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68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45
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涉及航天技术领域,解决支撑机构结构复杂和易发生不共轴卡死的问题。星体支撑座、第一短支撑管、第一带状弹簧、第一长支撑管、第二带状弹簧、第二长支撑管、第三带状弹簧、第二短支撑管和太阳翼支撑座顺次胶结,星体支撑座固定在卫星星体上,太阳翼支撑座固定在太阳翼上;第一带状弹簧、第二带状弹簧和第三带状弹簧的上述的胶结均为内表面胶结;还包括一一对应胶结在第一带状弹簧、第二带状弹簧和第三带状弹簧两端外表面的六个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机构的结构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能够自展开自锁定,一个或多个同时使用均不易发生不共轴卡死现象,可靠性高,提高太阳翼的展开刚度,提高光学卫星太阳翼展开的基频。

Integrated support mechanism for solar wing

The integrated solar wing support mechanism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structure and non-coaxial jamming of the support mechanism. Star support base, first short support tube, first band spring, first long support tube, second band spring, second long support tube, third band spring, second short support tube and solar wing support seat are cemented sequentially. Star support base is fixed on satellite star body, and solar wing support seat is fixed on solar wing. The above cementing of the spring, the second belt spring and the third belt spring are all internal surface cementing, and six sealing rings corresponding to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first belt spring, the second belt spring and the third belt spring are also included.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number of structural parts, simple structure, self-expanding and self-locking, non-coaxial stuck phenomenon is not easy to occur when one or more of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s are used simultaneously, high reliability, high deployment stiffness of the solar wing, and high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the deployment of the solar wing of the optical satell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航天
,具体涉及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折叠式太阳翼在发射状态收拢于卫星星体,星箭分离后展开。对于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当太阳翼展开后的基频达不到规定值时,其图像分辨率和姿态控制精度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基频低的问题,通常采用支撑机构来提高展开刚度。但是支撑机构与展开机构在空间展开时,极易发生不共轴卡死现象,导致任务失败,且传统支撑机构结构零件数量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支撑机构结构复杂和易发生不共轴卡死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卫星星体上的星体支撑座;一端与星体支撑座胶结的第一短支撑管;一端与第一短支撑管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一带状弹簧;一端外表面与第一带状弹簧另一端胶结的第一长支撑管;一端与第一长支撑管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二带状弹簧;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带状弹簧另一端胶结的第二长支撑管;一端与第二长支撑管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三带状弹簧;一端外表面与第三带状弹簧另一端胶结的第二短支撑管;一端与第二短支撑管另一端胶结的太阳翼支撑座,所述太阳翼支撑座固定在太阳翼上;一一对应胶结在第一带状弹簧、第二带状弹簧和第三带状弹簧两端外表面的六个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短支撑管和第一长支撑管与第一带状弹簧胶结处的弧度均不小于第一带状弹簧的弧度;第一长支撑管和第二长支撑管与第二带状弹簧胶结处的弧度均不小于第二带状弹簧的弧度;第二长支撑管和第二短支撑管与第三带状弹簧胶结处的弧度均不小于第三带状弹簧的弧度;封圈的弧度不小于对应的第一带状弹簧、第二带状弹簧和第三带状弹簧两端的弧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状弹簧、第二带状弹簧和第三带状弹簧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长支撑管和第一长支撑管的结构相同,第一短支撑管和第二短支撑管的结构相同。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长支撑管、第一长支撑管、第一短支撑管和第二短支撑管的厚度均为0.4~1.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长支撑管、第一长支撑管、第一短支撑管、第二短支撑管和封圈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状弹簧、第二带状弹簧和第三带状弹簧的长度均为60~120mm,厚度均为0.1~0.3mm,弧度均小于πrad,宽度均大于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短支撑管、第一带状弹簧、第一长支撑管、第二带状弹簧、第二长支撑管、第三带状弹簧和第二短支撑管的截面均为椭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短支撑管、第一带状弹簧、第一长支撑管、第二带状弹簧、第二长支撑管、第三带状弹簧和第二短支撑管的截面均为椭圆型封闭图形。更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型封闭图形由第一段弧、第二段弧、第三段弧和第四段弧首尾相连构成,第一段弧和第三段弧的形状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支撑机构的结构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一体式成型。2、本技术的支撑机构能够自展开,且展开后具有自锁定性能。