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649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噪声自动监测网,进行噪声的自动监测,噪声自动监测网每间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噪声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S2、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阈值,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阈值,进入下一步骤;S3、根据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更新绘制噪声地图,将该噪声地图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噪声地图,将噪声自动监测与噪声地图技术结合,以满足我国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噪声环境评价要求。

A Noise Mapping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drawing noise map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establishing an automatic noise monitoring network, carrying out automatic noise monitoring, statistical data of automatic noise monitoring network at intervals of a certain time; S2, automatic current monitoring. Comparing the measured data with the background noise map, i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does not exceed the threshold, it will end, and i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exceeds the threshold, it will enter the next step; S3, update and draw the noise map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stical data, and apply the noise map to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noise map can be updat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and the automatic noise monitoring technology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noise map technology to meet the nois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of urban plan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Chi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
技术介绍
噪声地图技术是应用计算机模拟,将噪声源数据、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道路、轨道交通数据等进行模型计算,而后形成能够反映噪声环境状况的彩色地图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将声学仿真模型结合地理空间图形绘制软件,将无形的噪声转化为可见的地图形式,来显示噪声污染在区域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改变了传统依靠现场测量和公式计算带来的对噪声污染反映不直观、不精准的问题。目前噪声监测技术有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两种。人工监测应用在区域声环境监测和道路交通监测中,昼间监测每年一次,夜间监测每五年1次,测量工作安排在春季或秋季。区域声环境监测每个测量点测量10min等效声级Leq,记录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道路交通测量每个测得测量20min等效声级Leq,记录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自动测量主要集中在功能区,每年每季度监测1次,每个监测点每次连续监测24小时,记录小时等效声级Leq、小时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并计算昼间连续16小时和夜间连续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目前主要采取噪声实测和噪声地图制作两种方式。我国对噪声环境监测的实地测量方法有三种:1)手动式固定点测量;2)手动式移动点测量;3)自动测量。手动式噪声测量只能反映特定时间点的噪声情况,不能反映噪声随时间变化的全貌。自动测量受到点位布置数量的限制,往往也不能反映噪声在空间上变化的全貌。噪声地图则能够较好地解决以上噪声测量存在的问题。基于噪声地图在发达国际应用的良好效果,环保部于2010年特别强调了“重点城市应试点开展噪声地图的绘制工作,指导本地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以及完善噪声监测网络”的要求。随后,北京、深圳、上海、武汉等城市应用国外噪声地图绘制的技术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噪声地图绘制工作。噪声地图绘制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噪声源情况,交通噪声是城市“基础噪声”,国外在噪声地图绘制工作中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对噪声控制区域范围的全面普查,完成噪声地图绘制,一般5年制作一次。国外城市空间环境变化不快,5年更新1次的噪声地图制作方式基本能满足对噪声环境控制的要求。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时期,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导致噪声问题“日新月异”。为此,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在《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中就要求将实测数据及时反演到噪声地图绘制中,实现噪声地图在GIS系统上的显示和自动更新。然而,由于噪声实时变化较大,完全按实测更新噪声地图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导致实时显示和自动更新的要求不能真正落实,噪声地图主要被用于反映噪声整体状况的补充材料,无法满足我国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噪声环境评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将噪声自动监测与噪声地图技术结合,将二者在噪声环境监控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功能互补设计,发展能够及时反映噪声污染状况的噪声地图绘制技术,以满足我国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噪声环境评价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噪声自动监测网,进行噪声的自动监测,噪声自动监测网每间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噪声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S2、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阈值,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阈值,进入下一步骤;S3、根据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更新绘制噪声地图,将该噪声地图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根据道路交通噪声为线声源,而城市功能区噪声为点声源的特性,分别对道路交通和城市功能区建设自动监测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道路交通噪声根据道路交通结构均等划分1千米的网格设立自动监测点,城市功能区在其噪声源位置附近设立自动监测站点,所有的自动监测站点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网络传输至噪声地图制作中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15%,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15%,进入下一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噪声地图,将噪声自动监测与噪声地图技术结合,将二者在噪声环境监控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功能互补设计,发展能够及时反映噪声污染状况的噪声地图绘制技术,以满足我国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噪声环境评价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针对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快,城市规划应科学地控制噪声蔓延的要求,噪声地图技术在我国的具体应用需要考虑对噪声源的及时响应。国外通过大量普查每隔5年开展1次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开发一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新的噪声地图自动绘制技术是本技术专利技术的关键。这一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技术平台:1)建立城区覆盖的噪声自动监测网;2)针对城区的本底噪声地图绘制;3)噪声地图更新。本技术研发通过信息网络将以上三个平台衔接在一起,构成噪声地图自动更新绘制的技术,应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环评的需要。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噪声自动监测网,进行噪声的自动监测,噪声自动监测网每间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噪声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S2、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阈值,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阈值,进入下一步骤;S3、根据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更新绘制噪声地图,将该噪声地图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如图1所示,在步骤S1中,根据道路交通噪声为线声源,而城市功能区噪声为点声源的特性,分别对道路交通和城市功能区建设自动监测网,即通过噪声自动监测网对城市交通进行噪声检测和城市功能区进行噪声检测。如图1所示,道路交通噪声根据道路交通结构均等划分1千米的网格设立自动监测点,城市功能区在其噪声源位置附近设立自动监测站点,所有的自动监测站点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网络传输至噪声地图制作中心。如图1所示,在步骤S2中,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15%,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15%,进入下一步骤。如图1所示,不同于当前常用的噪声地图制作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噪声地图制作的数据部分主要通过噪声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完成。目前,噪声监测工作正朝着自动监测方向发展,不远的将来这项工作将会完全由自动化监测完成。自动监测带来的噪声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将是噪声地图绘制的重要基础,本专利技术研发的第一平台是建立有效的区域噪声环境监测网络,为本底噪声地图的制作和其后的更新奠定基础。根据交通噪声为线声源,而城市功能区噪声为点声源的特性,分别对道路交通和城市功能区建设自动监测网。交通噪声根据道路交通结构均等划分1千米的网格设立自动监测点,城市功能区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噪声自动监测网,进行噪声的自动监测,噪声自动监测网每间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噪声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S2、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阈值,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阈值,进入下一步骤;S3、根据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更新绘制噪声地图,将该噪声地图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噪声自动监测网,进行噪声的自动监测,噪声自动监测网每间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噪声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S2、将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与本底噪声地图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不超过阈值,则结束,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阈值,进入下一步骤;S3、根据当前的自动监测统计数据更新绘制噪声地图,将该噪声地图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的噪声地图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根据道路交通噪声为线声源,而城市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磊戴冬晖孙云海徐东超梁对对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