向着边孔孔口,第二水袋层设置在边孔的上侧,压在边孔的孔口上,当爆破的发生,第二水袋层会将炸药的爆轰波和固体颗粒进行一定的压制,从而实现降震作用,第一水袋层设置的边孔的顶部,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会将炸药的爆轰波和固体颗粒进行一定的压制,从而实现降震作用,同时水袋中的水在爆破后会形成水珠吸收爆破烟尘,也就是能吸收爆破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能起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3)本技术中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所述间隔层由竹筒和沙充填;间隔层的充填物由空气变为竹筒和沙,可以进一步降低爆破的振动,结合炸药的分散布置和第一水袋层、第二水袋层的布置,可以可以很好的实现爆破降震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采场两帮的破坏。(4)本技术中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所述反向起爆装置为起爆药包和导爆管雷管,且雷管的聚能穴朝向边孔孔口;还包括导爆索,所述导爆索贯穿每一层炸药层设置。本技术采用的引爆是方式是反向起爆,并且采用双重引爆方式进行引爆:1、采用导爆管雷管引爆起爆药包,进而引爆各层设置的炸药层;2、采用导爆管雷管引爆导爆索,进而引爆各层设置的炸药层。当然,只是采用其中的任意一种引爆方式均可实现引爆效果,采用双重引爆方式进行引爆,起到的是双保险的作用,避免因为一种起爆方式出现差错而不能爆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边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边孔;2-堵塞块;3-第一水袋层;4-炸药层;5-间隔层;6-第二水袋层;7-地面;8-巷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所述边孔1的底部装设有堵塞块2,边孔1的顶部装设有第一水袋层3,所述堵塞块2和第一水袋层3间间隔装设有多层炸药层4和间隔层5,所述边孔1的上侧设有第二水袋层6;所述靠近堵塞块2的炸药层4内装设有反向起爆装置。所述反向起爆装置为起爆药包和导爆管雷管,且雷管的聚能穴朝向边孔1孔口;还包括导爆索,所述导爆索贯穿每一层炸药层4设置。本技术采用的引爆是方式是反向起爆,并且采用双重引爆方式进行引爆:1、采用导爆管雷管引爆起爆药包,进而引爆各层设置的炸药层4;2、采用导爆管雷管引爆导爆索,进而引爆各层设置的炸药层4。当然,只是采用其中的任意一种引爆方式均可实现引爆效果,采用双重引爆方式进行引爆,起到的是双保险的作用,避免因为一种起爆方式出现差错而不能爆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层5由竹筒和沙充填,所述竹筒的两端均为开口端。充填方法为:先将竹筒竖直放置(竖着放置的目的是保证在进行沙填充的时候,可以将沙填进竹筒的内腔),再进行沙充填。采用竹筒和沙充填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孔的底部装设有堵塞块,边孔的顶部装设有第一水袋层,所述堵塞块和第一水袋层间间隔装设有多层炸药层和间隔层,所述边孔的上侧设有第二水袋层;靠近所述堵塞块的炸药层内装设有反向起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孔的底部装设有堵塞块,边孔的顶部装设有第一水袋层,所述堵塞块和第一水袋层间间隔装设有多层炸药层和间隔层,所述边孔的上侧设有第二水袋层;靠近所述堵塞块的炸药层内装设有反向起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起爆装置为起爆药包和导爆管雷管,且雷管的聚能穴朝向边孔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爆索,所述导爆索贯穿每一层炸药层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由竹筒和沙充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采场两帮的边孔降震装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承煜贾楠鹿浩秦亚光石东平王新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