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20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由保护钢梁、抱箍、底梁、长螺栓等组成。该电杆保护架用于临时固定电杆,起保护作用,解决受损电杆在使用和更换过程中断杆的安全问题。

A Damaged Pole Protection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ool, in particular to a damaged pole protection fram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rotective steel beam, a clamp, a bottom beam, a long bolt, etc. The pole protector is used to temporarily fix the pole, which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and solves the safety problem of broken pole during the use and replacement of damaged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
技术介绍
0.4kV低压配电线路电杆容易受到车辆的意外碰撞,运行环境恶劣以及年久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电杆杆身会出现裂纹、水泥碎裂脱落的现象,由于杆身机械强度的下降,在未能及时更换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存在杆身断裂的安全隐患。在更换上述受损电杆的过程中,电杆可能在作业过程中断裂,危及作业人员安全,存在较大作业风险。作业时需要对受损的电杆部位进行临时加固,防止更换过程中倒杆、断杆的发生。目前尚无用于临时加固电杆杆身的工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断裂电杆保护架,用于临时固定电杆,起保护作用,解决受损电杆在使用和更换过程中断杆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该电杆保护架用于临时固定电杆,起保护作用,解决受损电杆在使用和更换过程中断杆的安全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包括保护钢梁、抱箍、底梁、长螺栓,所述保护钢梁设有两组,每组保护钢梁设有纵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螺栓孔用于安装和固定抱箍,每组保护钢梁底端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抱箍与第一螺栓孔的数量对应设置,每组抱箍由两个可分离的对称半圆钢环组成,抱箍的每个半圆钢环中间位置顶部设置有螺孔,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每组保护钢梁上的第一螺栓孔内,抱箍每个半圆钢环两个末端设置有垂直于圆弧表面的方块,方块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每组抱箍的两个半圆钢环使用固定螺栓通过第二螺栓孔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对电杆杆身处进行合围,所述底梁设有两组,每组底梁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第三螺栓孔,长螺栓通过保护钢梁的通孔、底梁上的第三螺栓孔,连接两组保护钢梁和两组底梁,使底梁夹紧电杆杆身。进一步,保护钢梁的横截面为凹型的长条型槽钢,采用镀锌钢制成,其长度大于电杆上整体裂纹或断痕的竖直高度。进一步,第一螺栓孔的直径为18mm。进一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固定螺栓,调整固定螺栓的收紧程度,可调整抱箍内圈的直径,使抱箍可抱紧不同直径的电杆杆身。进一步,固定螺栓的直径为16mm,长度为30-60mm。进一步,保护钢梁可绕长螺栓旋转活动,长螺栓可拆卸,使底梁、保护钢梁分离。保护架安装首先需要使用两组长螺栓分别穿过两组底梁的第三螺栓孔、两组保护钢梁底端两侧的通孔,使底梁、保护钢梁合围到电杆杆身上;在合围状态下,调整保护架上下位置,使保护钢梁中部对准电杆的受损部位,使保护钢梁安装后受力均衡;完成位置调整后,通过收紧长螺栓,使底梁夹紧电杆杆身,完成底梁固定,该结构使保护架能够在抱箍未合围和固定的情况下,使保护架能够在合围于电杆杆身上,并可以上下移动,便于调整保护架安装位置。完成底梁固定后,保护钢梁可绕长螺栓活动,倾斜角度可调整,使其能够贴合到拔梢电杆上窄下宽的杆身两侧,通过抱箍安装和固定螺栓的收紧,保护钢梁可固定在电杆杆身两侧,起到对电杆受损部位的加固保护作用,防止电杆裂纹部位断裂引起的电杆上部分跌落,起到防止断杆倒杆发生。抱箍的两个可分离的半圆钢环结构,每个半圆钢环安装在保护钢梁上,保护钢梁贴合到电杆合适位置后,通过半圆钢环末端的第二螺栓孔,使用固定螺栓对同一高度位置的两个半圆钢环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对电杆杆身处进行合围,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固定螺栓和调整固定螺栓的收紧长度,可以调整抱箍的内径,使其能够贴合不同直径的电杆杆身,使抱箍能够牢固地抱紧在电杆杆身上,从而使保护钢梁牢固地固定在电杆杆身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固定螺栓,调整固定螺栓的收紧程度,可调整抱箍内圈的直径,使抱箍可抱紧不同直径的电杆杆身。2、保护钢梁,设有纵向分布的螺栓孔,用于安装和固定抱箍,每组保护钢梁下方两侧设置有通孔,用于穿过长螺栓,保护钢梁可固定在电杆杆身上,起到保护电杆受损部位的作用。