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建筑单元和该标准建筑单元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814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标准建筑单元,该建筑单元包括一有护板的骨架壳体,以形成房间的壁,当以竖向和水平的排列叠放建筑物单元、且这些竖向和水平的排列协配以形成一建筑物的相连接的房间时,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最终的建筑物中在一标准组件或其一部分上竖向精确定位另一标准组件或其一部分,各标准组件围绕其基底的周边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定位凸缘,且各标准组件还围绕其顶部周缘或其一部分设有一周缘凹座,竖向相邻的建筑标准组件的定位凸缘可准确定位在该周缘凹座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建造主要是预制的办公室、旅馆和公寓楼以及具有类似通性的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标准建筑单元。这样的标准建筑单元是盒状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在现场之外制造和装配,然后运输到建筑工地,以最终组装形成建筑物的内部房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标准建筑单元来建造建筑物的方法,特别是涉及这种建筑物的对准(alignment)以及下层或底层单元的整平(levelling)。
技术介绍
特别是在旅馆、公寓以及学生宿舍的建造中使用轻型建筑标准组件来建造建筑物是大家所知道的,各建筑标准组件是由焊接成盒状结构的诸轻型结构型钢形成的一骨架钢壳体,并装有诸如石膏板、胶合板或波纹状硬纸板((orientedstrand board)OSB)之类的板。各建筑标准组件初始地做成这样一种有护板的(lined)壳体,接着在工厂中将其装配到所要求的内装饰标准,最后被运输到最终的建筑工地以结合到建筑物中。人们也知道还有主要用木框架和木板制成的其它建筑标准组件。在建筑工地上,起重机从运输标准组件的载重汽车或卡车中提升起标准组件,并以竖向和水平的排列叠放它们,这些竖向和水平的排列协配形成最终建筑物的相连接的房间。对于低矮的建筑物,叠放过程所要求的精度相对较低。单独标准组件是否上下准确地竖向定位对于建筑物的最终稳定性几乎不会造成什么差别,并且一般认为,在起重机放低单独的标准建筑单元时,用手操纵它们以放置到它们的最终位置就可以了。对于日益增高的高大建筑物,排列中各个建筑单元的竖向对准精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过,迄今为止,叠放精度完全取决于起重机驾驶者能保持最顶上的建筑单元静止不动的技术,而此时,在起重机缆索中的张力释放和建筑单元放置到单元叠中的下层单元上的其最终位置之前,系由熟练的工人将它手动地操纵到正确的竖向对准位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为这种标准建筑单元和建筑系统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准确地对准单元叠中竖向相邻的建筑单元。通过使对准自动进行并基本上不依赖于将标准建筑单元操纵到位的建筑工人的技术,由不熟练的工人用这种标准化单元建造的建筑物的高度就可以从以前实际上最多约五层楼增加到二十到三十层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这里的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标准建筑单元。竖向相邻标准组件的协配的定位凸缘和周缘凹座形成边缘定位装置,这样的装置可以在排列中上下准确定位标准建筑单元,且对熟练工人的依赖性最小。较佳的是,周缘凹座的内侧壁相对建筑标准组件向上、向内倾斜,以在通过上下叠放标准组件以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叠放标准组件时,将竖向相邻的建筑标准组件引导到位。因此,在起重机放低标准组件时将标准组件人工推动到位的施工队只需要将被提升的标准组件引导到离开其最终位置约两或三厘米范围内的位置即可,周缘凹座的倾斜内侧壁足以将标准组件引导到其准确的最终位置。可以如与本申请一起提出的同时待批专利申请第W068004号中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那样来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标准组件,并如与本案一起提出的专利申请第W068006号中所描述的那样将这些建筑标准组件水平和竖向地联结在一起。