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37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包括底架、撑架、第一转轴、第一底板、转动座、轴承、横梁、第一短梁、第二短梁、盖片、第二底板、内角块、连接座、第二转轴、U型连接头、气缸、旋转座和输送带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分流,无需依靠人工来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
技术介绍
产品制造业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分流,以实现分类输送来提高生产效率,工件的运输一般由输送带来完成,以往的输送带只能单向输送,不具备分流功能,分类只能依靠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分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的角度可调的输送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包括底架、撑架、第一转轴、第一底板、转动座、轴承、横梁、第一短梁、第二短梁、盖片、第二底板、内角块、连接座、第二转轴、U型连接头、气缸、旋转座和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撑架,所述第一底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中均嵌入固定有一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中穿插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撑架之间,两个所述撑架分别位于两个转动座的外侧;所述第一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下侧侧面均对称地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下平面中部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U型连接头的一端两侧,所述U型连接头与连接座能借助第二转轴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气缸的下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座上,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U型连接头的另一端相固定;两个所述横梁的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一短梁,所述第一短梁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一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短梁与两个横梁的内侧内侧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二短梁,所述第二短梁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短梁与两个横梁的内侧内侧之间也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盖片。优选地,两个所述横梁的上侧侧面上装设有输送带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L型撑块、边梁、调节块、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转轴、套筒、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撑管、托板、输送带和驱动组件;每个所述横梁的上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L型撑块,每个所述横梁上的两个L型撑块的上端内侧均固定有一个边梁,两个所述边梁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三个等间距分布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撑管,所述托板的下平面固定在三个撑管的上侧平面上。优选地,所述边梁的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延伸块,每个所述延伸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延伸块上均装设有一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和两个第二螺钉,两个所述第一螺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螺钉的上方,每个所述第一螺钉和每个所述第二螺钉上均套设螺接有一个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钉上的螺母均插入在位于延伸块上侧的一个滑槽中,两个所述第二螺钉上的螺母均插入在位于延伸块下侧的一个滑槽中。优选地,同侧的两个所述调节块之间均插入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第三转轴,每个所述第三转轴均能进行转动,每个所述第三转轴上均套设固定有一个套筒。优选地,所述调节块的内侧下端还开设有缺口,所述边梁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二螺母,每个所述第二螺母中均螺接有一个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分别抵住对应调节块上的缺口的内壁;每个所述螺杆上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相互贴合。优选地,两个所述边梁的下侧还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侧板、包板、电机、支柱、端板、皮带、第一带轮、第二带轮、轴承座、第一从动辊、主动辊、第二从动辊、滑移块、螺栓和第四螺母;两个所述边梁的外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侧板,所述端板的一侧平面四个转角处均固定有一个支柱,每个所述支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其中一个侧板的内侧平面上;所述端板的另一侧平面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端板并插入固定在第一带轮的一侧端面中心,所述第一带轮位于端板与其中一个侧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之间还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一端外侧套设固定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上套设有皮带。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插入连接有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位于主动辊的上方一侧。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上还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的内侧平面上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两个滑移块上的滑道中并能沿滑道来回移动,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主动辊的上方另一侧;两个所述滑移块的外端均螺接有一个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的螺纹端分别位于两个滑移块的滑道内并分别抵住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外侧,两个所述螺栓上均套设螺接有一个第四螺母,两个所述第四螺母的内端分别贴合在两个滑移块的外端平面上。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包板,所述包板位于电机和主动辊的下方。优选地,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主动辊和四个套筒的外侧并贴合绕经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的内侧;所述托板位于输送带的上侧带面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分流,无需依靠人工来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带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包括底架1、撑架2、第一转轴4、第一底板5、转动座6、轴承7、横梁3、第一短梁9、第二短梁11、盖片12、第二底板10、内角块25、连接座21、第二转轴24、U型连接头23、气缸22、旋转座48和输送带组件,底架1的下端装设在位置恒定且牢固的基座上,底架1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撑架2,第一底板5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动座6,两个转动座6中均嵌入固定有一个轴承7,两个轴承7中穿插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撑架2之间,两个撑架2分别位于两个转动座6的外侧;第一底板5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梁3,两个横梁3的另一端下侧侧面均对称地固定在第二底板10的上平面上;第二底板10的下平面中部固定有连接座21,连接座21的下端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U型连接头23的一端两侧,U型连接头23与连接座21能借助第二转轴24实现相对转动;气缸22的下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座48上,旋转座48的下端固定在另一处位置恒定且牢固的基座上,气缸22的伸缩端与U型连接头23的另一端相固定;两个横梁3的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一短梁9,第一短梁9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一底板5的上平面上,第一短梁9与两个横梁3的内侧内侧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25,用来增加固定强度;两个横梁3的另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二短梁11,第二短梁11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二底板10的上平面上,第二短梁11与两个横梁3的内侧内侧之间也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25,用来增加固定强度;横梁3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盖片12;两个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包括底架、撑架、第一转轴、第一底板、转动座、轴承、横梁、第一短梁、第二短梁、盖片、第二底板、内角块、连接座、第二转轴、U型连接头、气缸、旋转座和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撑架,所述第一底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中均嵌入固定有一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中穿插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撑架之间,两个所述撑架分别位于两个转动座的外侧;所述第一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下侧侧面均对称地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下平面中部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U型连接头的一端两侧,所述U型连接头与连接座能借助第二转轴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气缸的下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座上,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U型连接头的另一端相固定;两个所述横梁的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一短梁,所述第一短梁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一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短梁与两个横梁的内侧内侧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二短梁,所述第二短梁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短梁与两个横梁的内侧内侧之间也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盖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包括底架、撑架、第一转轴、第一底板、转动座、轴承、横梁、第一短梁、第二短梁、盖片、第二底板、内角块、连接座、第二转轴、U型连接头、气缸、旋转座和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上侧平面上固定有两个撑架,所述第一底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中均嵌入固定有一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中穿插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撑架之间,两个所述撑架分别位于两个转动座的外侧;所述第一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下侧侧面均对称地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下平面中部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U型连接头的一端两侧,所述U型连接头与连接座能借助第二转轴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气缸的下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座上,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U型连接头的另一端相固定;两个所述横梁的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一短梁,所述第一短梁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一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短梁与两个横梁的内侧内侧之间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第二短梁,所述第二短梁的下侧侧面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二短梁与两个横梁的内侧内侧之间也均固定有一个内角块;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盖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的上侧侧面上装设有输送带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L型撑块、边梁、调节块、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转轴、套筒、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撑管、托板、输送带和驱动组件;每个所述横梁的上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L型撑块,每个所述横梁上的两个L型撑块的上端内侧均固定有一个边梁,两个所述边梁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三个等间距分布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撑管,所述托板的下平面固定在三个撑管的上侧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的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延伸块,每个所述延伸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延伸块上均装设有一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和两个第二螺钉,两个所述第一螺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螺钉的上方,每个所述第一螺钉和每个所述第二螺钉上均套设螺接有一个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钉上的螺母均插入在位于延伸块上侧的一个滑槽中,两个所述第二螺钉上的螺母均插入在位于延伸块下侧的一个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胶带橡胶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