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91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泵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包括相配合使用的底板、电机前端盖、水泵外壳、水泵内壳、手柄、电容、外锯齿形锁紧垫片、接地端子、铜插针、接线帽、第六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电缆压扣、电线护套压板、电线护套,及设置在水泵外壳一侧的弯管接头、导水槽、第七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感应盒体和感应体密封垫等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式排水泵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电机高效低能耗、低噪音,整体外观粗框大方、造型紧凑、底座稳重,出水口位置重心很低,可直接拉出水管,水泵不会倒立、翻滚,同时感应盒体、隔板控制盒等结构,实现高效、精准和稳定的智能化控制要求。

An Intelligent Drainage Pump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ump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drainage pump, including a matching bottom plate, a motor front end cover, a pump shell, a pump inner shell, a handle, a capacitor, an external zigzag locking gasket, a ground terminal, a copper pin, a wiring cap, a cross groove self-tapping screw of the sixth disk head, and a cable buckle. Wire sheath pressure plate, wire sheath, elbow joint, water guide trough, cross trough self tapping screw, induction box and induction body seal pad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pump housing, etc. The intelligent drainage pump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noise, rough frame, compact shape, stable base, low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outlet position, direct pulling out of the water pipe, no upside-down and rollover of the pump, and induction box body, separator control box, etc. The structure realizes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high efficiency,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式排水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泵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式排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当前家用、商用浴缸、家用花园井部抽水、室内外等小范围的家用式排水泵,其电机低效高能耗、噪音大,也不能实现智能式的排水控制要求等。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式排水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其设计结构合理电机高效低能耗、低噪音,整体外观粗框大方、造型紧凑、底座稳重,出水口位置重心很低,可直接拉出水管,水泵不会倒立、翻滚,同时感应盒体、隔板控制盒等结构,实现高效、精准和稳定的智能化控制要求。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包括相配合使用的底板、电机前端盖、水泵外壳、水泵内壳、手柄,及设置在水泵内壳内的电机机壳,其中,底板与电机前端盖之间通过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第二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连接,水泵内壳与手柄之间通过第三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连接,及设置在电机机壳、底板内且相配合使用的轴承、轴子总成、轴用卡簧、骨架油封、叶轮、定子,及位于水泵内壳内且与轴子总成相配合使用的隔板控制盒、三波峰垫片、第四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平垫、弹垫、管形端子、小O形圈,及设置在水泵内壳内且与管形端子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板,及设置在水泵内壳内且与电源插座板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密封垫,及与电源插座板相配合使用的电源线插头,及设置在水泵内壳内且位于电源插座板一侧的排气塞,及与排气塞相配合使用的压线板、第五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圆柱形一字槽自攻螺丝,及设置在电机机壳内且与电源线插头、隔板控制盒、定子相配合使用的电容、外锯齿形锁紧垫片、接地端子、铜插针、接线帽,其中,铜插针设置在电源插座密封垫内、接线帽设置在隔板控制盒一侧,及设置在水泵内壳且与电源插座板、铜插针、隔板控制盒相配合使用的第六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电缆压扣、电线护套压板、电线护套,及设置在水泵外壳一侧的弯管接头,其中,底板、水泵外壳、水泵内壳之间设置有与弯管接头相配合使用的导水槽,及设置在底板一面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七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感应盒体、感应体密封垫。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与水泵外壳、弯管接头相配合使用的第一O形圈,及与电机机壳、电机前端盖连接面的第二O形圈,及设置在水泵外壳、水泵内壳连接面的第三O形圈。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水泵外壳内且与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相配合使用的压线夹。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电源插座板上的钢珠。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与电机前端盖连接面的底板衬垫。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感应盒体内设置PCB感应线路板,且PCB感应线路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隔板控制盒内设置含PCB控制线路的线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式排水泵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电机高效低能耗、低噪音,整体外观粗框大方、造型紧凑、底座稳重,出水口位置重心很低,可直接拉出水管,水泵不会倒立、翻滚,同时感应盒体、隔板控制盒等结构,实现高效、精准和稳定的智能化控制要求。附图说明图1、图3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式排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式排水泵的感应盒体、电源插座板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式排水泵的立式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电机机壳、2-电机前端盖、3-定子、4-水泵内壳、5-电源插座板、6-压线板、7-第二O形圈、8-电缆压扣、9-电源插座密封垫、10-圆柱形一字槽自攻螺丝、11-小O形圈、12-电线护套、13-铜插针、14-电线护套压板、15-第三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6-第二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7-第五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8-底板衬垫、19-底板、20-第七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1-感应盒体、22-感应体密封垫、23-压线夹、24-电容、25-第四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6-弹垫、27-接地端子、28-外锯齿形锁紧垫片、29-接线帽、30-隔板控制盒、31-骨架油封、32-轴子总成、33-三波峰垫片、34-电源线插头、35-管形端子、36-轴承、37-叶轮、38-平垫、39-轴用卡簧、40-第三O形圈、41-手柄、42-第一O形圈、43-弯管接头、44-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5-排气塞、46-