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祁建成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48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板,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可以解决黑板高度与教师身高不匹配,黑板在轻擦时粉尘大,而又费时费力,在阳光照射下黑板反光等问题。移动装置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且移动装置位于升降装置下方,升降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位于壳体下方,升降装置位于旋转装置下方,左清擦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左清擦装置位于壳体内部,左清擦装置与右清擦装置接触,右清擦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右清擦装置位于壳体内部,旋转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旋转装置位于壳体下方。

A Multifunctional Lifting Blackboar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lackboard,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liftable blackboard.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blackboard height does not match the teacher's height, the blackboard is dusty,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when it is wiped lightly, and the blackboard reflects light under the sunlight. The mobile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device, and the mobile device is located below the lifting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the lifting device is under the shell, the lifting device is under the rotating device, the left clean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the left cleaning device is located inside the shell, and the left clean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cleaning device. The scraping device contacts, the right scrap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the right scraping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and the rotat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the rotating device is located below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
技术介绍
在教育领域,黑板是十分常见,而又必不可少的,而老式黑板固定在墙上无法与了事的身高匹配,使写板书十分吃力,而在轻擦时,又会有大量的粉尘,在有阳光照射时,还会反光,使学生没看不清黑板,所以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板,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可以解决黑板高度与教师身高不匹配,黑板在轻擦时粉尘大,而又费时费力,在阳光照射下黑板反光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包括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左清擦装置、右清擦装置、壳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一、连接块、刹车杆、轮子固定板、轮子固定杆、轮子,所述固定板一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升降装置底部,固定板一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有两个,对称布置在固定板一上,且固定板一位于连接块上方,连接块与轮子固定板固定连接,且轮子固定板位于连接块下方,刹车杆与轮子固定板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轮子固定板中心位置,轮子固定杆与轮子固定板固定连接,轮子固定杆位于轮子固定板下方,轮子与轮子固定杆铰接,且轮子位于轮子固定杆下方,连接点位于轮子圆心位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座板、连杆机构、下座板、双向螺纹螺杆、限位圈一、限位圈二、推板一、推板二、控制杆固定板一、控制杆,上座板与左清擦装置固定连接,且上座板位于左清擦装置下方,上座板与右清擦装置固定连接,且上座板位于右清擦装置下方,上座板与连杆机构连接,且上座板位于连杆机构上方,连杆机构与下座板连接,且连杆机构位于下座板上方,双向螺纹螺杆与连杆机构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双向螺纹螺杆的左端与限位圈一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限位圈一圆心位置,双向螺纹螺杆的右端与限位圈二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限位圈二的圆心位置,推板一与双向螺纹螺杆螺纹连接,且推板一位于双向螺纹螺杆的右端,连接点位于推板一中心位置,推板一分别与上座板、下座板接触,推板二与双向螺纹螺杆螺纹连接,且推板二位于双向螺纹螺杆的左端,连接点位于推板二中心位置,推板二分别与上座板、下座板接触,控制杆固定板一与控制杆一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位于控制杆一左端,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一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