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浆注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79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浆注入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支撑柱;支撑柱在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条形,其长边方向与阵列结构的列方向平行,相邻两个支撑柱与第一基板围成电浆注入凹槽;同一列像素单元在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电浆注入凹槽在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电浆注入凹槽内,沿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电浆注入凹槽中相邻第一电浆注入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电浆注入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浆注入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浆注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子书等电子设备中,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现有的显示面板在制作的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显示介质注入技术进行显示介质(如电浆)注入。具体而言,利用微量供给显示介质的喷嘴,将显示介质滴入到其对应的像素单元内。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像素单元的尺寸很小,在很难将显示介质准确滴入到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内,无疑这会影响显示面板的良品率,增加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浆注入方法,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支撑柱;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呈阵列结构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条形,其长边方向与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平行,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基板围成电浆注入凹槽;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M为正整数;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显示面板。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浆注入方法,所述电浆注入方法利用电浆池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显示面板中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中注入电浆;所述电浆池包括电浆存储区;所述电浆存储区上设置有电浆出口,所述电浆出口处设置有第三电浆注入电极;所述电浆注入方法包括:将所述电浆池的电浆出口与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电浆注入凹槽的电浆注入侧对接;向所述第三电浆注入电极输入第一电压信号;顺次调整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基板围成电浆注入凹槽;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M为正整数;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利用常规显示介质注入技术向像素单元沟槽注入电浆时,由于像素单元沟槽的尺寸很小,在很难将电浆滴入到与其对应的沟槽内,影响显示面板的良品率,增加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效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电浆注入时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浆注入过程中电浆池与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适用于图4中一个电浆注入凹槽的一种在电浆注入过程中电浆注入情况随时间的变化图;图6为适用于图4中一个电浆注入凹槽的另一种在电浆注入过程中电浆注入情况随时间的变化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浆注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的多个支撑柱20;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在第一基板10的显示区11内设置有多个呈阵列结构排布的像素单元13;支撑柱20在第一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条形,其长边方向与阵列结构的列方向100平行,相邻两个支撑柱20与第一基板10围成电浆注入凹槽30;同一列像素单元13在第一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电浆注入凹槽30在第一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电浆注入凹槽30内,沿阵列结构的列方向100,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M为正整数;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电浆注入凹槽30中相邻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电浆注入凹槽30内。图2和图3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电浆注入时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电场线。图2和图3中,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1、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和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3位于同一电浆注入凹槽,并顺次相邻设置。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电浆在电浆注入凹槽内移动的原理进行说明。参见图2,向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1和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输入不同的电压信号,以使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1和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之间形成穿过电浆40的电场。该电场使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上方的电浆40与第一基板10的接触角γ变小,而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1上方的电浆40与第一基板10的接触角α基本不变。由于接触角α和接触角γ的差异变大,电浆40内部产生沿图中阵列结构的列方向100的压强差,驱动电浆40向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电浆40到达图3中的位置。继续参见图3,相邻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和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3输入不同的电压信号,以使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2和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3之间形成穿过电浆40的电场。在该电场的驱动下,电浆40沿阵列结构的列方向100继续移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两个支撑柱20与第一基板10围成电浆注入凹槽30;并设置同一列像素单元13在第一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电浆注入凹槽30在第一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电浆注入凹槽30内,沿阵列结构的列方向200,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电浆注入凹槽30中相邻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电浆注入凹槽30内,实质是利用第一电浆注入电极14对电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其位于需要的位置处,进而修正因常规显示介质注入技术的缺陷造成电浆未滴入到与其对应的沟槽的不良现象,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置时,由于电浆的移动方向由电浆的电性和穿过电浆的电场(即相邻两个第一电浆注入电极形成的电场)的方向共同决定。可选地,电浆带负电;在电浆注入阶段,从电浆注入凹槽的电浆注入侧起,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支撑柱;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呈阵列结构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条形,其长边方向与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平行,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基板围成电浆注入凹槽;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M为正整数;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支撑柱;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呈阵列结构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条形,其长边方向与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平行,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基板围成电浆注入凹槽;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在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设置有M个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浆注入电极,M为正整数;在电浆注入阶段,顺次调整同一所述电浆注入凹槽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之间的电压差,以将电浆注入到所述电浆注入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浆包括电浆主体粒子和显色粒子;所述显色粒子设置于所述电浆主体粒子的外表面,且仅覆盖所述电浆主体粒子的部分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粒子的颜色包括A种,A≥3,且A为正整数;与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所述电浆的显色粒子的颜色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各所述扫描线间隔设定距离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阵列结构的行方向平行,且横穿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所述扫描线复用为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各所述数据线间隔设定距离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阵列结构的行方向平行,且横穿各所述电浆注入凹槽;所述数据线复用为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出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像素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浆注入电极;所述第二电浆注入电极位于所述电浆注入凹槽的电浆注入侧的端部;各所述第一电浆注入电极均位于所述第二电浆注入电极背离所述电浆注入侧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绝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全席克瑞王林志李小和刘金娥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