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603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湿度调节、制冷、供暖、空气净化及换气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实现此目的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转子部件,包括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以及通过旋转而交替通过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吸附件;热泵,包括与向所述第一区域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以及与向所述第二区域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并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交替地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从而实现针对流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空气的加热及冷却;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转子部件的旋转和所述热泵。

Air conditioning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n air conditioning and its control method which can realize humidity regulation, refrigeration, heating, air purification and air exchange through a simpl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for achieving this purpose includes: a first air flow path, two ends connected with the indoor; a second air flow path, two ends connected with the outdoor; a rotor component, including a first area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air flow path, a second area equipped with the second air flow path and alternately passing through the said area by rotation. Adsorbents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regions; heat pumps, including a first heat exchanger for heat exchange of air flowing in the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for heat exchange of air flowing in the second region, alternately oper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heat exchangers as condensers and heat exchangers. The evaporator realizes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of air flowing in the first air flow path, and the control unit controls the rotation of the rotor component and th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运行湿度调节模式、制冷/供暖模式、空气净化模式及换气模式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或者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而保持室内舒适的装置。近来,正在开发通过对空调附加除湿、加湿、制冷、供暖、空气净化、换气等多种功能,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符合季节变化地使室内空气维持于舒适的状态的技术。这样的空调中包括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加湿器以及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除湿器。并且,室内制冷/供暖功能和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的功能可以通过制冷供暖器或作为换气装置的单独的装置实现,或者作为与除湿器或加湿器中的任意一个结合的装置实现。因此,为了在一个装置实现加湿、除湿、制冷和供暖、空气净化及换气功能,需要构成为复杂的结构,因此具有难以实用化的问题。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现有技术,公开了韩国授权专利10-0943356“四季换气型制冷供暖设备”。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为构成为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必须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换气型,因此在供暖时,用于加热冷的室外空气的能量消耗量也会增加,并且由于构成为将从供水系统供应的冷却水喷射而将供应至室内的空气冷却,从而由于冷却能力低而导致时效性降低,且由于冷却水喷射而存在不卫生的问题。并且,作为其他现有技术,公开了韩国公开专利2001-0111601“具有室内除湿系统和室内加湿系统的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具有如下问题:需要匹配两个向室外排出空气的排出口14、两个向室内排出空气的排出口13a、13b,因此排出口数量较多,从而与其连接的管道结构复杂。并且,两个排出口13a、13b分别驱动单独的开闭板,因此具有构成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诸多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湿度调节、制冷、供暖、空气净化及换气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110,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210,两端与室外连接;转子部件300,包括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上的第一区域310、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上的第二区域320以及通过旋转而交替通过所述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的吸附件;热泵600,包括与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150以及与向所述第二区域32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250,并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二热交换器250交替地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从而实现针对流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的空气的加热及冷却;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转子部件300的旋转和所述热泵600。所述热泵600可以包括:压缩机610;以及四通阀620,转换从所述压缩机610供应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二交换器250的运行在冷凝器和蒸发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进行转换。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运行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可以将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加热而进行室内加湿或供暖,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运行为蒸发器的情况下,将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冷却而进行室内除湿或制冷。所述热泵600还可以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70和第四热交换器270,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室内加湿或室内供暖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四热交换器270可以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室内除湿或室内制冷时,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和第三热交换器270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室内加湿或室内供暖时,制冷剂可以沿着以压缩机610、四通阀620、第一热交换器150、第一膨胀阀630-1、第四热交换器270、压缩机610的顺序形成的制冷剂循环路径640-1而循环,从而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四热交换器270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室内除湿或室内制冷时,制冷剂沿着以压缩机610、四通阀620、第二热交换器250、第二膨胀阀630-2、第三热交换器170、压缩机610的顺序形成的制冷剂循环路径640-2而循环,从而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和第三热交换器170分别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在连接所述第二区域320的出口侧和一侧室外之间的第二空气流路210上可以配备有第二送风机260,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连接有与另一侧室外连接的旁通流路285-2,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和旁通流路285-2的交叉位置配备有用于将流动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选择为所述旁通流路285-2和所述另一侧室外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风门280-2。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和第二空气流路210所交叉的位置,可以配备有转换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和第二空气流路210的流路方向的流路转换部400、700。在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320的入口侧的第二空气流路210上可以配备有第二送风机260,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连接有连接到室外的旁通流路285-1,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与旁通流路285-1的交叉位置配备有用于将流动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选择为所述旁通流路285-1和第二区域320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风门280-1。