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16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包括底箱体,所述底箱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抓手,所述抓手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把手基座,且把手基座与底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箱体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U型臂,所述U型臂的前表面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系统操作显示触摸屏,所述U型臂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下端均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感应器;通过设计了安装在U型臂外侧的红外线感应器便于防止损伤孩童,解决了现有的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不断旋转,从而导致易出现刮伤孩童的问题,以及解决了在使用灯具时,操控灯具系统设置更方便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
本技术属于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
技术介绍
灯,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人类远古时代用火把照明,后来有了蜡烛和油灯。在古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从粗糙的石灯到青铜灯,陶瓷灯到现代的电灯,灯具的历史变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西周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中国现存最早的火把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现有的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不断旋转,从而导致易出现刮伤孩童,或者由于手臂旋转不停致使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包括底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体(5)的前表面设置有抓手(7),所述抓手(7)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把手基座(6),且把手基座(6)与底箱体(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基座(6)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控制开关(10),且红外线感应器控制开关(10)与底箱体(5)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底箱体(5)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U型臂(9),所述U型臂(9)的前表面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系统操作显示触摸屏(1),所述系统操作显示触摸屏(1)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钮(4),且操作按钮(4)与U型臂(9)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U型臂(9)的前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摇头灯操作界面的智能手臂,包括底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体(5)的前表面设置有抓手(7),所述抓手(7)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把手基座(6),且把手基座(6)与底箱体(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基座(6)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控制开关(10),且红外线感应器控制开关(10)与底箱体(5)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底箱体(5)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U型臂(9),所述U型臂(9)的前表面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系统操作显示触摸屏(1),所述系统操作显示触摸屏(1)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钮(4),且操作按钮(4)与U型臂(9)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U型臂(9)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下端均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感应器(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兹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蓝碧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