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29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将采血针固定在壳体内,可避免采血针在未使用时的不合理暴露,采血针使用时通过触发针棒固定杆尾部推动采血针,或者使得易裂口断开,即可推动采血针穿过出针口进行采血,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配合不同的结构可达到单手操作和或与配套采血笔使用的目的,能有效的保障安全采血的操作,此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A Safe Structure of Blood Acupuncture Need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afe blood collecting needle structure, which fixes the blood collecting needle in the shell, avoids unreasonable exposure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needle when it is not used. When the blood collecting needle is used, the blood collecting needle can be pushed through the needle by triggering the tail of the fixed rod of the needle rod, or by disconnecting the susceptible opening. The safety blood collection needl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low in cost. It can be operated by one hand or used with matching blood collection pen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It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blood collection. The invention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时的个人采血针均为一次性使用,个人采血针中简单的就是一块三棱铁片或者有固定针棒和方便持握的针棒固定杆,没有限位装置,对病人造成的创口大小和深浅,完全由护理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及经验来决定。痛感强烈,令部分患者因畏惧而逃避、放弃采血检查,使临床医生不能获取检验结果而仅凭个人经验去开具治疗方案,误诊率高,耽误病情。个人采血针多为塑料膜或外加有一个盖帽的简易包装,在运输、使用、舍弃采血针的过程中会出现塑料膜刺穿或者盖帽脱落等情况,没有外保护层而导致针头暴露,误伤操作者或第三者,痛感强烈、安全性能差,甚至形成血源性污染。但此类采血针由于价格低廉,仍在大部份医疗机构使用。有部分个人采血针可与采血笔配套使用,但个人采血针需在安装和或舍弃过程中暴露针头,因针头暴露会误伤操作者,安全性能差。且个人采血针需放置在采血笔内部,部份病人因出血量大而将血液带入采血笔内,而采血笔的弹射、回收部件不可每次更换,进行彻底清洗也存在困难,形成血液交叉污染的重大隐患。现在市场上有采用安全式采血针的,其设有限位装置和外保护层,击发后可自动回缩针头,用完即弃,安全性能好。但因其结构复杂、组件多、制造工艺复杂、价格高昂,增加医院的采购和使用成本,难以普及,故仅有一部份传染病重点防治机构或经济条件好的医疗机构在应用。临床上需求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实用、安全的采血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造价低廉且能有效保障安全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针棒固定杆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顶端的采血针,壳体的顶端设有出针口,针棒固定杆脱离于壳体内部设置或者与壳体间设有具备易裂口的连接点,针棒固定杆上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两侧的限位装置,壳体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使得针棒固定杆复位的复位装置,位于壳体的尾端设有与壳体尾端匹配的延伸臂,延伸臂内设有上膛卡位,延伸臂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膛卡位。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复位装置为位于壳体内向壳体底部倾斜或者平行于壳体底部的弹性杆。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复位装置为位于壳体内向出针口侧倾斜的弹性杆,弹性杆和复位装置的两侧设有卡钩。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复位装置为位于出针口和限位装置间的复位弹簧。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复位装置包括设置于针棒固定杆两侧并向出针口所在侧打开的弹性杆,壳体内设有倾斜坡口,倾斜坡口沿壳体中部向出针口所在侧收拢。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上位于出针口两侧设有截止挡板,针棒固定杆顶端的最大宽度大于出针口的最大宽度。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内位于针棒固定杆的两侧设有复位块,各复位块内弧形凹槽,针棒固定杆的两侧设有在针棒固定杆复位时可卡入弧形凹槽的凸起,弧形凹槽设有可将凸起导入弧形凹槽的缺口。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针棒固定杆的尾端设有复位夹,复位夹为两侧对称的卡扣杆,各卡扣杆上设有朝向内侧的卡扣。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针棒固定杆的尾端设有复位器,复位器为突起于针棒固定杆尾端的圆形盖,圆形盖可嵌入采血笔的顶端随采血笔拔出而复位。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的底部为针座,针棒固定杆的尾端固定在针座上,针座上设有折弯口。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延伸臂的底部开口,位于延伸臂的尾端设有配合采血笔上复合锁定孔进行固定的复合锁定器。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复合锁定器为在延伸臂内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块。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壳体的外侧设有壳体固定卡扣。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针棒固定杆的尾端设有向后延伸的击发杆。