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恒流阀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604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04
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该恒流阀包括外盖、阻尼外壳、阻尼构件、连接管道、阻尼叶轮、驱动电机(内置转速传感器)、连接柱。其中阻尼外壳通过连接柱与连接管道固定连接,阻尼外壳为圆柱状的壳体,阻尼外壳具有一圆形侧板,沿着圆形侧板圆周突出一圆形侧壁,圆形侧壁具有一固定厚度,阻尼外壳的以上结构形成一容纳腔体,用于容纳阻尼构件。并且外盖与阻尼外壳配合形成密封的腔体结构。

An Intelligent Power-saving Constant Current Valve and Constant Current Valv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power-saving constant current valv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over, a damping shell, a damping member, a connecting pipe, a damping impeller, a driving motor (a built-in speed sensor) and a connecting column. The damper shell is fixed to the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damper shell is a cylindrical shell. The damper shell has a circular side plate, which protrudes a circular side wall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ircular side plate. The circular side wall has a fixed thickness. The above structure of the damper shell forms a accommodation cavity to accommodate the damper components.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damping shell cooperate to form a sealed cavit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恒流阀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适用于不同用水场合,如家庭、酒店、医院、公寓。
技术介绍
传统的恒流阀通常采用改变通道大小的方式用来控制液体的流量,从而保证水流的恒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621369909.5公开了一种限压恒流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限压腔、进水口和出水口,限压腔分别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限压腔内设置有限压装置和导向筒;限压腔通过导向筒连通进水口;限压装置活动在导向筒内,且同时密封封闭限压腔和导向筒的同一侧,限压腔和导向筒的另一侧通过可变通道相互连通;工作时,高压水作用限压装置使可变通道变小,实现对高压水降压。此外,中国专利申请201510829458.2公开了一种变刚度弹簧式恒流阀,阀体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在外壳内依次固定有挡环和固定支撑;阀芯包括固定在固定支撑上的导向杆;导向杆穿过挡环中心并与外壳的轴线重合;在导向杆上安装有一个可沿导向杆滑动的挡板;在所述挡板和挡环之间固定有变刚度弹簧;变刚度弹簧一端与挡板固定,另一端与挡环固定。当一定压力的流体通过弹簧的缝隙时,产生压差,该压差作用在变刚度弹簧一端的挡板,压缩变刚度弹簧,改变变刚度弹簧的缝隙高度,保证一定的通流量。还有中国专利申请201420197369.1一种恒流阀,包括前板、后板和若干侧板,前板、后板和侧板形成一个腔体,在前板上设置有进口,若干所述侧板中,其中一块侧板上设置有出口,其余侧板表面平滑,在后板上固定有弹性隔板,所述弹性隔板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隔板将腔体分为流速调节腔和液体流道。综上,现有技术当中,为了稳定水流流量,通常是通过弹性回复构件来控制水流通道的横截面,由于弹簧的弹性系数是固定不变的,当需要将水流量稳定在一个自由设定的值下时,上述技术方案则不能实现,并且上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水流通道当中,造成管道的结构复杂,流场复杂,造成水流不稳定,并且不利于维修人员维修。尤其是在水流量达不到所需的最低水流量要求时,上述技术方案不具备水流量的提升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该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恒流阀包括外盖、阻尼外壳、阻尼构件、连接管道、阻尼叶轮、驱动电机(内置转速传感器)、连接柱。其中阻尼外壳通过连接柱与连接管道固定连接,阻尼外壳为圆柱状的壳体,阻尼外壳具有一圆形侧板,沿着圆形侧板圆周突出一圆形侧壁,圆形侧壁具有一固定厚度,阻尼外壳的以上结构形成一容纳腔体,用于容纳阻尼构件。并且外盖与阻尼外壳配合形成密封的腔体结构。该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其中,连接管道由左侧一段矩形管道,中间段位一圆柱形拥有密封腔体的通道,右侧段具有一段矩形管道,三段通道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段连接而成。其中矩形管道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的管道。其中圆柱形通道的中心轴位于矩形管道竖直方向的偏上侧,以便水流与容纳在圆柱形通道里的阻尼叶轮合理接触,使得阻尼叶轮朝单一方向旋转。其中阻尼叶轮具有一叶轮轴,阻尼叶轮与叶轮轴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叶轮轴与圆柱形通道的中心轴同轴,并且叶轮轴可转动的支撑在圆柱形通道的两端侧壁上,侧壁的平面平行于水流的流向。叶轮轴一端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圆柱形通道一端的侧壁上。叶轮轴另一一端连接离合器,并且叶轮轴通过离合器与阻尼构件连接轴连接,可实现二者的同步转动。该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阻尼构件包括转轴连接座、前挡板、后挡板、带轨槽支撑架、圆弧段、流体通道、弹簧、左轨道槽、右轨道槽、上移动块、下固定座、带丝杠电机,前密封板、后密封板。阻尼构件的转轴连接座与阻尼构件连接轴固定连接,阻尼构件随阻尼构件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该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带轨槽支撑架由两部分组成,下端部分为U形块状物体,通过U形块状物体中间的开槽形成了左右支撑臂,左支撑臂靠近开槽一侧的平面上开设有左轨道槽、右支撑臂上靠近开槽一侧的平面上开设有右轨道槽,在左右支撑臂上端设置有一圆弧形挡块,圆弧形挡块与阻尼外壳圆弧形内壁接触连接,二者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上移动块为长方体结构,其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凸出块,左右两端的凸出块分别嵌入左轨道槽、右轨道槽,从而上移动块可以在带轨槽支撑架的开槽内上下移动。