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29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包括椅座,椅座下方设置有一对前支撑腿和一对后支撑腿,椅座的后端还连接有一椅靠;一对前支撑腿之间设有一轴杆并与轴杆转动配合,轴杆贯穿通过两支撑腿;一对后支撑腿底端设有一连接底座;连接底座为一矩形柱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为一矩形板结构;固定底座的一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与轴杆相配合的衔接块,衔接块上设有与轴杆相配合的通孔;固定底座的一表面上还设有一与连接底座相配合的衔接底座,衔接底座为一矩形柱结构;连接底座与衔接底座通过若干弹性组件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性组件的弹性缓冲作用,使得使用者躺在椅子上时椅子产生前后摇晃,从而具有消除疲劳的休闲功能。

A recreational reclining chair for scenic spo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creational reclining chair for scenic spot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airs. A pair of front support legs and a pair of back support leg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seat,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seat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 chair seat; an axle b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support legs and rotates with the axle bar, and the axle bar runs through the two support legs; a connecting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support legs; and the connecting base is a rectangular column structure. It also includes a fixed base, which is a rectangular plate structure; on one surface of the fixed base, there are several connecting blocks matching with the shaft rod, and on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re are holes matching with the shaft rod; on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fixed base, there is also a connecting base matching with the connecting base, and the connecting base is a rectangle. Column structure; connecting base and connecting base are connected by several elastic components. Through the elastic cushioning function of the elastic component, the chair rocks back and forth when the user is lying on the chair, thus having the leisure function of eliminating fatig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座椅
,特别是涉及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
技术介绍
景观坐凳,用于放置在公共场合供行人、游客休息,而传统的坐凳有石凳、木凳,还有金属制成的,形式、外形单一,不够美观,一般只能坐、靠,作用单一;休闲躺椅使人们坐在上面能够得到休息放松,以消除疲劳,此外为增强其休闲功能,一般会将其椅背设计为角度可调整的结构,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椅背的倾斜度,然后再通过固定结构将椅背位置固定住,在坐在休闲椅上时用以背靠,目前市面上的可调整椅背角度的休闲椅,其固定结构大多为螺栓或旋钮的松紧方式,需先旋转松开椅背才能进行角度调整,且在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后,需要再旋紧固定住椅背,操作起来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通过弹性组件的弹性缓冲作用,使得使用者躺在椅子上时椅子产生前后摇晃,从而具有消除疲劳的休闲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包括椅座,所述椅座下方设置有一对前支撑腿和一对后支撑腿,所述椅座的后端还连接有一椅靠;一对所述前支撑腿之间设有一轴杆并与轴杆转动配合,所述轴杆贯穿通过两所述支撑腿;一对所述后支撑腿底端设有一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为一矩形柱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为一矩形板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一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与轴杆相配合的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设有与轴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固定底座的一表面上还设有一与连接底座相配合的衔接底座,所述衔接底座为一矩形柱结构;所述连接底座与衔接底座通过若干弹性组件配合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底座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一“T”字型槽口,所述第一“T”字型槽口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一安装盲孔;其中,所述衔接底座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二“T”字型槽口,所述第二“T”字型槽口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二安装盲孔;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一表面设有与第一“T”字型槽口相配合的第一“T”字型衔接块,所述第二基板的一表面设有与第二“T”字型槽口相配合的第二“T”字型衔接块;所述第一“T”字型衔接块和第二“T”字型衔接块之间设有一弹性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以及固定在外管和内管内部的弹簧;所述外管和内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T”字型衔接块和第一“T”字型衔接块的相邻两端面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T”字型衔接块和第一“T”字型衔接块的相邻两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上还设有与第一安装盲孔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有与第二安装盲孔相配合的第额安装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椅靠上还活动设有一靠垫。进一步地,所述椅座上设有一座垫。