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69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位转移单元,所述电位转移单元包括电位转移回路,其用于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对电位进行转移,所述电位转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机构、连接装置、绝缘导线和连接端子;控制回路,其用于对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产生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幅值和电弧长度进行限制,所述控制回路包括间隙和与间隙串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所述控制回路串接在电位转移回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电位转移回路中引入间隙和MOA组成的控制回路来控制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使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都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电作业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带电作业是在电网设备不停电或改变运行方式下进行检修和测试作业的一种作业方式,对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500kV及以上电网设备的带电作业主要采用等电位作业法,具有简单、安全和劳动效率高的优点,而进入等电位是开展作业的关键一步,在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设备上检修时,电位转移电流的幅值较小,拉弧距离也较小,一般不会对作业人员和设备产生的明显影响。而在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线路及变电站(换流站)进行带电作业时,在进出等电位时电位转移电流的幅值高,拉弧距离长,并且电位转移电流的高频电磁场以及特高压的强电场会对测量设备及作业人员产生明显的影响。因而,限制电位转移过程中的电流及电弧对作业人员、设备以及线路间隙绝缘安全都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电位转移工具主要是防护电位转移电流及电弧的电位转移棒,但电位转移棒主要作用是实现电位转移和避免电流通过人体,并不具有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限制的能力。当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过程中,因暂态电流幅值过高、电弧过长时会对人员安全、绝缘间隙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技术在使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不仅能够防护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而且还能进一步地限制在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产生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高压带电作业无法限制进出等电位过程中生成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位转移单元,所述电位转移单元包括:电位转移回路,其用于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对电位进行转移,所述电位转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机构、连接装置、绝缘导线和连接端子;控制回路,其用于对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产生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幅值和电弧长度进行限制,所述控制回路包括间隙和与间隙串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所述控制回路串接在电位转移回路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旁路开关,通过所述旁路开关的闭合状态使所述控制回路进入工作模式或退出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旁路开关并联在间隙和与间隙串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线夹、设置在线夹内侧的导线夹持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线夹上的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与所述旁路开关连接;在所述线夹接触导线后,导线夹持结构受力而夹持住导线,该受力通过杠杆装置作用在旁路开关上,使其闭合。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回路一端与连接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线是带护套的多股铜绞线。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值为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装置下方的绝缘操作杆和设置在所述绝缘操作杆下方的手持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带电作业人员携带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进入吊篮或绝缘软梯,将所述装置中的电位转移回路的连接端子连接到带电作业人员的屏蔽服上;当带电作业人员移动至和高压导线的距离为第一设定值的位置时,打开旁路开关使控制回路投入工作,并使线夹靠近导线时产生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被限制;在线夹接触导线后,导线夹持结构受力而夹持住导线,该力通过杠杆装置作用在旁路开关上,使其闭合,控制回路退出工作,带电作业人员和导线保持等电位连接;在退出等电位时,带电作业人员进入吊篮或绝缘软梯,并在带电作业人员与导线的距离为第二设定值时,拉开所述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使其脱离导线,并打开旁路开关,控制回路投入工作,使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得到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定值是0.4至0.5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定值是0.4至0.5米。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在装置的电位转移回路中串接包括间隙和MOA的控制回路来限制进出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电弧能量和减小拉弧长度的效果。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装置的电位转移回路中引入一个简单的间隙和MOA组成的回路来柔性控制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2、控制简单、可靠性高。控制方式主要利用进出等电位过程中线夹及其夹持结构的作用力,来驱动旁路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并且实现机械互锁,而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可靠性高。3、电位转移电流减小、电弧能量及长度降低。由于在进出等电位的过程中,旁路开关打开,通过控制回路使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都得到了明显的抑制,电弧的长度和能量明显降低,一方面降低了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幅值过大伤害作业人员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拉弧长度的减小,短接间隙长度减小,提高了作业间隙的绝缘强度和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压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压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的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压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的控制回路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压转移电流和电弧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专利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压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100包括电位转移单元、绝缘操作杆16和手持端子18,其中所述电位转移单元包括电位转移回路和控制回路14,所述电位转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线夹11、设置在线夹内侧的导线夹持结构12、设置在所述线夹上的杠杆装置13、连接装置15、绝缘导线17和连接端子19。在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过程中,导线夹持机构12通过杠杆装置13使控制回路14投入工作,等电位时,通过线夹11和导线夹持结构12连接到导线上,导线夹持机构12通过杠杆装置13使控制回路14被短接而退出工作,使电位转移回路的保持良好的导电性。相应地,退出等电位时,导线夹持机构12通过杠杆装置13使控制回路14投入工作,从而限制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优选地,所述控制回路14的两端分别连接杠杆装置13和连接装置15。优选地,所述绝缘导线是带护套的多股铜绞线。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压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的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电位转移回路中串入一个间隙2和MOA3,在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过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位转移单元,所述电位转移单元包括:电位转移回路,其用于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对电位进行转移,所述电位转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机构、连接装置、绝缘导线和连接端子;控制回路,其用于对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产生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幅值和电弧长度进行限制,所述控制回路包括间隙和与间隙串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所述控制回路串接在电位转移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电位转移电流和电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位转移单元,所述电位转移单元包括:电位转移回路,其用于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对电位进行转移,所述电位转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机构、连接装置、绝缘导线和连接端子;控制回路,其用于对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产生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幅值和电弧长度进行限制,所述控制回路包括间隙和与间隙串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所述控制回路串接在电位转移回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旁路开关,通过所述旁路开关的闭合状态使所述控制回路进入工作模式或退出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旁路开关并联在间隙和与间隙串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线夹、设置在线夹内侧的导线夹持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线夹上的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与所述旁路开关连接;在所述线夹接触导线后,导线夹持结构受力而夹持住导线,该受力通过杠杆装置作用在旁路开关上,使其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一端与连接装置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线是带护套的多股铜绞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彭波雷兴列王剑刘凯肖宾方玉群刘庭苏梓铭唐盼吴田余光凯郑秋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