一与双向螺纹螺杆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位于双向螺纹螺杆右端,控制杆固定板一与双向螺纹螺杆同心;所述左清擦装置包括控制杆二、控制杆固定板二、连接杆一、斜齿轮一、斜齿轮二、螺杆一、限位块一、固定块一、滑道一、滑轮一、连接轴一、清擦条一、左黑板,控制杆二与控制杆固定板二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二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下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二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二位于连接杆一下方,控制杆固定板二与连接杆一同心,连接杆一与壳体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连接杆一与斜齿轮一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一位于斜齿轮一下方,连接杆一与斜齿轮一同心,斜齿轮一与斜齿轮二啮合,调节传动比,传递运动,且斜齿轮一位于斜齿轮二下方,斜齿轮二与螺杆一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斜齿轮二中心位置,螺杆一与限位块一固定连接,且螺杆一位于限位块一右方,螺杆一与固定块一内表面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固定块一与滑道一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位于滑道一上方,滑道一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为与壳体底部,滑道一与滑轮一接触,且滑轮一位于滑道一内部,滑轮一与连接轴一固定连接,且滑轮一与连接轴一同心,连接轴一与左黑板固定连接,且连接轴一位于左黑板中间位置,清擦条一与箱体固定连接,清擦条一与左黑板接触;所述右清擦装置包括控制杆三、控制杆固定板三、连接杆二、斜齿轮三、斜齿轮四、螺杆二、限位块二、固定块二、滑道二、滑轮二、连接轴二、清擦条二、右黑板,控制杆三与控制杆固定板三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三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三下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三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三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三位于连接杆二下方,控制杆固定板三与连接杆二同心,连接杆二与壳体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连接杆二与斜齿轮三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二位于斜齿轮三下方,连接杆二与斜齿轮三同心,斜齿轮三与斜齿轮四啮合,调节传动比,传递运动,且斜齿轮三位于斜齿轮四下方,斜齿轮四与螺杆二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斜齿轮四中心位置,螺杆二与限位块二固定连接,且螺杆二位于限位块二右方,螺杆二与固定块二内表面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固定块二与滑道二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二位于滑道二上方,滑道二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为与壳体底部,滑道二与滑轮二接触,且滑轮二位于滑道二内部,滑轮二与连接轴二固定连接,且滑轮二与连接轴二同心,连接轴二与右黑板固定连接,且连接轴二位于右黑板中间位置,清擦条二与箱体固定连接,清擦条二与右黑板接触;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控制杆四、控制杆固定板四、连接杆三、直齿轮一、直齿轮二、固定板二、控制杆五、控制杆固定板五、连接杆四、直齿轮三、直齿轮四,控制杆四与控制杆固定板四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四位于控制杆固定板四下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四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四与连接杆三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四位于连接杆三下方,控制杆固定板四与连接杆三同心,连接杆三与固定板二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连接杆三位于固定板二左端,连接杆三与直齿轮一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三位于直齿轮一下方,连接杆三与直齿轮一同心,直齿轮一与直齿轮二啮合,调节传动比,传递运动,且直齿轮一位于直齿轮二右方,直齿轮二与左清擦装置连接,控制杆五与控制杆固定板五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五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五下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五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五与连接杆四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五位于连接杆四下方,控制杆固定板五与连接杆四同心,连接杆四与固定板二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连接杆四位于固定板二右端,连接杆四与直齿轮三固定连接,且连接杆四位于直齿轮三下方,连接杆四与直齿轮三同心,直齿轮三与直齿轮二啮合,调节传动比,传递运动,且直齿轮三位于直齿轮四左方,直齿轮四与左右清擦装置连接,固定板二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二位于壳体下方;移动装置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且移动装置位于升降装置下方,升降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位于壳体下方,升降装置位于旋转装置下方,左清擦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左清擦装置位于壳体内部,左清擦装置与右清擦装置接触,右清擦