钢珠、47-水泵外壳、48-第六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9-导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包括相配合使用的底板19、电机前端盖2、水泵外壳47、水泵内壳4、手柄41,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的电机机壳1,其中,底板19与电机前端盖2之间通过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4、第二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6连接,水泵内壳4与手柄41之间通过第三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5连接,及设置在电机机壳1、底板19内且相配合使用的轴承36、轴子总成32、轴用卡簧39、骨架油封31、叶轮37、定子3,及位于水泵内壳4内且与轴子总成32相配合使用的隔板控制盒30、三波峰垫片33、第四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5、平垫38、弹垫26、管形端子35、小O形圈11,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与管形端子3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板5,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与电源插座板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密封垫9,及与电源插座板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线插头34,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位于电源插座板5一侧的排气塞45,及与排气塞45相配合使用的压线板6、第五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7、圆柱形一字槽自攻螺丝10,及设置在电机机壳1内且与电源线插头34、隔板控制盒30、定子3相配合使用的电容24、外锯齿形锁紧垫片28、接地端子27、铜插针13、接线帽29,其中,铜插针13设置在电源插座密封垫9内、接线帽29设置在隔板控制盒30一侧,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且与电源插座板5、铜插针13、隔板控制盒30相配合使用的第六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8、电缆压扣8、电线护套压板14、电线护套12,及设置在水泵外壳47一侧的弯管接头43,其中,底板19、水泵外壳47、水泵内壳4之间设置有与弯管接头43相配合使用的导水槽49,及设置在底板19一面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七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0、感应盒体21、感应体密封垫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与水泵外壳47、弯管接头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O形圈42,及与电机机壳1、电机前端盖2连接面的第二O形圈7,及设置在水泵外壳47、水泵内壳4连接面的第三O形圈40;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水泵外壳47内且与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4相配合使用的压线夹23;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电源插座板5上的钢珠46;所述智能式排水泵,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9与电机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使用的底板(19)、电机前端盖(2)、水泵外壳(47)、水泵内壳(4)、手柄(41),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的电机机壳(1),其中,底板(19)与电机前端盖(2)之间通过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4)、第二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6)连接,水泵内壳(4)与手柄(41)之间通过第三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5)连接,及设置在电机机壳(1)、底板(19)内且相配合使用的轴承(36)、轴子总成(32)、轴用卡簧(39)、骨架油封(31)、叶轮(37)、定子(3),及位于水泵内壳(4)内且与轴子总成(32)相配合使用的隔板控制盒(30)、三波峰垫片(33)、第四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5)、平垫(38)、弹垫(26)、管形端子(35)、小O形圈(11),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与管形端子(3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板(5),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与电源插座板(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密封垫(9),及与电源插座板(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线插头(34),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位于电源插座板(5)一侧的排气塞(45),及与排气塞(45)相配合使用的压线板(6)、第五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7)、圆柱形一字槽自攻螺丝(10),及设置在电机机壳(1)内且与电源线插头(34)、隔板控制盒(30)、定子(3)相配合使用的电容(24)、外锯齿形锁紧垫片(28)、接地端子(27)、铜插针(13)、接线帽(29),其中,铜插针(13)设置在电源插座密封垫(9)内、接线帽(29)设置在隔板控制盒(30)一侧,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且与电源插座板(5)、铜插针(13)、隔板控制盒(30)相配合使用的第六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8)、电缆压扣(8)、电线护套压板(14)、电线护套(12),及设置在水泵外壳(47)一侧的弯管接头(43),其中,底板(19)、水泵外壳(47)、水泵内壳(4)之间设置有与弯管接头(43)相配合使用的导水槽(49),及设置在底板(19)一面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七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0)、感应盒体(21)、感应体密封垫(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式排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使用的底板(19)、电机前端盖(2)、水泵外壳(47)、水泵内壳(4)、手柄(41),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的电机机壳(1),其中,底板(19)与电机前端盖(2)之间通过第一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44)、第二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6)连接,水泵内壳(4)与手柄(41)之间通过第三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5)连接,及设置在电机机壳(1)、底板(19)内且相配合使用的轴承(36)、轴子总成(32)、轴用卡簧(39)、骨架油封(31)、叶轮(37)、定子(3),及位于水泵内壳(4)内且与轴子总成(32)相配合使用的隔板控制盒(30)、三波峰垫片(33)、第四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25)、平垫(38)、弹垫(26)、管形端子(35)、小O形圈(11),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与管形端子(3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板(5),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与电源插座板(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密封垫(9),及与电源插座板(5)相配合使用的电源线插头(34),及设置在水泵内壳(4)内且位于电源插座板(5)一侧的排气塞(45),及与排气塞(45)相配合使用的压线板(6)、第五盘头十字槽自攻螺丝(17)、圆柱形一字槽自攻螺丝(10),及设置在电机机壳(1)内且与电源线插头(34)、隔板控制盒(30)、定子(3)相配合使用的电容(24)、外锯齿形锁紧垫片(28)、接地端子(27)、铜插针(13)、接线帽(29),其中,铜插针(13)设置在电源插座密封垫(9)内、接线帽(29)设置在隔板控制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中亮张永涛李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中兴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