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针棒固定杆的尾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板。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内设有导向针棒固定杆滑动的针棒固定杆运动导轨。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上设有可向外扩伸的皮肤张紧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将采血针固定在壳体内,可避免采血针在未使用时的不合理暴露,采血针使用时通过触发针棒固定杆尾部推动采血针,或者使得易裂口断开,即可推动采血针穿过出针口进行采血,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配合不同的结构可达到单手操作和或与配套采血笔使用的目的,能有效地保障安全采血的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作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配合采血针使用状态的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配合采血针使用状态的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配合采血针使用状态的第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配合采血针使用状态的第四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0,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针棒固定杆2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2顶端的采血针8,壳体1的顶端设有出针口11,针棒固定杆2脱离于壳体1内部设置或者与壳体1间设有具备易裂口12的连接点,针棒固定杆2上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限位装置21,壳体1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21使得针棒固定杆2复位的复位装置,位于壳体1的尾端设有与壳体1尾端匹配的延伸臂6,延伸臂6内设有上膛卡位61,延伸臂6内设有至少一个的上膛卡位6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延伸臂6内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对称的上膛卡位61。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将采血针8固定在壳体1内,可避免采血针在未使用时的不合理暴露,采血针8使用时通过触发针棒固定杆2推动采血针,或者使得易裂口12断开,即可推动采血针8穿过出针口11进行采血,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配合不同的结构可达到单手操作和或与配套采血笔使用的目的,能有效地保障安全采血的操作。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采血针8为针状的尖锐物,也可以采用刀片等其他形状的尖锐物。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装置21的最大宽度大于针棒固定杆脱落后形成孔洞的最大宽度。这样,限位装置21既可控制采血针8在触发后的刺出长度,从而保证采血针8在刺出后能合理采血,也可防止采血针8在采血完成后从后部脱出壳体1,而不对被采血者、操作者和废弃物回收者造成伤害。同时,在采血完成后,复位装置配合限位装置21可使得采血针8回到壳体1内,而避免造成清理麻烦,以及对操作者和患者的伤害。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复位装置为位于壳体1内向壳体1底部倾斜或者平行于壳体1底部的弹性杆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复位装置为位于壳体1内向出针口11侧倾斜的弹性杆3,弹性杆3和复位装置的两侧设有卡钩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复位装置包括设置于针棒固定杆2两侧并向出针口11所在侧打开的弹性杆3,壳体1内设有倾斜坡口14,倾斜坡口14沿壳体1中部向出针口11所在侧收拢。在此三种复位装置的设置形式下,采血针8刺出的过程中,弹性杆3被压缩或者被拉伸,在采血针8刺出到位进行采血后,弹性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针棒固定杆(2)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2)顶端的采血针(8),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出针口(11),所述针棒固定杆(2)脱离于壳体(1)内部设置或者与壳体(1)间设有具备易裂口(12)的连接点,所述针棒固定杆(2)上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限位装置(21),所述壳体(1)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21)使得针棒固定杆(2)复位的复位装置,位于所述壳体(1)的尾端设有与壳体(1)尾端匹配的延伸臂(6),所述延伸臂(6)内设有上膛卡位(61),所述延伸臂(6)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膛卡位(61)。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5.21 CN 2014102157587;2015.01.20 CN 201510021.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针棒固定杆(2)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2)顶端的采血针(8),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出针口(11),所述针棒固定杆(2)脱离于壳体(1)内部设置或者与壳体(1)间设有具备易裂口(12)的连接点,所述针棒固定杆(2)上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限位装置(21),所述壳体(1)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21)使得针棒固定杆(2)复位的复位装置,位于所述壳体(1)的尾端设有与壳体(1)尾端匹配的延伸臂(6),所述延伸臂(6)内设有上膛卡位(61),所述延伸臂(6)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膛卡位(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位于出针口(11)两侧设有截止挡板,所述针棒固定杆(2)顶端的最大宽度大于出针口(11)的最大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2)的尾端设有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银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