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下拔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建筑施工
,具体指一种桥下拔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上桥梁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钢管桩作为临时支撑,传统施工方法是在桥梁施工结束时仅切割河床上部的钢管桩,埋入河床的下部永久废弃。以湖北某桥为例,初步估计该桥用钢量在3000t左右,价值在1000万左右,所以经济效益巨大。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于水下钢管基的清除主要是采用水中切割的方法,这种方法成本高,施工作业难度大,同时使得大量钢铁资源废弃到河床底部,不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陆地和海洋平台中的拔桩方法很多,但是对于桥面下水面上这一有限空间的拔桩研究比较少。在文献中有“闫学成,张伟,董景强.水中钢管桩拔除施工技术[J].天津建设科技,2006,16(s1):235-237.”同时该方法也申请了专利。文章中所述方法中需要水中浮箱作为受力的支撑点,同时为了保证拔桩时的受力平衡和浮箱不侧翻还必须对浮箱进行配重。但是浮箱比较大,制造成本比较高,还要考虑浮箱内部结构是否符合受力要求,并且对于水位比较浅的情况下浮箱就会搁浅,无法使用。因此,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下拔桩装置,包括上部横梁(1)、下部横梁(12)和卷扬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梁(1)横向架设于桥(5)上,下部横梁(12)设于水面(13)与桥(5)之间,上部横梁(1)的两端和下部横梁(12)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竖向钢梁(3);所述卷扬机(11)固定设置在下部横梁(12)上,卷扬机(11)上的钢索(10)与钢管桩(14)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下拔桩装置,包括上部横梁(1)、下部横梁(12)和卷扬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梁(1)横向架设于桥(5)上,下部横梁(12)设于水面(13)与桥(5)之间,上部横梁(1)的两端和下部横梁(12)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竖向钢梁(3);所述卷扬机(11)固定设置在下部横梁(12)上,卷扬机(11)上的钢索(10)与钢管桩(14)的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下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梁(12)上设有悬梁(7),悬梁(7)两端与下部横梁(12)之间设有立柱(8),悬梁(7)上设有定滑轮(6),卷扬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本春,葛建钢,邵伟,杨保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