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结构及落地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56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结构及落地式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一种面板结构,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和加强板,加强板包括加强主体和第二卡持部,第二卡持部自加强主体的侧边延伸而出,加强主体安装于面板,并且第二卡持部与面板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压持空间。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采用了上述的面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面板结构及落地式空调器能通过第二卡持部于面板主体之间形成的压持空间压持海绵件的侧边,避免海绵件起翘设置脱离。

Panel Structure and Ground-to-Grou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anel structure and a floor type air condition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A panel structure includes a panel and a reinforcing plate. The reinforcing plate includes a reinforcing body and a second holding part. The second holding part extends from the side of the reinforcing body. The reinforcing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panel, and there is a space between the second holding part and the panel to form a holding space. A floor type air conditioner adopts the panel structure mentioned above. The panel structure and the floor air condition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hold the side edge of the sponge piece through the holding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holding part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panel, so as to avoid the warping of the sponge piece from setting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结构及落地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面板结构及落地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气候变化多端的现如今生活中,人们为了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办公、休息或者居住,大多数人都会采用空调对所处的环境区域进行空调调节,以使得能将自身所处的区域的空气温度等因素调节至自己能感到舒适的程度,以使自身身心都能感受到轻松舒适。现在的生活中,落地式空调器已经大量的投入了使用,也普遍接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落地式空调器上设置的海绵件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会产生翘起甚至脱落,形成落地式空调器损坏的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面板结构,以通过第二卡持部于面板主体之间形成的压持空间压持海绵件的侧边,避免海绵件起翘设置脱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面板结构,所述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加强主体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自所述加强主体的侧边延伸而出,所述加强主体安装于面板,并且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面板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压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卡持,以使所述加强主体安装于所述面板主体,并且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形成所述压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持部包括第三延伸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三延伸部自所述加强主体的侧边延伸而出,所述第二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延伸部远离所述加强主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一侧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扣部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与所述面板主体共同形成所述压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延伸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卡扣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卡扣部沿所述第一侧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三延伸部远离加强主体的端面,所述第二卡扣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与所述面板主体形成所述压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部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位于所述加强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所在的平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加强主体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侧面相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包括弹性部和第一卡扣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主体,所述第一卡扣部连接于所述弹性部另一端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卡扣部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形成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二卡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二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扣部的一侧与所述面板主体形成所述压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持部沿所述加强主体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持部沿所述加强主体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面板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面板结构能通过第二卡持部于面板主体之间形成压持空间,在安装海绵件时,能将海绵件的侧面压持于压持空间内部,便能使得通过第二卡持部压持海绵件,能避免海绵件的起翘或者脱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器,以通过第二卡持部于面板主体之间形成的压持空间压持海绵件的侧边,避免海绵件起翘设置脱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海绵件和面板结构,所述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和加强板,所述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侧面,所述加强板包括加强主体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自所述加强主体的侧边延伸而出,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部,使得所述加强主体贴合于所述面板主体,并且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压持空间。所述海绵件的其中一个侧面容置于所述压持空间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件容置于所述压持空间中的侧边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卡持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海绵件的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所述落地式空调器与上述面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局部分解图;图2为图1中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局部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落地式空调器,2-海绵件,3-容置槽,4-面板结构,5-面板,6-面板主体,7-出风口,8-第一限位件,9-第二限位件,10-第三限位件,11-限位片,12-安装空间,13-安装部,14-第一连接部,15-第一止挡部,16-承载部,17-第二止挡部,18-限位空腔,19-第一卡持部,20-弹性部,21-第一卡扣部,22-第一止挡面,23-加强板,24-加强主体,25-加强层,26-连接部,27-隔热腔,28-第二连接部,29-第一延伸部,30-第二延伸部,31-第二卡持部,32-第三延伸部,33-第一侧面,34-第二侧面,35-第二卡扣部,36-第二止挡面,37-定位凸起,38-压持空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面板结构4,其应用于落地式空调器1,面板结构4能改善面板5出现凝露的情况,保证了面板结构4的使用稳定性,使得面板结构4能在使用于落地式空调器1能给落地式空调器1提供稳定的保护作用。面板结构4包括面板5和加强板23。面板5作为落地式空调器1的外壳设置于落地式空调器1的外侧,以向落地式空调器1提供防护作用,并使得面板5外观更整洁美观。并且面板5还用于安装落地式空调器1的部分其他零部件,该零部件均设置于面板5的内侧,即能使得通过面板5向该零部件提供防护作用。加强板23同样设置于面板5的内侧,以通过加强板23向面板5提供加强作用,增加面板5的结构强度,避免面板5出现变形,使得面板5能稳定地向落地式空调器1提供防护作用。其中,面板5包括面板主体6和安装部13。面板主体6上开设有出风口7,出风口7沿面板主体6的厚度方向贯穿面板主体6,出风口7用于落地式空调器1导出气流。安装部13则设置于出风口7的其中一侧,安装部13用于安装加强板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落地式空调器1中安装于面板主体6上的其他零部件大多数集中于出风口7相对于安装部13的一侧,此时使得面板主体6安装其他零部件的一侧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无法向加强板23的安装提供空间。此时,通过在安装部13安装加强板23,使得加强板23的安装避免了面板主体6的安装体积增大,不会造成安装困难的难题,同时能使得面板主体6出风口7相对的两侧的强度相当,能提高面板主体6的使用强度,即,能通过加强板23加强面板主体6的强度。另外,安装部13也可以是面板主体6上位于出风口7其中一侧的一片区域,即,安装部13可以是面板主体6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设置于面板主体6上用于安装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4)包括面板(5)和加强板(23),所述加强板(23)包括加强主体(24)和第二卡持部(31),所述第二卡持部(31)自所述加强主体(24)的侧边延伸而出,所述加强主体(24)安装于所述面板,并且所述第二卡持部(31)与所述面板(5)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压持空间(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4)包括面板(5)和加强板(23),所述加强板(23)包括加强主体(24)和第二卡持部(31),所述第二卡持部(31)自所述加强主体(24)的侧边延伸而出,所述加强主体(24)安装于所述面板,并且所述第二卡持部(31)与所述面板(5)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压持空间(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5)包括面板主体(6)和第一卡持部(19),所述第一卡持部(19)与所述第二卡持部(31)相卡持,以使所述加强主体(24)安装于所述面板主体(6),并且所述第二卡持部(31)与所述面板主体(6)之间形成所述压持空间(3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持部(31)包括第三延伸部(32)和第二卡扣部(35),所述第三延伸部(32)自所述加强主体(24)的侧边延伸而出,所述第二卡扣部(35)的一侧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持部(19),所述第二卡扣部(35)靠近所述面板主体(6)的一侧与所述面板主体(6)共同形成所述压持空间(3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33)和第二侧面(34),所述第二卡扣部(35)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33),所述第二卡扣部(35)沿所述第一侧面(33)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卡扣部(35)穿过所述第三延伸部(32)远离加强主体(24)的端面,所述第二卡扣部(35)靠近于所述第一侧面(33)的侧面抵持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壮罗会斌黄涛谢斌张玉忠吕翱张小红邹波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