3、支撑机构一个或多个同时使用均不易发生不共轴卡死现象,可靠性高,提高太阳翼的展开刚度,提高光学卫星太阳翼展开的基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的第一带状弹簧铰链及其胶结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的4段圆弧构成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的收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的两个并联使用的展开示意图。图中:1、卫星星体,2、展开机构,3、太阳翼,4、支撑机构,5、星体支撑座,6、第一短支撑管,7、第一封圈,8、第一带状弹簧,9、第二封圈,10、第一长支撑管,11、第三封圈,12、第二带状弹簧,13、第四封圈,14、第二长支撑管,15、第五封圈,16、第三带状弹簧,17、第六封圈,18、太阳翼支撑座,19、第一段弧,20、第二段弧,21、第三段弧,22、第四段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太阳翼3通过展开机构2与卫星星体1连接,本技术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的支撑机构4的一端安装在卫星星体1上另一端安装在太阳翼3上,以提高太阳翼3展开刚度,提高光学卫星太阳翼3展开的基频。支撑机构4包括星体支撑座5、第一短支撑管6、第一封圈7、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封圈9、第一长支撑管10、第三封圈11、第二带状弹簧12、第四封圈13、第二长支撑管14、第五封圈15、第三带状弹簧16、第六封圈17、第二短支撑管和太阳翼支撑座18。本文中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带状弹簧12和第三带状弹簧16均可称带状弹簧,第一封圈7、第二封圈9、第三封圈11、第四封圈13、第五封圈15和第六封圈17均可称为封圈,下文的第一带状弹簧铰链、第二带状弹簧铰链和第三带状弹簧铰链均可称为带状弹簧铰链。星体支撑座5、第一短支撑管6、第一带状弹簧8、第一长支撑管10、第二带状弹簧12、第二长支撑管14、第三带状弹簧16、第二短支撑管和太阳翼支撑座18顺次胶结,每个带状弹簧两端的连接处均套有封圈,所有的封圈内表面皆与带状弹簧通过胶结方式形成一体,封圈顺次为第一封圈7、第二封圈9、第三封圈11、第四封圈13、第五封圈15和第六封圈17。具体为星体支撑座5上设有通孔,螺钉通过通孔将星体支撑座5固定安装在卫星星体1上。星体支撑座5与第一短支撑管6一端(第一短支撑管6的内表面或外表面)通过胶结方式形成一体。第一短支撑管6另一端的外表面胶结第一带状弹簧8一端的内表面。第一封圈7胶结在第一带状弹簧8外表面,其具体位置为第一带状弹簧8与第一短支撑管6胶结的内表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第一带状弹簧8另一端的内表面胶结第一长支撑管10一端的外表面。第二封圈9胶结在第一带状弹簧8的外表面,具体位置为第一带状弹簧8与第一长支撑管10胶结的内表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第一长支撑管10另一端的外表面胶结第二带状弹簧12一端的内表面。第三封圈11胶结在第二带状弹簧12外表面,具体位置为第二带状弹簧12与第一长支撑管10胶结的内表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第二带状弹簧12另一端的内表面胶结第二长支撑管14一端的外表面。第四封圈13胶结在第二带状弹簧12外表面,具体位置为第二带状弹簧12与第二长支撑管14胶结的内表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第二长支撑管14另一端的外表面胶结第三带状弹簧16一端的内表面。第五封圈15胶结在第三带状弹簧16外表面,具体位置为第三带状弹簧16与第二长支撑管14胶结的内表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第三带状弹簧16另一端的内表面胶结第二短支撑管一端的外表面。第六封圈17胶结在第三带状弹簧16外表面,具体位置为第三带状弹簧16与第二短支撑管胶结的内表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第二短支撑管另一端(内表面或外表面)胶结太阳翼支撑座18,第二短支撑管与太阳翼支撑座18通过胶结方式形成一体。太阳翼支撑座18的上设有通孔,螺钉通过通孔将太阳翼支撑座18固定安装在太阳翼3上。其中第一短支撑管6、第一封圈7、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封圈9和第一长支撑管10的胶结方式如图2所示,胶结后构成第一带状弹簧铰链;第二封圈9、第一长支撑管10、第三封圈11、第二带状弹簧12、第四封圈13和第二长支撑管14的胶结方式类同于图2,胶结后构成第二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卫星星体(1)上的星体支撑座(5);一端与星体支撑座(5)胶结的第一短支撑管(6);一端与第一短支撑管(6)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一带状弹簧(8);一端外表面与第一带状弹簧(8)另一端胶结的第一长支撑管(10);一端与第一长支撑管(10)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二带状弹簧(12);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带状弹簧(12)另一端胶结的第二长支撑管(14);一端与第二长支撑管(14)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三带状弹簧(16);一端外表面与第三带状弹簧(16)另一端胶结的第二短支撑管;一端与第二短支撑管另一端胶结的太阳翼支撑座(18),所述太阳翼支撑座(18)固定在太阳翼(3)上;一一对应胶结在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带状弹簧(12)和第三带状弹簧(16)两端外表面的六个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卫星星体(1)上的星体支撑座(5);一端与星体支撑座(5)胶结的第一短支撑管(6);一端与第一短支撑管(6)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一带状弹簧(8);一端外表面与第一带状弹簧(8)另一端胶结的第一长支撑管(10);一端与第一长支撑管(10)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二带状弹簧(12);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带状弹簧(12)另一端胶结的第二长支撑管(14);一端与第二长支撑管(14)另一端外表面胶结的第三带状弹簧(16);一端外表面与第三带状弹簧(16)另一端胶结的第二短支撑管;一端与第二短支撑管另一端胶结的太阳翼支撑座(18),所述太阳翼支撑座(18)固定在太阳翼(3)上;一一对应胶结在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带状弹簧(12)和第三带状弹簧(16)两端外表面的六个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支撑管(6)和第一长支撑管(10)与第一带状弹簧(8)胶结处的弧度均不小于第一带状弹簧(8)的弧度;第一长支撑管(10)和第二长支撑管(14)与第二带状弹簧(12)胶结处的弧度均不小于第二带状弹簧(12)的弧度;第二长支撑管(14)和第二短支撑管与第三带状弹簧(16)胶结处的弧度均不小于第三带状弹簧(16)的弧度;封圈的弧度不小于对应的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带状弹簧(12)和第三带状弹簧(16)两端的弧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太阳翼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状弹簧(8)、第二带状弹簧(12)和第三带状弹簧(16)的结构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威侯燚红谷松谭陆洋辛建赵相禹
申请(专利权)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