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纯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57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藻纯颗粒,包括核层、包覆在所述核层上的曼层以及包覆在所述曼层上的面层,所述核层填充有硅藻泥,所述曼层填充有电气石粉,所述面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通过在曼层填充电气石粉,而将硅藻泥填充在核层,由于曼层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与空气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空气净化效果相对较好;通过设置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作为面层,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硅藻纯具有吸收紫外线、自洁和抗老化等功效,同时可利用纳米二氧化碳作为光催化剂分解甲醛,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纯颗粒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产品,尤其是一种硅藻纯颗粒。
技术介绍
硅藻纯是一种以硅藻泥为主要成分的空气净化产品,与传统的活性炭等空气净化产品相比,硅藻纯不仅能够吸附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而且能够对所吸附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是新一代的空气净化产品。目前市面上的硅藻纯颗粒通常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硅藻泥通常位于外层,而电气石粉则通常位于内层,由于电气石粉位于内层,比表面积相对较小,与空气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影响硅藻纯的空气净化效果。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硅藻纯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效果相对较好的硅藻纯颗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藻纯颗粒,包括核层、包覆在所述核层上的曼层以及包覆在所述曼层上的面层,所述核层填充有硅藻泥,所述曼层填充有电气石粉,所述面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核层和所述曼层中还都填充有活性炭和白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核层为实心球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核层的直径为1.0mm-1.5mm,所述曼层的厚度为1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曼层填充电气石粉,而将硅藻泥填充在核层,由于曼层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与空气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空气净化效果相对较好。2、通过设置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作为面层,使得本技术的硅藻纯具有吸收紫外线、自洁和抗老化等功效,同时可利用纳米二氧化碳作为光催化剂分解甲醛,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3、通过填充活性炭,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孔相对于与硅藻泥来说相对孔径相对较小,可与硅藻泥配合有效提高吸附有害物质的种类,同时通过白糖有效各物质之间的结合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硅藻纯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核层;20-曼层;30-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硅藻纯颗粒,包括核层10、包覆在核层10上的曼层20以及包覆在曼层20上的面层30,其中核层为实心球形结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核层10的直径为1.0mm-1.5mm,曼层20的厚度为1mm。核层10填充有硅藻泥、活性炭和白糖,硅藻泥、活性炭和白糖均匀混合在一起,其中白糖主要作为粘结剂使用。当然核层10也可以不填充活性炭和白糖,或者增加其他填充物质。曼层20填充有电气石粉、活性炭和白糖,电气石粉、活性炭和白糖匀混合在一起,其中白糖也是主要作为粘结剂使用。同样的,曼层20也可以不填充活性炭和白糖,或者增加其他填充物质。面层30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其中二氧化钛的粒径优选为20nm-60nm。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白糖变更为其他粘结剂等,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藻纯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层、包覆在所述核层上的曼层以及包覆在所述曼层上的面层,所述核层填充有硅藻泥,所述曼层填充有电气石粉,所述面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纯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层、包覆在所述核层上的曼层以及包覆在所述曼层上的面层,所述核层填充有硅藻泥,所述曼层填充有电气石粉,所述面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庆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瓦克施尔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