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50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所述MT电磁推杆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加热端与第一导热铜板相连接的加热器,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的顶部均设有进水管和蒸汽排出管。该蒸汽发生器通过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的蒸汽输出量来控制水腔的使用数量,从而减少加热器加热水量的大小,减少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该蒸汽发生器通过MT电磁推杆分别控制第一铜块、第二铜块和第三铜块移动来控制第一导热铜板、第二导热铜板、第三导热铜板和第四导热铜板间的热量传递,方便于控制对不同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

An Energy-saving Intelligent Steam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saving intelligent steam generator. The MT electromagnetic push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heat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eat conducting copper plate. The top of the first water chamber, the second water chamber, the third water chamber and the fourth water chamber are provided with an inlet pipe and a steam discharge pipe. \u3002 The steam generator is set up by the first water chamber, the second water chamber, the third water chamber and the fourth water chamber, so that users can control the number of water chamber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steam output, so as to reduce the size of heated water,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The steam generator is divided by MT electromagnetic push rod. The movement of the first copper block, the second copper block and the third copper block is controlled separately to control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first heat conducting copper plate,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ng copper plate, the third heat conducting copper plate and the fourth heat conducting copper plate. It is convenient to control the heating of water in different water cham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
,具体为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为了调整蒸汽排出量,往往只是控制蒸汽输出管的流量大小,但加热器却是对整个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导致能源浪费,为此,提出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为了调整蒸汽排出量,往往只是控制蒸汽输出管的流量大小,但加热器却是对整个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导热铜板、第二导热铜板、第三导热铜板和第四导热铜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内腔分别设有第一铜块、第二铜块和第三铜块,所述第一铜块、第二铜块和第三铜块的顶部均设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顶部连接有贯穿壳体的钢杆,所述钢杆的顶部连接于MT电磁推杆的输出端,所述MT电磁推杆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加热端与第一导热铜板相连接的加热器,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的顶部均设有进水管和蒸汽排出管。优选的,所述蒸汽排出管连通有主管道。优选的,所述蒸汽排出管的一侧设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铜板、第二导热铜板、第三导热铜板和第四导热铜板的顶部均设有导热翅片。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铜板、第二导热铜板、第三导热铜板和第四导热铜板的底部设有石棉垫,且石棉垫为双层设置。优选的,所述弹簧柱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腔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钢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蒸汽发生器通过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的蒸汽输出量来控制水腔的使用数量,从而减少加热器加热水量的大小,减少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2、该蒸汽发生器通过MT电磁推杆分别控制第一铜块、第二铜块和第三铜块移动来控制第一导热铜板、第二导热铜板、第三导热铜板和第四导热铜板间的热量传递,方便于控制对不同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簧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导热铜板、3第二导热铜板、4第三导热铜板、5第四导热铜板、6第一水腔、7第二水腔、8第三水腔、9第四水腔、10导热翅片、11加热器、12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第三空腔、15第一铜块、16第二铜块、17第三铜块、18弹簧柱、19钢杆、20MT电磁推杆、21进水管、22蒸汽排出管、23主管道、24单向阀、25缸体、26滑块、27弹簧、28石棉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所述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14内腔分别设有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所述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的顶部均设有弹簧柱18,所述弹簧柱18的顶部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钢杆19,所述钢杆19的顶部连接于MT电磁推杆20的输出端,所述MT电磁推杆20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加热端与第一导热铜板2相连接的加热器11,所述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的顶部均设有进水管21和蒸汽排出管22。具体的,所述蒸汽排出管22连通有主管道23,主管道23便于对多个蒸汽排出管22排出的蒸汽进行收集,并统一将蒸汽排出。具体的,所述蒸汽排出管22的一侧设有单向阀24,单向阀24可以使得蒸汽排出管22内的蒸汽只能单向向主管道23排入,防止气体水腔产生的蒸汽倒流进入蒸汽排出管22内。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的顶部均设有导热翅片10,导热翅片10可以使得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的热量能够快速导入水中,提高水蒸汽的产生速度。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的底部设有石棉垫28,且石棉垫28为双层设置,石棉垫28用于隔热作用,石棉垫28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具体的,所述弹簧柱18包括缸体25,所述缸体25内腔设有滑块26,所述滑块26的顶部与钢杆19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滑块26的底部设有弹簧27,弹簧27能够推动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压紧在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表面,提高导热效率。工作原理:使用时,加热器11对第一导热铜板2进行加热,通过多个MT电磁推杆20分别控制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向下移动,使得第一铜块15与第一导热铜板2和第二导热铜板3连接在一起、第二铜块16与第二导热铜板3和第三导热铜板4连接在一起、第三铜块17与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导热铜板2的热量能后分别向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传递,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分别通过导热翅片10对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内的水进行加热生成蒸汽,蒸汽经蒸汽排出管22传导至主管道23内并向外排出,通过进水管21可以分别向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内注入清水;在需要使用少量蒸汽时,通过MT电磁推杆20分别控制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移动来实现选择性的对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内的水进行加热,减少水腔的加热数量,降低水加热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目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所述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14)内腔分别设有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所述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的顶部均设有弹簧柱(18),所述弹簧柱(18)的顶部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钢杆(19),所述钢杆(19)的顶部连接于MT电磁推杆(20)的输出端,所述MT电磁推杆(20)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加热端与第一导热铜板(2)相连接的加热器(11),所述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的顶部均设有进水管(21)和蒸汽排出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所述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和第四水腔(9)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导热铜板(2)、第二导热铜板(3)、第三导热铜板(4)和第四导热铜板(5),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14)内腔分别设有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所述第一铜块(15)、第二铜块(16)和第三铜块(17)的顶部均设有弹簧柱(18),所述弹簧柱(18)的顶部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钢杆(19),所述钢杆(19)的顶部连接于MT电磁推杆(20)的输出端,所述MT电磁推杆(20)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加热端与第一导热铜板(2)相连接的加热器(11),所述第一水腔(6)、第二水腔(7)、第三水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雄伟朱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盛达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