所述流路转换部400可以包括:第一流入口410,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流入口420,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排出口440,与所述第二区域320连接;以及第一排出口430,与所述第一区域310连接。所述流路转换部700可以包括:全热交换器760,在换气模式下,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全热交换。所述流路转换部700可以包括:第一空间部701,连接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的入口侧110a;第三空间部703,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310;第二空间部702,连接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入口侧210a;以及第四空间部704,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320,所述全热交换器760在流入所述第一空间部701的室内空气流动至第四空间部704,并且流入所述第二空间部702的室外空气流动至第三空间部703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在封闭所述第一空间部至第四空间部601、602、603、604的一侧的盖板650可以形成有:第一连通孔611,使所述第一空间部601与第一空气流路110连通;第三连通孔613,使所述第三空间部603与第一空气流路110连通;第二连通孔612,使所述第二空间部602与第二空气流路210连通;第四连通孔614,使所述第四空间部604与第二空气流路210连通,并且配备有:以使所述第一空间部601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611而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连通或者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660而与所述第四空间部604连通的方式设定开闭方向的至少一个风门671;以及以使所述第二空间部602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612而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10连通或者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660而与所述第三空间部403连通的方式设定开闭方向的至少一个风门672。所述空调可以配备有用于向所述吸附件供应水分的水分供应部500,若所述吸附件旋转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310,则所述水分因流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的空气而蒸发,并流入所述室内。在所述转子部件300可以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气流路(110),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210),两端与室外连接;转子部件(300),包括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上的第一区域(310)、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上的第二区域(320)以及通过旋转而交替通过所述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的吸附件;热泵(600),包括与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150)以及与向所述第二区域(32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250),并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二热交换器(250)交替地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从而实现针对流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的空气的加热及冷却;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转子部件(300)的旋转和所述热泵(6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3 KR 10-2016-0034682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气流路(110),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210),两端与室外连接;转子部件(300),包括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上的第一区域(310)、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上的第二区域(320)以及通过旋转而交替通过所述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的吸附件;热泵(600),包括与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150)以及与向所述第二区域(32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250),并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二热交换器(250)交替地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从而实现针对流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的空气的加热及冷却;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转子部件(300)的旋转和所述热泵(6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600)包括:压缩机(610);以及四通阀(620),转换从所述压缩机(610)供应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二交换器(250)的运行在冷凝器和蒸发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进行转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运行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将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加热而进行室内加湿或供暖,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运行为蒸发器的情况下,将向所述第一区域(310)流动的空气冷却而进行室内除湿或制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600)还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70)和第四热交换器(270),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加湿或室内供暖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四热交换器(270)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室内除湿或室内制冷时,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和第三热交换器(270)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加湿或室内供暖时,制冷剂沿着以压缩机(610)、四通阀(620)、第一热交换器(150)、第一膨胀阀(630-1)、第四热交换器(270)、压缩机(610)的顺序形成的制冷剂循环路径(640-1)而循环,从而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和第四热交换器(270)分别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室内除湿或室内制冷时,制冷剂沿着以压缩机(610)、四通阀(620)、第二热交换器(250)、第二膨胀阀(630-2)、第三热交换器(170)、压缩机(610)的顺序形成的制冷剂循环路径(640-2)而循环,从而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和第三热交换器(170)分别运行为冷凝器和蒸发器。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第二区域320的出口侧和一侧室外之间的第二空气流路(210)上配备有第二送风机(260),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连接有与另一侧室外连接的旁通流路(285-2),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和旁通流路(285-2)的交叉位置配备有用于将流动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选择为所述旁通流路(285-2)和所述另一侧室外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风门(280-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和第二空气流路(210)所交叉的位置,配备有转换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和第二空气流路(210)的流路方向的流路转换部(400、700)。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320)的入口侧的第二空气流路(210)上配备有第二送风机(260),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连接有连接到室外的旁通流路(285-1),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与旁通流路(285-1)的交叉位置配备有用于将流动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选择为所述旁通流路(285-1)和第二区域(320)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风门(280-1)。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转换部(400)包括:第一流入口(410),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流入口(420),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排出口(440),与所述第二区域(320)连接;以及第一排出口(430),与所述第一区域(310)连接。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转换部(700)包括:全热交换器(760),在换气模式下,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全热交换。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转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根李基成梁承大
申请(专利权)人: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