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面插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97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椅面插榫、第二椅面插榫及第三椅面插榫,三者拼装后两两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为抄手榫结构,其中第一、第二椅面插榫的榫头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且第一、第二插孔为对称布置,两者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便于拆装运输,且第三椅面插榫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使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位置固定,无法拆除,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椅面插榫
本技术涉及一种榫卯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面插榫。
技术介绍
榫卯是古代中国家具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榫卯也被称作木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榫槽,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木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传统的榫卯结构通常将榫头与榫槽简单连接,其强度和稳定性往往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椅面插榫,该结构简单,形状设计便于机械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且该椅面插榫具有自锁功能,拼装后,结构更加稳定,耐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椅面插榫、第二椅面插榫及第三椅面插榫,三者拼装后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为抄手榫结构,其中第一、第二椅面插榫的榫头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且第一、第二插孔为对称布置,两者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榫头、第一榫槽及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榫头内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为L形孔;所述第二椅面插榫包括第二榫头、第二榫槽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榫头内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为L形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顶部中央设置有榫头,所述榫头为L型榫头;所述第一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二榫槽内,所述第二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榫槽内,所述L型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及所述第二插孔重叠后构成的第三榫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榫头位于所述第一榫槽左侧,所述第一榫头及所述第一榫槽将所述第一斜面分为第一左斜面和第一右斜面,所述第一右斜面内设置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一榫槽连通,且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一插孔平行且贯通;所述第二榫头位于所述第二榫槽左侧,所述第二榫头及所述第二榫槽将所述第二斜面分为第二左斜面和第二右斜面,所述第二左斜面内设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与所述第二插孔平行且贯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左斜面与所述第二右斜面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右斜面与所述第二左斜面宽度相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重叠后构成的第三插孔尺寸与所述L型榫头相匹配。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第一椅面插榫、第二椅面插榫与第三椅面插榫插接配合,组装简单,方便,便于拆装运输。2.第三椅面插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重叠构成的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使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位置固定,无法拆除,同时加强结构的稳定性。3.第一右斜面内设置有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与第一榫槽连通,第一U形槽与第一插孔平行且贯通,第二左斜面内设置有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与第二插孔平行且贯通,第一U形槽与第二U形槽的位置设置及其分别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平行贯通,确保了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组装后中间缝隙形状与L型榫头相匹配,三者能够完美配合,相互制约,提高稳定性与强度。4.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左斜面、第二右斜面宽度相同,第一右斜面、第二左斜面宽度相同,两者组装后,实现斜面与斜面间的紧密贴合,同时实现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组装后互相垂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椅面插榫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椅面插榫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椅面插榫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装配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椅面插榫、第二椅面插榫与第三椅面插榫装配图。其中:1、第一椅面插榫;11、第一榫头;111、第一插孔;12、第一榫槽;13、第一斜面;131、第一左斜面;132、第一右斜面;2、第二椅面插榫;21、第二榫头;211、第二插孔;22、第二榫槽;23、第二斜面;231、第二左斜面;232、第二右斜面;3、第三椅面插榫;31、L型榫头;4、第一U形槽;5、第二U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5所示,一种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椅面插榫1、第二椅面插榫2及第三椅面插榫3,三者拼装后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椅面插榫1与第二椅面插榫2为抄手榫结构,其中第一、第二椅面插榫2的榫头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211,且第一、第二插孔211为对称布置,两者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椅面插榫3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3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2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第一椅面插榫1、第二椅面插榫2与第三椅面插榫3插接配合,组装简单,方便,便于拆装运输,第三椅面插榫3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第一插孔111与第二插孔211重叠构成的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2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使第一椅面插榫1与第二椅面插榫2位置固定,无法拆除,同时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椅面插榫1包括第一榫头11、第一榫槽12及第一斜面13,所述第一榫头11内设置有第一插孔111,所述第一插孔111为L形孔;所述第二椅面插榫2包括第二榫头21、第二榫槽22及第二斜面23,所述第二榫头21内设置有第二插孔211,所述第二插孔211为L形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3顶部中央设置有榫头,所述榫头为L型榫头31;所述第一榫11头插接于所述第二榫槽22内,所述第二榫头21插接于所述第一榫槽12内,所述L型榫头31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111及所述第二插孔211重叠后构成的第三榫孔内。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榫头11位于所述第一榫槽12左侧,所述第一榫头11及所述第一榫槽12将所述第一斜面13分为第一左斜面131和第一右斜面132,所述第一右斜面132内设置有第一U形槽4,所述第一U形槽4与所述第一榫槽12连通,且所述第一U形槽4与所述第一插孔111平行且贯通;所述第二榫头21位于所述第二榫槽22左侧,所述第二榫头21及所述第二榫槽22将所述第二斜面23分为第二左斜面231和第二右斜面232,所述第二左斜面231内设置有第二U形槽5,所述第二U形槽5与所述第二插孔211平行且贯通,第一U形槽4与第二U形槽5的位置设置及其分别与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211平行贯通,确保了第一椅面插榫1与第二椅面插榫2组装后中间缝隙形状与L型榫头31相匹配,三者能够完美配合,相互制约,提高稳定性与强度。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23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左斜面131与所述第二右斜面232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右斜面132与所述第二左斜面231宽度相同。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211重叠后构成的第三插孔尺寸与所述L型榫头31相匹配。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椅面插榫、第二椅面插榫及第三椅面插榫,三者拼装后两两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为抄手榫结构,其中第一、第二椅面插榫的榫头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且第一、第二插孔为对称布置,两者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椅面插榫、第二椅面插榫及第三椅面插榫,三者拼装后两两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面插榫与第二椅面插榫为抄手榫结构,其中第一、第二椅面插榫的榫头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且第一、第二插孔为对称布置,两者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第二椅面插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面插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面插榫包括第一榫头、第一榫槽及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榫头内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为L形孔;所述第二椅面插榫包括第二榫头、第二榫槽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榫头内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为L形孔;所述第三椅面插榫顶部中央设置有榫头,所述榫头为L型榫头;所述第一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二榫槽内,所述第二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榫槽内,所述L型榫头插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铨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