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曙专利>正文

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应用和应用二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485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应用和应用二者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在制备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各种炎性疾病与损伤后的治疗,如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部位为神经系统、皮肤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或血液循环系统时都可以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该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

Ap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16 polypeptide and angiopoietin Ang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io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C16 polypeptide and angiopoietin Ang1 and the medic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application of C16 polypeptide and angiopoietin Ang1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reating infectious and/or 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systems, various inflammatory diseases caused by different causes and post-injury treatment, such as the nervous system, skin system, etc. The motor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urinary system, reproductive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and/or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all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an play a preventive rol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drug for treating infectious and/or 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which include C16 polypeptide and angiopoietin Ang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应用和应用二者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应用和应用二者的药物。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对于感染性炎症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菌药物。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加剧病情。抗菌素有许多副作用,抗菌素是杀灭细菌的。没有细菌使用抗菌素只能杀灭白细胞。如白细胞下降,就会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抗菌素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出现药物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菌素,或高级抗菌素,广谱或联合使用抗菌素,肠道内一些非致病菌被杀灭,出现菌群失调,破坏肠道内微生物平衡,而出现肠道疾病,甚至出现伪膜性肠炎,机会菌-霉菌二重感染,一些非致病菌由于失去了相互制约,而成为致病菌。非感染性炎症主要由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主。临床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为抗炎抗免疫,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环胞素A),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调节剂(如β-干扰素或copolymer-1)等。但是上述手段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长程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并发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为主的感染。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等症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造成系统和器官的不良反应,如硫唑嘌呤,麦考酚酸酯或米托蒽醌,可导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无菌性骨坏死,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损害。血浆置换和免疫调节剂对缓解疾病的复发有一定作用,但价格昂贵,长期应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治疗,基因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但是中药成分复杂,毒副作用较难以控制;基因治疗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病毒载体的使用更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T细胞疫苗,干细胞移植目前都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临床治疗应用很少,且远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目前尚缺乏经济、安全、长效的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方法。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在制备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缺乏经济、安全和长效的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有效并且安全地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的现状。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在制备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部位包括神经系统、皮肤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炎细胞浸润造成。进一步地,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血管通透性提高造成。进一步地,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炎细胞贴附并穿过血管壁造成。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所述药物的适用部位包括神经系统、皮肤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质量比为1-6:1。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或辅料。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进一步地,所述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的溶剂为葡萄糖注射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在制备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可以有效地阻断炎细胞贴附和穿过血管壁,同时可以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进而阻断了炎细胞浸润和缓解了由此引发的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于阻断是非特异性阻断,所以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各种炎性疾病与损伤后的治疗,如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部位为神经系统、皮肤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或血液循环系统时都可以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时,C16多肽与血管生成素Ang1的作用靶点都是在是在血管内,药物不需要穿过血管到炎症系统中去,在血管中就能实现治疗的目的,更加快速高效,降低了C16多肽与血管生成素Ang1的损耗。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该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该药物可以有效地非特异性阻断炎细胞浸润,进而缓解非感染性炎症,同时可以保护血管起到一定的预防与治疗的作用,所以适用于不同系统不同病因引起的炎症。由于活性成分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可以进入较细的毛细血管发挥作用,该药物的适用范围更广。同时该药物直接在血液中发挥作用,更加快速有效和安全,副作用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EAE模型临床病情分析中给药Ang1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试验结果;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EAE模型临床病情分析中给药C16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试验结果;图1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EAE模型临床病情分析中给药Ang1与C16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试验结果;图1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EAE模型临床病情分析中给药Ang1组,给药C16组,给药Ang1与C16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试验结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EAE模型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分析试验结果统计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正常大鼠视网膜撕片成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NMO动物模型中视神经脊髓炎造模3周的视网膜撕片成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NMO动物模型中视神经脊髓炎造模3周后给药Ang1和C16的视网膜撕片成像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NMO动物模型中视神经脊髓炎造模8周的视网膜撕片成像图;图3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NMO动物模型中视神经脊髓炎造模8周后给药Ang1和C16的视网膜撕片成像图;图3F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正常大鼠视网膜矢状切片成像图;图3G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NMO动物模型中视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在制备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部位包括神经系统、皮肤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C16多肽和血管生成素Ang1在制备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部位包括神经系统、皮肤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炎细胞浸润造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血管通透性提高造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由炎细胞贴附并穿过血管壁造成。5.一种治疗感染性和/或非感染性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曙
申请(专利权)人:韩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