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74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墙、第二预制墙、连接螺栓、对接件,所述对接件的截面呈T字型,所述对接件嵌入所述第一预制墙内,所述对接件的T字形下底面与所述第一预制墙的其中一个纵向墙面平齐,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对接件螺纹连接,所述对接件的T字形下底面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的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螺栓自所述第二预制墙的一侧横向墙面穿入,并从另一侧横向墙面穿出至插入所述对接孔中,使所述第一预制墙与所述第二预制墙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采用连接螺栓与T字形对接件的连接结构,在组装预制墙体过程中,可省去现场湿作业,从而很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周期,减小劳动强度,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现浇施工和现场砌筑由于湿作业量大、模板工程量大、施工速度慢、人工需求多等劣势,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建筑建造的快速步伐。装配整体式建筑是建筑业工业化的方式之一,将建筑构件在预制厂里提前制作好,直接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并在节点处现浇形成整体,整个施工过程湿作业量和模板工程量小、施工速度快、人工需求少,产品质量稳定并易于控制,可以形成工业化的生产建造线,是适应时代的现代化建筑施工方法。但是目前在对预制墙体进行组装的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现场湿作业,即在组装现场需要搅拌砂浆或混凝土等带水作业,不仅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而且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省去现场湿作业,从而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墙、第二预制墙、连接螺栓、对接件,所述对接件的截面呈T字型,所述对接件嵌入所述第一预制墙内,所述对接件的T字形下底面与所述第一预制墙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墙(1)、第二预制墙(2)、连接螺栓(3)、对接件(4),所述对接件(4)的截面呈T字型,所述对接件(4)嵌入所述第一预制墙(1)内,所述对接件(4)的T字形下底面与所述第一预制墙(1)的其中一个纵向墙面平齐,所述连接螺栓(3)与所述对接件(4)螺纹连接,所述对接件(4)的T字形下底面上开设有对接孔(41),所述对接孔(41)的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螺栓(3)自所述第二预制墙(2)的一侧横向墙面穿入,并从另一侧横向墙面穿出至插入所述对接孔(41)中,使所述第一预制墙(1)与所述第二预制墙(2)垂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墙(1)、第二预制墙(2)、连接螺栓(3)、对接件(4),所述对接件(4)的截面呈T字型,所述对接件(4)嵌入所述第一预制墙(1)内,所述对接件(4)的T字形下底面与所述第一预制墙(1)的其中一个纵向墙面平齐,所述连接螺栓(3)与所述对接件(4)螺纹连接,所述对接件(4)的T字形下底面上开设有对接孔(41),所述对接孔(41)的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螺栓(3)自所述第二预制墙(2)的一侧横向墙面穿入,并从另一侧横向墙面穿出至插入所述对接孔(41)中,使所述第一预制墙(1)与所述第二预制墙(2)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板(5),所述第二预制墙(2)的一侧横向墙面开设有凹槽(21),所述钢板(5)覆盖所述凹槽(21)的底面,所述连接螺栓(3)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蓉爱亨
申请(专利权)人: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