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右清擦装置位于壳体内部,旋转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旋转装置位于壳体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所述的壳体为铝合金材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所述的所述的斜齿轮一、斜齿轮二、斜齿轮三、斜齿轮四、直齿轮一、直齿轮二、直齿轮三、直齿轮四为铬硅塑料材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所述的上座板、下座板为铸铁材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所述的所述的固定板一、连接块、刹车杆、轮子固定板、轮子固定杆选用号刚材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所述的连杆机构材质选用高锰钢。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包括移动装置(1)、升降装置(2)、左清擦装置(3)、右清擦装置(4)、壳体(5)、旋转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1)包括固定板一(1‑1)、连接块(1‑2)、刹车杆(1‑3)、轮子固定板(1‑4)、轮子固定杆(1‑5)、轮子(1‑6),所述固定板一(1‑1)与升降装置(1)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升降装置(1)底部,固定板一(1‑1)与连接块(1‑2)固定连接,连接块(1‑2)有两个,对称布置在固定板一(1‑1)上,且固定板一(1‑1)位于连接块(1‑2)上方,连接块(1‑2)与轮子固定板(1‑4)固定连接,且轮子固定板(1‑4)位于连接块(1‑2)下方,刹车杆(1‑3)与轮子固定板(1‑4)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轮子固定板(1‑4)中心位置,轮子固定杆(1‑5)与轮子固定板(1‑4)固定连接,轮子固定杆(1‑5)位于轮子固定板(1‑4)下方,轮子(1‑6)与轮子固定杆(1‑5)铰接,且轮子(1‑6)位于轮子固定杆(1‑5)下方,连接点位于轮子(1‑6)圆心位置;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上座板(2‑1)、连杆机构(2‑2)、下座板(2‑3)、双向螺纹螺杆(2‑4)、限位圈一(2‑5)、限位圈二(2‑6)、推板一(2‑7)、推板二(2‑8)、控制杆固定板一(2‑9)、控制杆(2‑10),上座板(2‑1)与左清擦装置(3)固定连接,且上座板(2‑1)位于左清擦装置(3)下方,上座板(2‑1)与右清擦装置(4)固定连接,且上座板(2‑1)位于右清擦装置(4)下方,上座板(2‑1)与连杆机构(2‑2)连接,且上座板(2‑1)位于连杆机构(2‑2)上方,连杆机构(2‑2)与下座板(2‑3)连接,且连杆机构(2‑2)位于下座板(2‑3)上方,双向螺纹螺杆(2‑4)与连杆机构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双向螺纹螺杆(2‑4)的左端与限位圈一(2‑5)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限位圈一(2‑5)圆心位置,双向螺纹螺杆(2‑4)的右端与限位圈二(2‑6)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限位圈二(2‑6)的圆心位置,推板一(2‑7)与双向螺纹螺杆(2‑4)螺纹连接,且推板一(2‑7)位于双向螺纹螺杆(2‑4)的右端,连接点位于推板一(2‑7)中心位置,推板一(2‑7)分别与上座板(2‑1)、下座板(2‑3)接触,推板二(2‑8)与双向螺纹螺杆(2‑4)螺纹连接,且推板二(2‑8)位于双向螺纹螺杆(2‑4)的左端,连接点位于推板二(2‑8)中心位置,推板二(2‑8)分别与上座板(2‑1)、下座板(2‑3)接触,控制杆固定板一(2‑9)与控制杆一(2‑10)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2‑9)位于控制杆一(2‑10)左端,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一(2‑9)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一(2‑9)与双向螺纹螺杆(2‑4)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2‑9)位于双向螺纹螺杆(2‑4)右端,控制杆固定板一(2‑9)与双向螺纹螺杆(2‑4)同心;所述左清擦装置(3)包括控制杆二(3‑1)、控制杆固定板二(3‑2)、连接杆一(3‑3)、斜齿轮一(3‑4)、斜齿轮二(3‑5)、螺杆一(3‑6)、限位块一(3‑7)、固定块一(3‑8)、滑道一(3‑9)、滑轮一(3‑10)、连接轴一(3‑11)、清擦条一(3‑12)、左黑板(3‑13),控制杆二(3‑1)与控制杆固定板二(3‑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二(3‑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3‑2)下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3‑2)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二(3‑2)与连接杆一(3‑3)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二(3‑2)位于连接杆一(3‑3)下方,控制杆固定板二(3‑2)与连接杆一(3‑3)同心,连接杆一(3‑3)与壳体(5)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连接杆一(3‑3)与斜齿轮一(3‑4)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一(3‑3)位于斜齿轮一(3‑4)下方,连接杆一(3‑3)与斜齿轮一(3‑4)同心,斜齿轮一(3‑4)与斜齿轮二(3‑5)啮合,且斜齿轮一(3‑4)位于斜齿轮二(3‑5)下方,斜齿轮二(3‑5)与螺杆一(3‑6)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斜齿轮二(3‑5)中心位置,螺杆一(3‑6)与限位块一(3‑7)固定连接,且螺杆一(3‑6)位于限位块一(3‑7)右方,螺杆一(3‑6)与固定块一(3‑8)内表面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固定块一(3‑8)与滑道一(3‑9)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3‑8)位于滑道一(3‑9)上方,滑道一(3‑9)与壳体(5)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为与壳体(5)底部,滑道一(3‑9)与滑