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44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包括有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上分布有容纳开口,容纳开口处设置有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阻挡装置上设置有圆角,圆角与容纳开口共同构成可容纳钢缆的开口式圆筒,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沿直壁面方向设置有主弯片状结构,阻挡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副弯片状结构,主弯片状结构、副弯片状结构上设置有O形孔,主弯片状结构上还连接有V形结构,V形结构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滚轮,两个滚轮的轴上连接有长条结构,长条结构同时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的容纳开口一侧相连。由此,能够自由通过中间件,没有人工再连接带来的坠落风险。采用三重防呆设计,进一步避免滑梭从钢缆上意外解除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是常见的作业方式,当操作人员在离地面很高的位置时,需要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发生坠落危险,若缺少防护措施,则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在高空作业上通常使用的防坠落装置为水平生命线系统,其一般包括两端由底座固定的钢索,及滑动挂置在钢索上的滑梭构成,在钢索与固定支撑点之间也连接有减震器和张紧器,以调节钢索的松紧度并降低钢索的震动,在两端的底座之间也设置有对钢索进行支撑的中间支撑点。现有的水平生命线系统在使用中,往往采用不可分离的方式将滑梭连接在轨道上,在需要进行轨道切换或是节点切换的时候,需要从绳索分离,不是很便捷,也存在安全隐患。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本技术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包括有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其中: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上分布有容纳开口,所述容纳开口处设置有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上设置有圆角,所述圆角与容纳开口共同构成可容纳钢缆的开口式圆筒,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沿直壁面方向设置有主弯片状结构,所述阻挡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副弯片状结构,所述主弯片状结构、副弯片状结构上设置有O形孔,所述主弯片状结构上还连接有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的轴上连接有长条结构,所述长条结构同时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的容纳开口一侧相连。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其中,所述主弯片状结构与副弯片状结构通过至少两根主铆轴,穿过阻挡装置、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实现相连。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其中,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副铆轴与滚轮相连。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其中,所述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之间设置有夹角空隙,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对应夹角空隙处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夹角空隙、开口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可暂时容纳钢缆的间隙。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其中,所述阻挡装置包括有挡块本体,所述挡块本体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挡块本体分布有一个用于在默认状态时阻挡O形孔通过性的,且呈向下延伸的阻挡结构。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自由通过中间件,没有人工再连接带来的坠落风险。2、采用三重防呆设计,进一步避免滑梭从钢缆上意外解除的可能。3、可以轻松、便捷的在钢缆任意处与钢缆连接或解除连接。4、能够有效满足高挂使用的各类需求,具有良好的跟随性能。5、满足大负荷载重需求,而且在大负荷载重时有很好的移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2圆角3开口式圆筒4主弯片状结构5副弯片状结构6O形孔7主铆轴8挡块本体9阻挡结构10扭簧11副铆轴12V形结构13滚轮14长条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3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包括有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其与众不同在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上分布有容纳开口,容纳开口处设置有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阻挡装置上设置有圆角2,圆角2与容纳开口共同构成可容纳钢缆的开口式圆筒3。同时,考虑到后续使用期间满足其他附件的连接挂载需要,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沿直壁面方向设置有主弯片状结构4。