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888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包括立杆、轮轴、滚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推杆、延伸管、底板、连接板、顶管、顶板、第一轴承座、卷辊、摇柄、挡圈、拉绳和钻孔组件;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竖板、套管、转动轴、移动轮、支柱、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一竖轴、第一带轮、第一皮带、第三轴承座、第二带轮、第二竖轴、第三带轮、第二皮带、第四轴承座、第三竖轴、第四带轮、钻孔轴和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移动快捷,操作步骤简洁,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资源随着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如何将石漠化的土地改造复原越来越被广泛重视,为了了解石漠化土地的改造情况,需要对土地进行钻孔取土,进而用于分析检验其成分是否达标,钻孔需要借助专门的装置来完成,以往的土地钻孔装置结构复杂,移动麻烦,操作步骤繁琐,使用不够灵活方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快捷,操作步骤简洁,使用灵活方便的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包括立杆、轮轴、滚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推杆、延伸管、底板、连接板、顶管、顶板、第一轴承座、卷辊、摇柄、挡圈、拉绳和钻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的两端上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两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顶管,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的上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插入连接有卷辊;所述卷辊的一端外侧套设固定有摇柄,所述摇柄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外侧;所述卷辊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圈,两个所述挡圈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的内侧,所述拉绳的一端绕设在卷辊上并位于两个挡圈之间;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钻孔组件相连,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竖板、套管、转动轴、移动轮、支柱、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一竖轴、第一带轮、第一皮带、第三轴承座、第二带轮、第二竖轴、第三带轮、第二皮带、第四轴承座、第三竖轴、第四带轮、钻孔轴和螺旋叶片;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下平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柱组合,每个所述支柱组合包括三个竖直分布的支柱,每个所述支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升降板的上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和第二升降板的下平面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位于两个立杆的两侧;每个所述套管中均插入连接有一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移动轮,每个所述移动轮的内侧分别对应的贴合连接在两个立杆的两侧侧面上,所述移动轮能沿立杆的外侧侧面上下滚动。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第一升降板并与第一竖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竖轴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板的下平面上和第二升降板的上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带轮套设固定在第一竖轴上;所述第二竖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三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板的下平面上和第二升降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竖轴上套设固定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位于第三带轮的上方,所述第三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优选地,所述第三竖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四轴承座,两个所述第四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板的下平面上和第二升降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四轴承座上套设固定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优选地,所述第三竖轴的下端穿过第二升降板并固定在钻孔轴的上端,所述钻孔轴的下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形成有钻头;所述钻孔轴上套设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形成有齿片。优选地,两个所述立杆的一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竖直分布的第二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延伸管,两个所述延伸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轮轴的两侧下侧,两个所述延伸管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一个推杆,所述轮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滚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侧侧面之间固定有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移动快捷,操作步骤简洁,使用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包括立杆1、轮轴2、滚轮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推杆6、延伸管7、底板8、连接板38、顶管9、顶板10、第一轴承座11、卷辊12、摇柄13、挡圈14、拉绳15和钻孔组件;轮轴2的两端上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立杆1,两个立杆1的上端两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顶管9,两个立杆1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顶板10;两个顶板10的上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轴承座11,两个第一轴承座11之间插入连接有卷辊12;卷辊12的一端外侧套设固定有摇柄13,摇柄13位于第一轴承座11的外侧;卷辊12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圈14,两个挡圈1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11的内侧,拉绳15的一端绕设在卷辊12上并位于两个挡圈14之间;拉绳15的另一端与钻孔组件相连,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板19、第二升降板33、竖板22、套管16、转动轴17、移动轮18、支柱20、电机21、第二轴承座23、第一竖轴24、第一带轮34、第一皮带29、第三轴承座25、第二带轮26、第二竖轴35、第三带轮27、第二皮带30、第四轴承座28、第三竖轴36、第四带轮37、钻孔轴31和螺旋叶片32;拉绳1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升降板19的上平面上,第一升降板19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竖板22,竖板22的一侧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电机21,第一升降板19的下平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柱组合,每个支柱组合包括三个竖直分布的支柱20,每个支柱20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升降板33的上平面上,第一升降板19的上平面和第二升降板33的下平面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套管16,两个套管16分别位于两个立杆1的两侧;每个套管16中均插入连接有一个转动轴17,转动轴17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移动轮18,每个移动轮18的内侧分别对应的贴合连接在两个立杆1的两侧侧面上,移动轮18能沿立杆1的外侧侧面上下滚动;电机21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第一升降板19并与第一竖轴2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竖轴24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座23,两个第二轴承座23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板19的下平面上和第二升降板33的上平面上;第一带轮34套设固定在第一竖轴24上;第二竖轴35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三轴承座25,两个第三轴承座25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板19的下平面上和第二升降板33的上平面上;第二竖轴35上套设固定有第二带轮26和第三带轮27,第二带轮26位于第三带轮27的上方,第三带轮27与第一带轮34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29;第三竖轴36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四轴承座28,两个第四轴承座28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板19的下平面上和第二升降板33的上平面上,第四轴承座28上套设固定有第四带轮37,第四带轮37与第二带轮26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30;第三竖轴36的下端穿过第二升降板33并固定在钻孔轴31的上端,钻孔轴31的下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形成有钻头311;钻孔轴31上套设固定有螺旋叶片32,螺旋叶片32的下端形成有齿片321;两个立杆1的一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管4,两个第一连接管4的另一端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竖直分布的第二连接管5,两个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包括立杆、轮轴、滚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推杆、延伸管、底板、连接板、顶管、顶板、第一轴承座、卷辊、摇柄、挡圈、拉绳和钻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的两端上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两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顶管,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的上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插入连接有卷辊;所述卷辊的一端外侧套设固定有摇柄,所述摇柄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外侧;所述卷辊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圈,两个所述挡圈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的内侧,所述拉绳的一端绕设在卷辊上并位于两个挡圈之间;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钻孔组件相连,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竖板、套管、转动轴、移动轮、支柱、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一竖轴、第一带轮、第一皮带、第三轴承座、第二带轮、第二竖轴、第三带轮、第二皮带、第四轴承座、第三竖轴、第四带轮、钻孔轴和螺旋叶片;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下平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柱组合,每个所述支柱组合包括三个竖直分布的支柱,每个所述支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升降板的上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包括立杆、轮轴、滚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推杆、延伸管、底板、连接板、顶管、顶板、第一轴承座、卷辊、摇柄、挡圈、拉绳和钻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的两端上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两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顶管,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的上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插入连接有卷辊;所述卷辊的一端外侧套设固定有摇柄,所述摇柄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外侧;所述卷辊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圈,两个所述挡圈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的内侧,所述拉绳的一端绕设在卷辊上并位于两个挡圈之间;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钻孔组件相连,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竖板、套管、转动轴、移动轮、支柱、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一竖轴、第一带轮、第一皮带、第三轴承座、第二带轮、第二竖轴、第三带轮、第二皮带、第四轴承座、第三竖轴、第四带轮、钻孔轴和螺旋叶片;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下平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柱组合,每个所述支柱组合包括三个竖直分布的支柱,每个所述支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升降板的上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平面和第二升降板的下平面上均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位于两个立杆的两侧;每个所述套管中均插入连接有一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移动轮,每个所述移动轮的内侧分别对应的贴合连接在两个立杆的两侧侧面上,所述移动轮能沿立杆的外侧侧面上下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传波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环碧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