这些标准组件可以用有护板的建筑结构构件的骨架壳体来形成,如同时待批的专利申请第W068007号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那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标准组件的整平单元,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7所具体描述的那样。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标准建筑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线A-A截取的、图1所示建筑单元的顶角的剖面图;图3是沿着线B-B截取的、穿过图1所示建筑单元的底角的剖面图;以及图4是与图1至3所示标准建筑单元一起使用的一整平单元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一完整的建筑标准组件1的立体图,该建筑标准组件1是根据我同时待批专利申请W068004构造的,并且还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边缘定位装置。该标准组件包括四面壁、一底板和一顶板。在图1中一个端壁所示为设有一窗口。相对的端壁(不可见)将设有一门。带窗的壁将位于组装好的建筑物的外侧,而带门的壁则将在内侧,门例如可以通向一走廊,通过该走廊可以到达一给定行中的任一标准组件。围绕标准组件1顶部的外边缘设有一周缘凹座,该周缘凹座由一压缝条(corner strip)2形成,如图2所示。该压缝条2通过折叠或皱折轻型冷压成型的结构钢而制成,并包括一前表面2a、一下顶面2b、一倾斜面2c以及一上顶面2d。前表面2a例如通过点焊或塞焊固定在标准建筑单元的结构立柱上。下顶面2b位于那些结构立柱的水平对准的顶端之上。在下顶面2b与倾斜面2c之间形成所述周缘凹座,该凹座围绕标准组件1顶部的所有四条边缘延伸。标准组件1的顶部在外部盖有承载护板3,该承载护板3足够坚固,能承载那些被雇佣来用许多这样的标准化单元建造建筑物的施工队成员的重量。压缝条2的上顶面2d位于承载护板3顶部中所形成的凹座中,并且,在上顶面2d上附着有一隔音条4,该隔音条例如可以是诸如高密度氯丁橡胶泡沫材料之类的橡胶或弹性体材料条。另一这种隔音条5贴附在压缝条2的下顶面2b上,以能在竖向相邻地叠放的标准组件1之间提供更好的隔音。可以通过将压缝条2放置在一层橡胶或弹性体或者其它隔音衬垫上来实现一可选用的隔音屏障。图3示出各标准组件1的底部周缘的细节,也示出该底部的细节如何与最终建筑物中在其竖向下方的标准组件顶边缘周围的周缘凹座协配。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位于下方的那个标准组件,但该标准组件与上面参照图2所描述的一样。在图3中,隔音条4和5所示为由于在竖向上方的标准组件1的重量而受到压缩,正如它们在实际情况中的那样。由一压缝条来形成标准组件1的底部细节,该压缝条冷压成型为形成一向下延伸的定位凸缘6,标准组件向下延伸的结构立柱(未示出)安置在该凸缘中。凸缘6的一外壁向上延伸,作为压缝条的一外壁部分7,它是例如通过点焊或塞焊固定于骨架建筑标准组件1的外侧上的。凸缘6的内壁弯折,以与顶压缝条2的倾斜面2c的角度相符,并终止于一底板部分8,该底板部分8焊接在支承标准组件1底板的一组横梁(未示出)的底部上。尽管在所图示的特定例子中指定焊接为固定方法,但诸如螺栓、铆钉或者甚至是粘合剂之类的其它固定方法也是可行的替代方式,这取决于所想建造的建筑物的性能以及它所预想要承受的应力。当用许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标准组件来建造一建筑物时,首先将最下一阵列的标准组件1操纵到位并固定到基础上。然后,用起重机将下一楼层的标准组件1一个一个地提升到位。当起重机的操作者放低标准组件1时,施工人员将它们推到位。边缘定位使标准组件能准确地定位在下方楼层的标准组件上,并且由于顶护板3是承重的,所以工人能在底层阵列的标准组件1的顶板上自由走动。当各上层标准组件1大致到位时,起重机驾驶者就将标准组件放低到其最后的几厘米,斜面2c引导它轻柔但准确地与下方的标准组件对准。组装好的标准组件可以如我同时待批专利申请第W068006号中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那样被锁在一起。或者,在一连续缆索从建筑物基础延伸到屋顶时,连续缆索可以穿过该建筑物的相继楼层的相互对准的竖向结构支柱所形成的壁腔并张紧,以将标准组件竖向地锁在一起。也可以不使用缆索,而在高度中的每一楼层中使用一系列互连的管子或杆来替代缆索,如我同时待批专利申请第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温多
申请(专利权)人:亨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