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用混料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其主要适应于聚氯乙烯本体法的制备。
技术介绍
现有PVC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悬浮法、乳液法和本体法。其中,本体法聚氯乙烯(M-PVC)工艺是法国阿托公司的专利技术,于1956年开发成功。并在法国的里昂“圣方斯”建成了世界第一套工业化生产装置,当时称之为“一步法”。有18台12m3的卧式旋转聚合釜,聚合釜自身旋转,釜内装有麻花型搅拌和不锈钢球,起搅拌作用,防止粉末结块和聚合物粘壁。该公司于1960年又开发成功了“二步法”,即聚合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预聚合,在预聚合釜内进行,加入单体总量的1/3~1/2和相应的引发剂,聚合转化率控制在8%~12%。第二步为聚合,在聚合釜内进行,将预聚合的物料转入后,再将剩余的氯乙烯单体加入,并补足引发剂,当聚合转化率达到70%~80%时,聚合反应结束。但是,该工艺仍存在有料放不尽,清釜困难,成品“鱼眼”多,残留的氯乙烯单体含量高等缺点。直到1978年该公司再次开发成功了“两段式聚合釜”后,即采用立式聚合釜,才成功地解决了传热、搅拌、回收、自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包括装配有搅拌器I和搅拌器II的釜体,搅拌器I及其搅拌轴I或搅拌器II及其搅拌轴II为中空结构,搅拌器I底部封闭,搅拌器II顶部封闭;搅拌轴I顶部设有冷却水进口I和冷却水出口I,搅拌轴II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II和冷却水出口II,其特征在于:搅拌轴I内设有位于中部的与冷却水出口I相连通的通道I,通道I外围设有与冷却水进口I相连通的通道II,冷却水进口I、通道II、通道I以及冷却水出口I之间形成冷却水循环;搅拌轴II内设有位于中部的与冷却水出口II相连同的通道III,通道III外围设有与冷却水进口II相连通的通道IV,通道III和通道IV分别与搅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包括装配有搅拌器I和搅拌器II的釜体,搅拌器I及其搅拌轴I或搅拌器II及其搅拌轴II为中空结构,搅拌器I底部封闭,搅拌器II顶部封闭;搅拌轴I顶部设有冷却水进口I和冷却水出口I,搅拌轴II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II和冷却水出口II,其特征在于:搅拌轴I内设有位于中部的与冷却水出口I相连通的通道I,通道I外围设有与冷却水进口I相连通的通道II,冷却水进口I、通道II、通道I以及冷却水出口I之间形成冷却水循环;搅拌轴II内设有位于中部的与冷却水出口II相连同的通道III,通道III外围设有与冷却水进口II相连通的通道IV,通道III和通道IV分别与搅拌器II的中空结构相连通,冷却水进口II、通道III、通道IV以及冷却水出口II之间形成冷却水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其特征在于:通道I和通道II分别与搅拌器I的中空结构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搅拌轴I内设有倒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本体法氯乙烯用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搅拌器I为螺旋搅拌器,螺旋叶片内设有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顶部和底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辉,张涛,杨曦今,陆晓峰,赵振刚,穆玮,于群,陈诗瑶,赵国程,罗忠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华远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