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113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测定装置,该测定装置包括装料筒体、电加热套、保温层、绝热筒盖、测温探针、智能温控仪;装料筒体呈圆柱状;电加热套套在装料筒体的外周,保温层位于电加热套的外周;智能温控仪设于装料筒体外部;绝热筒盖设于装料筒体的两端开口处;装料筒体内设有5或9个测温点,各测温点均布设于装料筒体长度二分之一处圆周与圆心连线上或均布设于装料筒体长度二分之一处圆形截面的直径上;各测温点处分别设有测温探针;测温探针分别与智能温控仪相连;装料筒体的轴向长度与内径的大小比例为10:1~20:1。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固体颗粒物有效导热系数的测定,传热可简化为径向传热,由此简化了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固体颗粒物有效导热系数测定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属于热能、环保工程

技术介绍
在颗粒系统中传热存在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不同运动方式、不同粒径大小的颗粒系统,三种传热方式所占整体的传热比例差别很大,这决定了颗粒系统传热特性和传热机理的差异。在炭基催化剂(活性焦)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开发过程中,对颗粒状炭基催化剂(活性焦)的传热机理、传热性能测定及应用的研究十分重要,在再生塔的设计和吸附塔的床层温度控制等方面都要用到这些研究成果。在再生移动床中,颗粒在圆管中缓慢移动,颗粒与颗粒、颗粒与壁面长时间处于一个相互接触的“准静态”,需要考虑和保证的是床层壁面和颗粒系统的高效传热,颗粒间隙流体(一般为气体)的流动会减弱壁面与颗粒的传热,所以间隙流体的流速会控制得很低,这样热对流就会被减弱,因此移动床内的热传导是主要的传热方式。对系统温差较大的情况,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对物体间的辐射传热造成很大的影响,此时应该将辐射传热考虑在内。连续介质模型:是将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装置包括装料筒体、电加热套、保温层、绝热筒盖、测温探针、智能温控仪;所述装料筒体呈圆柱状;所述电加热套套在所述装料筒体的外周,保温层位于所述电加热套的外周;所述智能温控仪设于所述装料筒体外部;所述绝热筒盖设于所述装料筒体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装料筒体内设有5或9个测温点,各测温点均布设于装料筒体长度二分之一处圆周与圆心连线上或装料筒体长度二分之一处圆形截面的直径上;各测温点处分别设有所述测温探针;所述测温探针分别与智能温控仪相连;所述装料筒体的轴向长度与内径的大小比例为10:1~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稳态柱面热源法温变有效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装置包括装料筒体、电加热套、保温层、绝热筒盖、测温探针、智能温控仪;所述装料筒体呈圆柱状;所述电加热套套在所述装料筒体的外周,保温层位于所述电加热套的外周;所述智能温控仪设于所述装料筒体外部;所述绝热筒盖设于所述装料筒体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装料筒体内设有5或9个测温点,各测温点均布设于装料筒体长度二分之一处圆周与圆心连线上或装料筒体长度二分之一处圆形截面的直径上;各测温点处分别设有所述测温探针;所述测温探针分别与智能温控仪相连;所述装料筒体的轴向长度与内径的大小比例为10:1~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5个测温点时,其中一个测温点位于装料筒体的中心位置处,另一个位于装料筒体的内壁处,其余均布于前述两个测点连线上;当采用9个测温点时,其中一个测温点位于装料筒体的中心位置处,另两个分别位于装料筒体的内壁处,三个测点成一条直线,其余均布于前述三个测点连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套采用云母电加热套;所述保温层采用石英棉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探针通过测温探针定位装置固定设于所述装料筒体内;所述测温探针定位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为9个,夹持设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各测温探针设于对应的定位圈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筒盖上设有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晓琴邢德山薛建明樊腾飞张乾程文煜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