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863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和布设在所述移动支架内且用于夹持重轨的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支架由上支撑杆和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杆左右两侧的侧部支撑杆组成,所述上支撑杆上竖直安装有立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一端与所述侧部支撑杆固定连接且相垂直,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重轨移动的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形成重轨移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以实现对所移动重轨的夹持,设计合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的浪费,利用滚轮的转动带动所夹持重轨的移动,完成重轨的移动,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轨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重轨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运输轨道安装施工越来越多,在很多工程中都需要完成对轨道的移动安装,尤其对于门机轨道的安装施工,在洞内或者洞外,常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机械设备吊进行吊装,进行移动,还有一种是施工人员利用两根撬杠进行移动。利用常规方法安装重轨有以下缺点:单根重量较重,以人力进行移动,耗费劳动力严重,导致施工效率低;以机械设备对轨道进行吊装移动,单根移动耗费机械设备严重,往往还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能同时克服以上的缺点,完成对重轨的移动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施工环境、施工效率高的重轨移动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以实现对所移动重轨的夹持,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利用滚轮的转动带动所夹持重轨的移动,完成重轨的移动,施工效率高,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架和布设在所述移动支架内且用于夹持重轨的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支架由上支撑杆和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杆左右两侧的侧部支撑杆组成,所述上支撑杆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侧部支撑杆均与上支撑杆相垂直,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两个侧部支撑杆之间,所述上支撑杆上竖直安装有立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一端与所述侧部支撑杆固定连接且相垂直,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重轨移动的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形成重轨移动通道。上述的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撑杆和夹持杆连接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板。上述的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与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轴承。上述的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与上支撑杆连接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板。上述的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握杆,所述手握杆与立杆连接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2、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以实现对所移动重轨的夹持,设计合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的浪费,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3、本技术利用滚轮的转动带动所夹持重轨的移动,完成重轨的移动,施工效率高,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以实现对所移动重轨的夹持,设计合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的浪费,利用滚轮的转动带动所夹持重轨的移动,完成重轨的移动,施工效率高,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支撑杆;2—侧部支撑杆;3—夹持杆;4—滚轮;5—重轨移动通道;6—立杆;7—加强板;8—手握杆;9—重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和布设在所述移动支架内且用于夹持重轨的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支架由上支撑杆1和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杆1左右两侧的侧部支撑杆2组成,所述上支撑杆1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侧部支撑杆2均与上支撑杆1相垂直,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两个侧部支撑杆2之间,所述上支撑杆1上竖直安装有立杆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夹持杆3,所述夹持杆3的一端与所述侧部支撑杆2固定连接且相垂直,所述夹持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重轨移动的滚轮4,两个所述滚轮4之间形成重轨移动通道5。实际使用时,所述上支撑杆1和两个侧部支撑杆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杆3的一端与所述侧部支撑杆2也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支撑杆1和两个侧部支撑杆2的材料优选为方钢。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所述移动支架内的夹持机构可实现对重轨9的夹持和移动。具体的,两个所述滚轮4之间形成的重轨移动通道5实现对重轨9的夹持,在对重轨9进行移动时,需要将重轨9放置在重轨移动通道5中,两个所述滚轮4支撑重轨9,推动重轨9时,在两个滚轮4的带动下实现重轨9的前后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支撑杆2和夹持杆3连接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板7。在侧部支撑杆2和夹持杆3连接位置处设置加强板7可以加强侧部支撑杆2和夹持杆3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杆3与所述滚轮4之间设置有轴承。滚轮4和设置在夹持杆3与滚轮4之间的轴承相配合,用于支撑重轨9的同时实现对重轨9的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6与上支撑杆1连接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板7,加强了上支撑杆1与立杆6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立杆6的顶部设置有手握杆8,手握杆8设置在立杆6的顶部是为了便于操作移动支架,所述手握杆8与立杆6连接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板7,是为了加强手握杆8与立杆6之间的连接强度。实际使用时,所述立杆6和手握杆8的材料优选为圆钢。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时,需要将两套重轨移动装置配合使用。使用时,先利用第一套重轨移动装置的手握杆8将其倾斜,使重轨9的一端放入该装置两个滚轮4之间形成的重轨移动通道5中,再将重轨移动装置放平,移动至重轨移动装置与地面垂直的位置,使重轨9夹持在两个滚轮4之间;然后将第二套重轨移动装置倾斜放置,使重轨9的另一端放入该装置两个滚轮4之间形成的重轨移动通道5中,再将重轨移动装置放平,移动至重轨移动装置与地面垂直的位置,使重轨9夹持在两个滚轮4之间。重轨9夹持完成后,只需将夹持在两套重轨移动装置上的重轨9轻轻推动,通过夹持机构中两个滚轮4的转动带动重轨9在重轨移动通道5中移动,将重轨9移动到安装部位后,操作手握杆8,使两套重轨移动装置倾斜,最后将重轨9取下,即完成对重轨9的移动过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架和布设在所述移动支架内且用于夹持重轨的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支架由上支撑杆(1)和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杆(1)左右两侧的侧部支撑杆(2)组成,所述上支撑杆(1)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侧部支撑杆(2)均与上支撑杆(1)相垂直,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两个侧部支撑杆(2)之间,所述上支撑杆(1)上竖直安装有立杆(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夹持杆(3),所述夹持杆(3)的一端与所述侧部支撑杆(2)固定连接且相垂直,所述夹持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重轨移动的滚轮(4),两个所述滚轮(4)之间形成重轨移动通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架和布设在所述移动支架内且用于夹持重轨的夹持机构;所述移动支架由上支撑杆(1)和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杆(1)左右两侧的侧部支撑杆(2)组成,所述上支撑杆(1)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侧部支撑杆(2)均与上支撑杆(1)相垂直,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两个侧部支撑杆(2)之间,所述上支撑杆(1)上竖直安装有立杆(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夹持杆(3),所述夹持杆(3)的一端与所述侧部支撑杆(2)固定连接且相垂直,所述夹持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重轨移动的滚轮(4),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军杨联东关慧男谢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