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677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51
一种大视场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该望远镜系统的主镜的口径、主镜的焦距、主镜的焦比以及视场角;根据设计的视场要求以及CCD探测器的对角线尺寸,确定次镜的放大率;根据CCD探测器的像元尺寸,确定该望远镜系统的实际截止频率,从而确定该望远镜系统的等效口径和子镜的口径,并计算得到次镜的遮拦比;根据次镜的放大率和遮拦比分别计算得到主镜和次镜的曲率半径,主镜和次镜的间距;根据三级像差理论分别计算得到主镜和次镜的圆锥系数;最后在该望远镜系统的焦面前加入非球面校正镜组并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该设计方法简单,可以有效地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望远镜系统子镜的参数并提高系统的视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视场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稀疏孔径成像系统是由多个子孔径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在一起,用来代替一个大孔径区域,由于各个子孔径的口径比整个大口径要小得多,因此稀疏孔径不仅能克服由于光学系统口径太大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而且能获得和大孔径光学系统相当的空间分辨率。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多为两反式望远镜结构(由主镜和次镜构成),主镜由各个小的子镜组合构成。在稀疏孔径的具体结构选择方面,Golay3稀疏孔径由于其结构简单因而使用最为广泛。之前的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在设计时,子镜的尺寸一般都是取决于次镜,根据次镜对主镜的遮拦尽可能小的原则来选择子镜的大小。但是这样会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由于子镜的大小会影响到稀疏孔径望远镜调制传递函数的实际截止频率,该实际截止频率应当与CCD的图像探测能力相匹配,而直接根据次镜选择子镜的大小很可能会造成望远镜实际截止频率与CCD的图像探测能力不匹配;其二,稀疏孔径望远镜在设计时,增大视场一方面会造成望远镜成像质量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该望远镜系统的CCD探测器、主镜参数组及视场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反式Golay3稀疏孔径望远镜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该望远镜系统的CCD探测器、主镜参数组及视场角,所述主镜参数组包括主镜的口径、主镜的焦距以及主镜的焦比,其中,;S2.根据所述CCD探测器的对角线尺寸、主镜的口径以及所述望远镜系统的视场角,确定所述望远镜系统的焦距和焦比,其中,,;S3.根据所述望远镜系统的焦比和主镜的焦比,确定所述望远镜系统的次镜的放大率,;S4.根据所述CCD探测器的像元尺寸,确定所述望远镜系统的实际截止频率;S5.根据所述望远镜系统的实际截止频率和所述望远镜系统的焦距,确定所述望远镜系统的等效口径,,其中为平均工作波长;S6.根据所述望远镜系统的子镜分布特点和所述望远镜系统的等效口径,确定所述望远镜系统的各个子镜的直径和子镜与主镜的中心距离,其中和满足:,;S7.根据所述望远镜系统的主镜的口径和所述望远镜系统的等效口径,依据次镜不遮拦的原则,得到次镜的遮拦比,;S8.根据主镜的焦距、次镜的遮拦比以及次镜的放大率,利用近轴理论分别计算得到主镜曲率半径,次镜曲率半径以及主镜和次镜之间的距离,其中、及分别满足:,,;S9.通过三级像差理论分别确定主镜的圆锥系数和次镜的圆锥系数;S10.在由步骤S1至步骤S9确定的两反式G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君柳吴泉英陈宝华王军蔡达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