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693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包括电表、总闸、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控制开关和接地线端口,所述总闸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总闸的另一端连接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不仅除了用电设备的控制合理地分配电能,对用电线路的过载、短路、漏电起保护作用,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的作用之外,还有电网优化,无谐波治理功能,无避雷功能,无节能功能等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实用,具有电网优化,谐波治理避雷和电力无功补偿、节能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箱,具体是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现有市面上的配电箱的主要作用是电费计量对用电设备的控制合理地分配电能,对用电线路的过载、短路、漏电起保护作用,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民用电力系统中软启动器、开关电源、UPS、逆变元件、充电器、变频电机、起重机、电梯、电子数据图像设备、整流器等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由于自身的工作特点都有谐波电波产生和存在,对电网产生危害以及大功率转动装置所产生的谐波对电网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变频调速系统谐波问题越来越突出,电能质量下降,给各种电力设备和仪表带来很大危害,耗能较多,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功率因素不高,无功补偿偏少,形成进一步的耗能情况,还有遇到雷电击时因为过压会对用电系统的用电器造成严重损坏。现有市面上的配电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具有节能、优化电网和避雷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包括电表、总闸、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控制开关和接地线端口,所述总闸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总闸的另一端连接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输出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开关上设有卡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外部安装有防护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还设有接地线端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由谐波治理单元、避雷单元和无功补偿单元组成,谐波治理单元由电容C1、共模电感L1和电容C2组成,避雷单元由电阻R5和保护二极管TVS组成,无功补偿单元由电容C6、开关Q组成,电容C1的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1的脚1和输入火线INL,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1的脚2和输入火线INN,共模电感L1的脚3连接电容C2、共模电感L2的脚1、电容C3和电阻R1,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1的脚4、共模电感L2的脚2和电容C4,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地,共模电感L2的脚3连接电容C5、电阻R5、开关Q、电容C7、数据采集模块和输出端L,共模电感L2的脚4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6、保护二极管TVS、电容C7的另一端、数据采集模块的另一端和输出端N,保护二极管TVS的另一端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阻R5为压敏电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总闸与输入端之间设有电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不仅除了用电设备的控制合理地分配电能,对用电线路的过载、短路、漏电起保护作用,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的作用之外,还有电网优化,无谐波治理功能,无避雷功能,无节能功能等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实用,具有电网优化,谐波治理避雷和电力无功补偿、节能效果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图2是单相电输入时的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路图。图3为三相电输入时的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路图。图4为没有电表时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实施例1: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包括电表、总闸、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控制开关和接地线端口,所述总闸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总闸的另一端连接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输出端。总闸和输入端之间也可以设置电表,输入电压通过电表后(或不接入电表)进入总闸中,总闸通过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对电网进行谐波治理,无功补偿节能和避雷保护,然后通过多个控制开关分别输出电压。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设计的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由谐波治理单元、避雷单元和无功补偿单元组成,如图2所示为单相电时的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路图,图中,谐波治理单元由电容C1、共模电感L1和电容C2组成,避雷单元由电阻R5和保护二极管TVS组成,无功补偿单元由电容C6、开关Q组成,电容C1的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1的脚1和输入火线INL,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共模电感L1的脚2和输入火线INN,共模电感L1的脚3连接电容C2、共模电感L2的脚1、电容C3和电阻R1,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1的脚4、共模电感L2的脚2和电容C4,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地,共模电感L2的脚3连接电容C5、电阻R5、开关Q、电容C7、数据采集模块和输出端L,共模电感L2的脚4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6、保护二极管TVS、电容C7的另一端、数据采集模块的另一端和输出端N,保护二极管TVS的另一端接地。输入的电流经过谐波治理单元后可以使电网中的谐波明显减少,使电路更加清洁,减少线损,减少发热现象,从而节约电能,避雷单元的电阻R5为压敏电阻,在受到雷击时电网电压会瞬间上升,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避雷单元会在雷击时瞬间作出放电工作,经过避雷单元的压敏电阻,放电管等会使电流经过避雷线路由接地线流出,从而保护用电设备,无功补偿单元可根据实际补偿需要打开或者关闭其中一组电容,或者只用一组电容,之后装置线路输出羰与各用电设备线路容开格制开关输入羰相连接,经过无功补偿单元的,适当合理补偿使电网中的用电设备得到合理的无功补偿,提高了功率因素从而使电流下降,但是电压不变,不会使用电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节约电能。之后的数据采集装置与电网并联连接,采集到的数据输送给配电箱面板上的显示屏连接。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设计也可以设计为三相电输入,总体设计和图1一样,其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图如图3所示,基本工作原理和图2单相输入时相同,只是从一路输入改为三路输入,其内部的三个谐波治理单元、避雷单元和无功补偿单元均分为三路独立运行,能够满足对三相电的治理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包括总闸、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控制开关和接地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闸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总闸的另一端连接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包括总闸、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控制开关和接地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闸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总闸的另一端连接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上设有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外部安装有防护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上还设有接地线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电网优化避雷节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优化避雷节能装置由谐波治理单元、避雷单元和无功补偿单元组成,谐波治理单元由电容C1、共模电感L1和电容C2组成,避雷单元由电阻R5和保护二极管TVS组成,无功补偿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拉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