轮一(3‑10)接触,且滑轮一(3‑10)位于滑道一(3‑9)内部,滑轮一(3‑10)与连接轴一(3‑11)固定连接,且滑轮一(3‑10)与连接轴一(3‑11)同心,连接轴一(3‑11)与左黑板(3‑1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可升降黑板,包括移动装置(1)、升降装置(2)、左清擦装置(3)、右清擦装置(4)、壳体(5)、旋转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1)包括固定板一(1-1)、连接块(1-2)、刹车杆(1-3)、轮子固定板(1-4)、轮子固定杆(1-5)、轮子(1-6),所述固定板一(1-1)与升降装置(1)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升降装置(1)底部,固定板一(1-1)与连接块(1-2)固定连接,连接块(1-2)有两个,对称布置在固定板一(1-1)上,且固定板一(1-1)位于连接块(1-2)上方,连接块(1-2)与轮子固定板(1-4)固定连接,且轮子固定板(1-4)位于连接块(1-2)下方,刹车杆(1-3)与轮子固定板(1-4)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轮子固定板(1-4)中心位置,轮子固定杆(1-5)与轮子固定板(1-4)固定连接,轮子固定杆(1-5)位于轮子固定板(1-4)下方,轮子(1-6)与轮子固定杆(1-5)铰接,且轮子(1-6)位于轮子固定杆(1-5)下方,连接点位于轮子(1-6)圆心位置;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上座板(2-1)、连杆机构(2-2)、下座板(2-3)、双向螺纹螺杆(2-4)、限位圈一(2-5)、限位圈二(2-6)、推板一(2-7)、推板二(2-8)、控制杆固定板一(2-9)、控制杆(2-10),上座板(2-1)与左清擦装置(3)固定连接,且上座板(2-1)位于左清擦装置(3)下方,上座板(2-1)与右清擦装置(4)固定连接,且上座板(2-1)位于右清擦装置(4)下方,上座板(2-1)与连杆机构(2-2)连接,且上座板(2-1)位于连杆机构(2-2)上方,连杆机构(2-2)与下座板(2-3)连接,且连杆机构(2-2)位于下座板(2-3)上方,双向螺纹螺杆(2-4)与连杆机构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双向螺纹螺杆(2-4)的左端与限位圈一(2-5)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限位圈一(2-5)圆心位置,双向螺纹螺杆(2-4)的右端与限位圈二(2-6)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限位圈二(2-6)的圆心位置,推板一(2-7)与双向螺纹螺杆(2-4)螺纹连接,且推板一(2-7)位于双向螺纹螺杆(2-4)的右端,连接点位于推板一(2-7)中心位置,推板一(2-7)分别与上座板(2-1)、下座板(2-3)接触,推板二(2-8)与双向螺纹螺杆(2-4)螺纹连接,且推板二(2-8)位于双向螺纹螺杆(2-4)的左端,连接点位于推板二(2-8)中心位置,推板二(2-8)分别与上座板(2-1)、下座板(2-3)接触,控制杆固定板一(2-9)与控制杆一(2-10)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2-9)位于控制杆一(2-10)左端,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一(2-9)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一(2-9)与双向螺纹螺杆(2-4)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2-9)位于双向螺纹螺杆(2-4)右端,控制杆固定板一(2-9)与双向螺纹螺杆(2-4)同心;所述左清擦装置(3)包括控制杆二(3-1)、控制杆固定板二(3-2)、连接杆一(3-3)、斜齿轮一(3-4)、斜齿轮二(3-5)、螺杆一(3-6)、限位块一(3-7)、固定块一(3-8)、滑道一(3-9)、滑轮一(3-10)、连接轴一(3-11)、清擦条一(3-12)、左黑板(3-13),控制杆二(3-1)与控制杆固定板二(3-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二(3-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3-2)下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3-2)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二(3-2)与连接杆一(3-3)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二(3-2)位于连接杆一(3-3)下方,控制杆固定板二(3-2)与连接杆一(3-3)同心,连接杆一(3-3)与壳体(5)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连接杆一(3-3)与斜齿轮一(3-4)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一(3-3)位于斜齿轮一(3-4)下方,连接杆一(3-3)与斜齿轮一(3-4)同心,斜齿轮一(3-4)与斜齿轮二(3-5)啮合,且斜齿轮一(3-4)位于斜齿轮二(3-5)下方,斜齿轮二(3-5)与螺杆一(3-6)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斜齿轮二(3-5)中心位置,螺杆一(3-6)与限位块一(3-7)固定连接,且螺杆一(3-6)位于限位块一(3-7)右方,螺杆一(3-6)与固定块一(3-8)内表面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固定块一(3-8)与滑道一(3-9)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3-8)位于滑道一(3-9)上方,滑道一(3-9)与壳体(5)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为与壳体(5)底部,滑道一(3-9)与滑轮一(3-10)接触,且滑轮一(3-10)位于滑道一(3-9)内部,滑轮一(3-10)与连接轴一(3-11)固定连接,且滑轮一(3-10)与连接轴一(3-11)同心,连接轴一(3-11)与左黑板(3-13)固定连接,且连接轴一(3-11)位于左黑板(3-13)中间位置,清擦条一(3-12)与箱体(5)固定连接,清擦条一(3-12)与左黑板(3-13)接触;所述右清擦装置(4)包括控制杆三(4-1)、控制杆固定板三(4-2)、连接杆二(4-3)、斜齿轮三(4-4)、斜齿轮四(4-5)、螺杆二(4-6)、限位块二(4-7)、固定块二(4-8)、滑道二(4-9)、滑轮二(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祁建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