与之对应的是,阻挡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副弯片状结构5,由此,主弯片状结构4与副弯片状结构5,镜像分布。并且,考虑到实际连接挂载的便捷,本技术采用的主弯片状结构4、副弯片状结构5上设置有O形孔6。结合实际应用来看,为了有效实现头顶布置的使用需要,配合钢缆的连接需要,本技术的主弯片状结构4上还连接有V形结构12。考虑到接受钢缆的顺畅引导,V形结构1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滚轮13,两个滚轮13的轴上连接有长条结构14,长条结构14同时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的容纳开口一侧相连。由此,在使用时,钢缆需要通过滚轮13下缘,穿过可开合的不完整筒形结构进行使用。滚轮13使得该滑梭在头顶布置(即高挂使用)时,具有很好的顺滑性,可以跟随使用人员移动而实现更好地跟随。同时,为了满足主弯片状结构4与副弯片状结构5的结合牢固程度,同时可对阻挡装置、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进行连接定位,在主弯片状结构4与副弯片状结构5通过至少两根主铆轴7,穿过阻挡装置、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实现相连。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V形结构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副铆轴11与滚轮13相连。在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之间设置有夹角空隙,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对应夹角空隙处设置有开口结构(图中未示出),夹角空隙、开口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可暂时容纳钢缆的间隙。具体来说,采用的阻挡装置包括有挡块本体8,挡块本体8上设置有扭簧10。这样,在实际操作期间,可通过下压挡块本体8,令两个挡块本体8远离中轴线。由此,可打开挡块本体8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的闭合,松开后即在扭簧10的作用下实现自动闭合。再者,挡块本体8分布有一个用于在默认状态时阻挡O形孔6通过性的,且呈向下延伸的阻挡结构9。进一步来看,为了防止意外开启,当阻挡结构9处于默认状态时,其阻碍了O形孔6的通过性。这样,在两个O形孔6负载外接刚性装置(O型环或D型环等具有一定直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阻挡结构9与刚性外接装置干涉而无法打开阻挡装置,从而防止该滑梭被意外打开,实现第一重防呆设计。同时,在实际的使用期间,随意开启其中任何一个阻挡装置都无法将滑梭完全打开,使其从钢缆上脱离,此为第二重防呆设计。再者,由于外形的限制,两个阻挡装置无法同时打开,此为第三重防呆设计。实际操作时,必须先把其中一个阻挡装置打开,把钢缆从相应的滑块中取出,放在间隙中,再打开另一个阻挡装置,取出钢缆,才能将该滑梭从钢缆解除。再进一步来看,本技术所采用的两个阻挡装置,其所属的两个挡块本体8在自动闭合的情况下,并没有将开口完全闭死,而是留有一定的宽度开口,开口宽度控制范围为:挡块本体8自动闭合时既不会使钢缆从中滑脱,也可以使滑索自由穿过用于支撑钢缆的装置(Ω型结构)。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拥有如下优点:1、能够自由通过中间件,没有人工再连接带来的坠落风险。2、采用三重防呆设计,进一步避免滑梭从钢缆上意外解除的可能。3、可以轻松、便捷的在钢缆任意处与钢缆连接或解除连接。4、能够有效满足高挂使用的各类需求,具有良好的跟随性能。5、满足大负荷载重需求,而且在大负荷载重时有很好的移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包括有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上分布有容纳开口,所述容纳开口处设置有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上设置有圆角(2),所述圆角(2)与容纳开口共同构成可容纳钢缆的开口式圆筒(3),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沿直壁面方向设置有主弯片状结构(4),所述阻挡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副弯片状结构(5),所述主弯片状结构(4)、副弯片状结构(5)上设置有O形孔(6),所述主弯片状结构(4)上还连接有V形结构(12),所述V形结构(1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滚轮(13),所述两个滚轮(13)的轴上连接有长条结构(14),所述长条结构(14)同时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的容纳开口一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包括有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上分布有容纳开口,所述容纳开口处设置有两块可自动闭合的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上设置有圆角(2),所述圆角(2)与容纳开口共同构成可容纳钢缆的开口式圆筒(3),所述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沿直壁面方向设置有主弯片状结构(4),所述阻挡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副弯片状结构(5),所述主弯片状结构(4)、副弯片状结构(5)上设置有O形孔(6),所述主弯片状结构(4)上还连接有V形结构(12),所述V形结构(1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滚轮(13),所述两个滚轮(13)的轴上连接有长条结构(14),所述长条结构(14)同时与倒置式J形定位部件(1)的容纳开口一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头顶布置的滑梭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毅博乐
申请(专利权)人: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