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种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与传统微波通信相比,激光通信系统的数据容量能够提升3~4个量级,因此激光通信在地面数据传输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激光通信的地面骨干通信网络总数据吞吐量已经达到Tbit/s(1012)量级。同时在空间数据传输领域,激光通信由于其数据速率高、抗电磁干扰、保密性能好等突出优点,成为近年来各国在空间信息网络建设规划时首先考虑的链路形式,并相继成功进行演示验证,为未来星际大容量数据的激光传输奠定基础。无论是地面激光传输还是空间激光通信,信息的调制格式都是多样的。强度调制(IM)系统的结构简单,但接收端对光功率的要求较高,因此适于较短距离传输;二进制相位调制(BPSK/DPSK)具有抗传输损伤的优点,配合平衡探测技术,相比IM系统接收端对光功率的要求降低一半,是远距离传输的优选调制格式;面对更大容量的传输需求,高阶调制方式如四进制相位调制(QPSK/DQPSK)同时兼备抗传输损伤和高接收灵敏度优点,是目前商业激光通信的主流研究特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指令单元、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IQ调制器、窄线宽激光器以及偏置点控制单元;其中,控制指令单元分别与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偏置点控制单元相连;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IQ调制器依次电连接;窄线宽激光器与IQ调制器的光输入端相连;偏置点控制单元与IQ调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指令单元、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IQ调制器、窄线宽激光器以及偏置点控制单元;其中,控制指令单元分别与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偏置点控制单元相连;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IQ调制器依次电连接;窄线宽激光器与IQ调制器的光输入端相连;偏置点控制单元与IQ调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IQ调制器的光输出端连接的分束器,IQ调制器的输出的高速激光信号经过分束器分成两路,一路作为输出,另一路与偏置点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Q调制器是由两个MZM调制器以马赫曾德尔型并联组成,且上下两臂之间具有的相位差;所述窄线宽激光器是线宽≤100KHz的1550nm波段激光器;所述分束器是1550nm波段的光功率分束器。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的高速激光信号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指令单元依据通信需求,向串并转换开关单元、预编码开关单元、功率控制单元以及偏置点控制单元发出相应的调制格式指令;【2】串并转换开关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单元产生的调制格式指令后,对输入的高速电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判断后将高速电信号发送至预编码开关单元;【3】预编码开关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单元产生的调制格式指令后,对步骤【2】产生的高速电信号进行预编码判断后传输至功率控制单元;【4】功率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单元产生的调制格式指令后,对步骤【3】产生的高速电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使输出的电信号功率处于不同调制格式对应的功率水平值;【5】IQ调制器接收步骤【4】处理后的高速电信号并将高速电信号加载至窄线宽激光器发送至IQ调制器的激光信号上,偏置点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单元产生的调制格式指令后,发送控制信号至IQ调制器使IQ调制器按照指定的调制格式进行调制处理,最终输出调制性能良好的高速激光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调制格式兼容的高速激光信号产生系统的高速激光信号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串并转换判断的具体过程是:如果接收到的是QPSK、DQPSK调制格式,则将输入的一路串行高速电信号转换为两路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平,黄新宁,汪伟,段弢,胡辉,苏玉龙,高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