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辰专利>正文

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25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在该混凝土空心墙板内设有沿长方向的数个间隔并相互平行的通孔。包括至少两块垂直连接的所述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边相邻面的中间开有相互对应的豁口,每一该豁口与各自的空心墙板一端的一个或两个通孔相通,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所构成的封闭通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连接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就可以在混凝土空心墙板的两端开出对应的豁口,在若干相互连接的该豁口内浇注钢筋混凝土连接芯,将相互连接的若干空心墙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模板浇注框架,大大简化了工艺,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主要用于构建建筑物的拐角、T形墙体(外墙体与隔墙的连接)和十字墙体(内墙体的交叉墙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房屋建筑物一般是首先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然后在框架内砌墙板或砖,其缺点是施工工艺复杂,费工费力,工期长,成本高;框架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工艺复杂,费工费力,工期长,成本高;框架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该混凝土空心墙板内设有沿长方向的数个间隔并相互平行的通孔。包括至少两块垂直连接的所述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边相邻面的中间开有相互对应的豁口,每一该豁口与各自的空心墙板一端的一个或两个通孔相通,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所构成的封闭通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连接芯。所述的墙体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为“L”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其中一块空心墙板的一端的端面与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边肋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另一块空心墙板的一端的侧面与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侧壁、以及最边缘的通孔与相邻的通孔之间相通构成拐弯的豁口,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L”形通孔,在该“L”形通孔内设有“L”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所述的墙体包括三块相互连接为“T”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其中两块空心墙板连接为同一平面墙体,两者的对应端的端面与其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边肋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另一块空心墙板与上述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处垂直连接,该垂直的空心墙板的连接端与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该三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T”形通孔,在该“T”形通孔内设有“T”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所述的墙体包括四块相互连接为“+”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每一块空心墙板连接端的端面与其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边肋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该四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形通孔,在该“+”形通孔内设有“+”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就可以在混凝土空心墙板的两端开出对应的豁口,在若干相互连接的该豁口内浇注钢筋混凝土连接芯,将相互连接的若干空心墙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模板浇注框架,大大简化了工艺,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L形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实施例的构成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T形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实施例的构成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字形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实施例的构成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6,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是采用2~4块相互垂直连接的混凝土空心墙板1(如图2、4、6所示)构建有拐角的墙体,如L形墙角、T形墙体(外墙体与隔墙的连接)和十字墙体(内墙体的交叉墙体),墙体的其它平面部分采用混凝土空心墙板1常规连接,将混凝土空心墙板1相邻端面的凹凸结构12相互吻合即可。在该混凝土空心墙板1内设有沿长方向的数个(通常有5个或7个)间隔均匀布置、并相互平行的通孔11。参见图1和图2,该实施例的墙体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为“L”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1,其中纵向的一块空心墙板1的上端的端面与最边缘的通孔11之间的边肋6开通构成豁口;上面横向的一块空心墙板1的左端的下侧面与最边缘的通孔11之间的侧壁5、以及最边缘的通孔与相邻的通孔之间的连接肋4开通构成拐弯的豁口,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接构成“L”形通孔,在该“L”形通孔内浇注有“L”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2,标记3表示钢筋剖面。参见图3和图4,该实施例的墙体包括三块相互连接为“T”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1,其中上面两块横向的空心墙板连接为同一平面墙体,两者的对应端的端面与其最边缘的通孔11之间的边肋6开通构成所述的豁口;下面纵向的另一块空心墙板与上述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处垂直连接,该纵向的空心墙板的连接端与最边缘的通孔11之间的边肋6开通构成豁口,该三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T”形通孔,在该“T”形通孔内设有“T”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2。参见图5和图6,该实施例的墙体包括四块相互连接为“+”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1,每一块空心墙板1连接端的端面与其最边缘的通孔11之间的边肋6开通构成豁口,该四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形通孔,在该“+”形通孔内设有“+”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2。采用上述的结构的施工工艺,可以首先在每一块空心墙板1的连接端的端面或侧面用工具将图2、图4和图6中所示的边肋6、连接肋4和侧壁5(即斜线部分)切掉,形成豁口(凹槽)。然后在几块空心墙板1的连接端的豁口对接构成的通孔内设置钢筋3,最后浇注混凝土即形成本技术的连接芯2。权利要求1.一种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在该混凝土空心墙板内设有沿长方向的数个间隔并相互平行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垂直连接的所述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边相邻面的中间开有相互对应的豁口,每一该豁口与各自的空心墙板一端的一个或两个通孔相通,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所构成的封闭通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连接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包括两块相互连接为“L”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其中一块空心墙板的一端的端面与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边肋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另一块空心墙板的一端的侧面与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侧壁、以及最边缘的通孔与相邻的通孔之间相通构成拐弯的豁口,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L”形通孔,在该“L”形通孔内设有“L”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包括三块相互连接为“T”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其中两块空心墙板连接为同一平面墙体,两者的对应端的端面与其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边肋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另一块空心墙板与上述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处垂直连接,该垂直的空心墙板的连接端与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该三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T”形通孔,在该“T”形通孔内设有“T”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包括四块相互连接为“+”形的混凝土空心墙板,每一块空心墙板连接端的端面与其最边缘的通孔之间的边肋相通构成所述的豁口,该四块空心墙板的豁口对应构成“+”形通孔,在该“+”形通孔内设有“+”形的钢筋混凝土连接芯。专利摘要一种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在该混凝土空心墙板内设有沿长方向的数个间隔并相互平行的通孔。包括至少两块垂直连接的所述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边相邻面的中间开有相互对应的豁口,每一该豁口与各自的空心墙板一端的一个或两个通孔相通,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所构成的封闭通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连接芯。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就可以在混凝土空心墙板的两端开出对应的豁口,在若干相互连接的该豁口内浇注钢筋混凝土连接芯,将相互连接的若干空心墙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模板浇注框架,大大简化了工艺,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E04B2/72GK2934421SQ20062012292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混凝土空心墙板构成的墙体,在该混凝土空心墙板内设有沿长方向的数个间隔并相互平行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垂直连接的所述的混凝土空心墙板,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连接边相邻面的中间开有相互对应的豁口,每一该豁口与各自的空心墙板一端的一个或两个通孔相通,在该两块空心墙板的豁口所构成的封闭通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连接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辰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