进一步地,使用者坐或躺在椅子上,由于受力作用,弹性组件发生形变,使得椅子沿轴杆转动从而产生前后摇晃从而具有消除疲劳的休闲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组件的弹性缓冲作用,使得使用者躺在椅子上时椅子产生前后摇晃,从而具有消除疲劳的休闲功能。2、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调整弹性组件的安装数量,从而改变弹性合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椅子产生前后摇晃幅度,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人群使用。3、本专利技术的休闲躺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休闲躺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休闲躺椅椅子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弹性组件主视视角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内”、“端”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包括椅座1,椅座1下方设置有一对前支撑腿11和一对后支撑腿12,椅座1的后端还连接有一椅靠101;一对前支撑腿11之间设有一轴杆13并与轴杆13转动配合,轴杆13贯穿通过两支撑腿11;一对后支撑腿12底端设有一连接底座14;连接底座14为一矩形柱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为一矩形板结构;固定底座2的一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与轴杆13相配合的衔接块21,衔接块21上设有与轴杆13相配合的通孔211;固定底座2的一表面上还设有一与连接底座14相配合的衔接底座22,衔接底座22为一矩形柱结构;连接底座14与衔接底座22通过若干弹性组件3配合连接;其中,连接底座14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一“T”字型槽口141,第一“T”字型槽口141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一安装盲孔142;其中,衔接底座22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二“T”字型槽口221,第二“T”字型槽口221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二安装盲孔222;其中,弹性组件3包括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8;第一基板31的一表面设有与第一“T”字型槽口141相配合的第一“T”字型衔接块32,第二基板38的一表面设有与第二“T”字型槽口221相配合的第二“T”字型衔接块37;第一“T”字型衔接块32和第二“T”字型衔接块37之间设有一弹性机构。优选地,弹性机构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外管35和内管34、以及固定在外管35和内管34内部的弹簧39;外管35和内管3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T”字型衔接块37和第一“T”字型衔接块32的相邻两端面上;弹簧3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T”字型衔接块37和第一“T”字型衔接块32的相邻两端面上。优选地,第一基板31上还设有与第一安装盲孔142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36。优选地,第二基板38上还设有与第二安装盲孔222相配合的第额安装通孔33。优选地,椅靠101上还活动设有一靠垫。优选地,椅座1上设有一座垫。优选地,使用者坐或躺在椅子上,由于受力作用,弹性组件3发生形变,使得椅子沿轴杆13转动从而产生前后摇晃从而具有消除疲劳的休闲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包括椅座(1),所述椅座(1)下方设置有一对前支撑腿(11)和一对后支撑腿(12),所述椅座(1)的后端还连接有一椅靠(101),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前支撑腿(11)之间设有一轴杆(13)并与轴杆(13)转动配合,所述轴杆(13)贯穿通过两所述支撑腿(11);一对所述后支撑腿(12)底端设有一连接底座(14);所述连接底座(14)为一矩形柱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为一矩形板结构;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与轴杆(13)相配合的衔接块(21),所述衔接块(21)上设有与轴杆(13)相配合的通孔(211);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表面上还设有一与连接底座(14)相配合的衔接底座(22),所述衔接底座(22)为一矩形柱结构;所述连接底座(14)与衔接底座(22)通过若干弹性组件(3)配合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底座(14)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一“T”字型槽口(141),所述第一“T”字型槽口(141)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一安装盲孔(142);其中,所述衔接底座(22)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二“T”字型槽口(221),所述第二“T”字型槽口(221)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二安装盲孔(222);其中,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8);所述第一基板(31)的一表面设有与第一“T”字型槽口(141)相配合的第一“T”字型衔接块(32),所述第二基板(38)的一表面设有与第二“T”字型槽口(221)相配合的第二“T”字型衔接块(37);所述第一“T”字型衔接块(32)和第二“T”字型衔接块(37)之间设有一弹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区用休闲躺椅,包括椅座(1),所述椅座(1)下方设置有一对前支撑腿(11)和一对后支撑腿(12),所述椅座(1)的后端还连接有一椅靠(101),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前支撑腿(11)之间设有一轴杆(13)并与轴杆(13)转动配合,所述轴杆(13)贯穿通过两所述支撑腿(11);一对所述后支撑腿(12)底端设有一连接底座(14);所述连接底座(14)为一矩形柱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为一矩形板结构;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与轴杆(13)相配合的衔接块(21),所述衔接块(21)上设有与轴杆(13)相配合的通孔(211);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表面上还设有一与连接底座(14)相配合的衔接底座(22),所述衔接底座(22)为一矩形柱结构;所述连接底座(14)与衔接底座(22)通过若干弹性组件(3)配合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底座(14)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一“T”字型槽口(141),所述第一“T”字型槽口(141)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一安装盲孔(142);其中,所述衔接底座(22)的一侧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二“T”字型槽口(221),所述第二“T”字型槽口(221)的两侧肩部位置上均设有第二安装盲孔(222);其中,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敦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草木蕃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