上移动块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前密封板、后密封板,前密封板、后密封板的一侧平面分别与上移动块的前后端面贴合,前密封板、后密封板下端超出上移动块的下端面。其中下固定座与上移动块具有相同的外形以及凸出块,下固定座同样通过凸出块嵌入左轨道槽、右轨道槽,并且能够实现在带轨槽支撑架的开槽内上下移动。与上移动块不同的是:下固定座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带丝杠电机的丝杠配合连接,带丝杠电机固定连接在带轨槽支撑架的下端面。从而带丝杠电机通过丝杠结构驱动下固定座上下移动。带轨槽支撑架前后端面还设置有前挡板、后挡板,前挡板、后挡板位于带轨槽支撑架下侧部分,该设置使得下固定座被遮挡,起到密封的作用。该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上移动块与圆弧段之间形成有一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便于阻尼外壳中的流体通过。下固定座与上移动块之间设置有一弹簧,弹簧的弹性系数根据需要设置,在上移动块下端面还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左右两侧。在初始状态下,支撑板下端与下固定座接触。工作状态下,支撑板下端远离下固定座。该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恒流阀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设置面板、离合器、驱动电机、转速传感器、带丝杠电机,控制器,其中设置面板、转速传感器作为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驱动电机、离合器、带丝杠电机作为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构件的剖视图。图3-2是图3-1的A-A向剖视图。图4-1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构件与叶轮连接关系图。图4-2是图4-1的局部放大图。图5-1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构件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图5-2是图5-1的C-C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构件的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构件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框架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1、恒流阀的总体结构:参见图1、2,该恒流阀包括外盖1、阻尼外壳2、阻尼构件3、连接管道4、阻尼叶轮5、驱动电机6(内置转速传感器601)、连接柱7。其中阻尼外壳2通过连接柱7与连接管道4固定连接,阻尼外壳2为圆柱状的壳体,阻尼外壳2具有一圆形侧板,沿着圆形侧板圆周突出一圆形侧壁,圆形侧壁具有一固定厚度,阻尼外壳2的以上结构形成一容纳腔体,用于容纳阻尼构件3。并且外盖1与阻尼外壳2配合形成密封的腔体结构。其中,连接管道由左侧一段矩形管道,中间段位一圆柱形拥有密封腔体的通道,右侧段具有一段矩形管道,三段通道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段连接而成。其中矩形管道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的管道。其中圆柱形通道的中心轴位于矩形管道竖直方向的偏上侧,以便水流与容纳在圆柱形通道里的阻尼叶轮5合理接触,使得阻尼叶轮5朝单一方向旋转。参见附图4-1,其中阻尼叶轮5具有一叶轮轴8,阻尼叶轮5与叶轮轴8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叶轮轴8与圆柱形通道的中心轴同轴,并且叶轮轴8可转动的支撑在圆柱形通道的两端侧壁上,侧壁的平面平行于水流的流向。叶轮轴8一端连接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固定在圆柱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其特征在于,该恒流阀包括阻尼容纳腔、阻尼构件、连接管道、阻尼叶轮,阻尼叶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所述阻尼叶轮转轴与阻尼构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构件可转动的容纳在所述阻尼容纳腔中,所述阻尼容纳腔内充满阻尼液体,阻尼构件包括一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的过流截面可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其特征在于,该恒流阀包括阻尼容纳腔、阻尼构件、连接管道、阻尼叶轮,阻尼叶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中,所述阻尼叶轮转轴与阻尼构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构件可转动的容纳在所述阻尼容纳腔中,所述阻尼容纳腔内充满阻尼液体,阻尼构件包括一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的过流截面可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内置转速传感器,驱动电机驱动阻尼叶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叶轮与阻尼构件通过离合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其特征在于,阻尼构件包括转轴连接座、前挡板、后挡板、带轨槽支撑架、圆弧段、流体通道、弹簧、左轨道槽、右轨道槽、上移动块、下固定座、带丝杠电机,前密封板、后密封板,带轨槽支撑架由两部分组成,下端部分为U形块状物体,通过U形块状物体中间的开槽形成了左右支撑臂,左支撑臂靠近开槽一侧的平面上开设有左轨道槽、右支撑臂上靠近开槽一侧的平面上开设有右轨道槽,在左右支撑臂上端设置有一圆弧形挡块,圆弧形挡块与阻尼外壳圆弧形内壁接触连接,二者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上移动块为长方体结构,其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凸出块,左右两端的凸出块分别嵌入左轨道槽、右轨道槽,从而上移动块可以在带轨槽支撑架的开槽内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省电恒流阀,其特征在于,上移动块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前密封板、后密封板,前密封板、后密封板的一侧平面分别与上移动块的前后端面贴合,前密封板、后密封板下端超出上移动块的下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振光陈钢钟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