3、底梁和长螺栓,两组长螺栓分别穿过两组底梁的第三螺栓孔、两组保护钢梁底端两侧的通孔,使底梁、保护钢梁合围到电杆杆身上,在合围状态下,可调整保护架上下位置,通过收紧长螺栓,使底梁夹紧电杆杆身,把底梁固定在电杆杆身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应用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受损电杆保护架整体包括:一、保护钢梁1,共有两组,每组保护钢梁1为截面为凹型的长条型槽钢,采用镀锌钢制成,其长度大于电杆上整体裂纹或断痕的竖直高度,每组保护钢梁1设有纵向分布三个第一螺栓孔,上二下一,直径为18mm,用于安装和固定抱箍2,每组保护钢梁1下方两侧设置有通孔,用于穿过长螺栓4;二、抱箍2,共有三组,采用镀锌钢制成,每组抱箍2由两个可分离的对称半圆钢环组成,抱箍2的每个半圆钢环中间位置顶部设置有螺孔,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每组保护钢梁1的上的三组第一螺栓孔上,抱箍2每个半圆钢环两个末端设置有垂直于圆弧表面的方块,方块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每组抱箍2的两个半圆钢环通过此第二螺栓孔,使用固定螺栓5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对电杆杆身处进行合围,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固定螺栓5,调整固定螺栓5的收紧程度,可调整抱箍2内圈的直径,使抱箍2可抱紧不同直径的电杆杆身;三、固定螺栓5,直径均为16mm,起固定抱箍2的作用,长度为30-60mm;四、底梁3,共有两组,采用槽钢制而成,每组底梁3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第三螺栓孔,用于安装长螺栓4;五、长螺栓4,通过保护钢梁1侧的通孔、底梁3上的第三螺栓孔,连接两组保护钢梁1和两组底梁3,保护钢梁1可绕长螺栓4旋转活动,长螺栓4可拆卸,使底梁3、保护钢梁1分离。保护架安装首先需要使用两组长螺栓4分别穿过两组底梁3的第三螺栓孔、两组保护钢梁1底端两侧的通孔,使底梁3、保护钢梁1合围到电杆杆身上;在合围状态下,调整保护架上下位置,使保护钢梁1中部对准电杆的受损部位,使保护钢梁1安装后受力均衡;完成位置调整后,通过收紧长螺栓4,使底梁3夹紧电杆杆身,完成底梁3固定,该结构使保护架能够在抱箍2未合围和固定的情况下,使保护架能够在合围于电杆杆身上,并可以上下移动,便于调整保护架安装位置。完成底梁3固定后,保护钢梁1可绕长螺栓4活动,倾斜角度可调整,使其能够贴合到拔梢电杆上窄下宽的杆身两侧,通过抱箍2安装和固定螺栓5的收紧,保护钢梁1可固定在电杆杆身两侧,起到对电杆受损部位的加固保护作用,防止电杆裂纹部位断裂引起的电杆上部分跌落,起到防止断杆倒杆发生。抱箍2的两个可分离的半圆钢环结构,每个半圆钢环安装在保护钢梁1上,保护钢梁1贴合到电杆合适位置后,通过半圆钢环末端的第二螺栓孔,使用固定螺栓5对同一高度位置的两个半圆钢环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对电杆杆身处进行合围,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固定螺栓5和调整固定螺栓5的收紧长度,可以调整抱箍2的内径,使其能够贴合不同直径的电杆杆身,使抱箍2能够牢固地抱紧在电杆杆身上,从而使保护钢梁1牢固地固定在电杆杆身上。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钢梁(1)、抱箍(2)、底梁(3)、长螺栓(4),所述保护钢梁(1)设有两组,每组保护钢梁(1)设有纵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螺栓孔用于安装和固定抱箍(2),每组保护钢梁(1)底端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抱箍(2)与第一螺栓孔的数量对应设置,每组抱箍(2)由两个可分离的对称半圆钢环组成,抱箍(2)的每个半圆钢环中间位置顶部设置有螺孔,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每组保护钢梁(1)上的第一螺栓孔内,抱箍(2)每个半圆钢环两个末端设置有垂直于圆弧表面的方块,方块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每组抱箍(2)的两个半圆钢环使用固定螺栓(5)通过第二螺栓孔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对电杆杆身处进行合围,所述底梁(3)设有两组,每组底梁(3)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第三螺栓孔,长螺栓(4)通过保护钢梁(1)的通孔、底梁(3)上的第三螺栓孔,连接两组保护钢梁(1)和两组底梁(3),使底梁(3)夹紧电杆杆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损电杆保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钢梁(1)、抱箍(2)、底梁(3)、长螺栓(4),所述保护钢梁(1)设有两组,每组保护钢梁(1)设有纵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螺栓孔用于安装和固定抱箍(2),每组保护钢梁(1)底端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抱箍(2)与第一螺栓孔的数量对应设置,每组抱箍(2)由两个可分离的对称半圆钢环组成,抱箍(2)的每个半圆钢环中间位置顶部设置有螺孔,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每组保护钢梁(1)上的第一螺栓孔内,抱箍(2)每个半圆钢环两个末端设置有垂直于圆弧表面的方块,方块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每组抱箍(2)的两个半圆钢环使用固定螺栓(5)通过第二螺栓孔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对电杆杆身处进行合围,所述底梁(3)设有两组,每组底梁(3)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第三螺栓孔,长螺栓(4)通过保护钢梁(1)的通孔、底梁(3)上的第三螺栓孔,连接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淮邓启迎侯永光黄芷青区建开莫建筹谭社旺苏永权林锦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