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的手柄体和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4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通常使用时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仍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牙刷的手柄体。其具备:手柄部(20),和在厚度方向一侧具有植毛面(11)且设置于手柄部的前端的头部(10)。其具备:由第一树脂形成的第一部件(4),和由具有比第一树脂大的强度的第二树脂形成且在手柄体(2)的长度方向上与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6)。第一部件具有手柄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部件具有头部和从头部向手柄部延伸的延设部(40)。延设部具有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接合部(9)向手柄部侧突出且埋设于第一部件的芯部(41)。芯部中厚度方向另一侧的表面(41a)与接合部通过向另一侧的表面与接合部的交叉部侧凹陷的凹状曲面(42)接续。

Handle and toothbrush of toothbrush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handle body of a toothbrush that has sufficient strength even when applied in normal u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handle part (20) and a hair planting surface (11) on one side of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a head (10)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handle part. It has: a first component (4) formed by a first resin, and a second component (6) formed by a second resin having a greater strength than the first resin and joined with the first component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handle body (2). The first part has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 handle, and the second part has a head and an extension part (40) extending from the head to the handle. The extension part has a joint part (9) of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protruding to the side of the handle part and embedded in the core part (41) of the first part. The surface (41a)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iddl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co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joint by a concave surface (42) which is concave on the side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surface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牙刷的手柄体和牙刷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刷的手柄体以及牙刷。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3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063420号的优先权,并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对于龋齿或牙周病的预防来说,控制牙菌斑是重要的。以往,为了除去作为龋齿好发部位的臼齿深处的牙菌斑,已经研发出一种提高臼齿到达性的使头部变薄、使颈部变细的结构的牙刷。另一方面,这样结构的牙刷中,为了确保头部和颈部的强度,而需要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缩醛(POM)等高强度树脂,但是其价格高于通用树脂,故而会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分别在头部使用高强度树脂、在手柄部使用聚丙烯(PP)等通用树脂并使之接合的牙刷。这些树脂由于相溶性低,且在粘接性上存在大问题,故而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牙刷中,通过将从头部向手柄部延伸的延设部的一部分埋设于手柄部,将向延设部突出设置的嵌合部嵌合于手柄部的嵌合孔,据此来防止头部与手柄部的接合部中的脱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0709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牙刷中,存在施加冲击时的强度低的可能性。另外,考虑到像通常使用时那样地从植毛面侧施加负荷,强度也难以说是足够的。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事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通常使用时增加负荷的情况下也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牙刷的手柄体以及牙刷。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刷的手柄体,所述牙刷的手柄体具备:手柄部,和在厚度方向一侧具有植毛面且设置于所述手柄部的前端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的手柄体具备:由第一树脂形成的第一部件,和由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大的强度的第二树脂形成且在所述手柄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所述手柄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所述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向所述手柄部延伸的延设部;所述延设部具有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接合部向所述手柄部侧突出且埋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芯部;所述芯部中的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通过向该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的交叉部侧凹陷的凹状曲面来接续。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接合部向所述手柄部的后端侧偏离10mm的位置处的比所述芯部更靠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手柄部的最小厚度为,在向所述后端侧偏离10mm的位置处的所述手柄部的全部厚度的20%以上、45%以下。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比所述芯部更靠所述另一侧的所述手柄部的最小厚度为2.5mm以上、3.5mm以下。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的长度为40mm以上且为从所述接合部到后端侧末端的所述手柄部的长度的25%以上。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厚度为2.0mm以上、4.0mm以下,所述延设部中所述头部与所述芯部之间的所述曲面的最小半径为6.0mm以上、11.0mm以下。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中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通过向所述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的交叉部侧凹陷的凹状第二曲面来接续。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以选自聚酯和聚缩醛中的至少1种为主成分。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为聚烯烃。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由在第1实施方式的牙刷的手柄体中植入毛束而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即使在通常使用时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仍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牙刷的手柄体以及牙刷。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是牙刷1的平面视图(俯视图)。[图2]是相同牙刷1的侧面视图。[图3]是相同牙刷1的仰视图。[图4]为接合部9的周边的局部截面图。[图5]为显示比较例的一例的示意结构图。[图6]为显示针对牙刷1进行实际使用试验的规格和评价的图表。[图7]为显示针对牙刷1进行头折断强度试验的规格和评价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牙刷的手柄体以及牙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实施的实施方式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并未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任意地变更。此外,以下附图中,为了使各结构容易理解,实际结构与各结构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会有所不同。图1是牙刷1的平面视图。图2是牙刷1的侧面视图。图3是牙刷1的仰视图。牙刷1具备具有手柄部20以及设置于手柄部20的长度方向的前端的头部10的牙刷用手柄体(以下,适当地简称为手柄体)2。本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0具备:握持部24,和从握持部24起延伸设置至长度方向后端侧(以下简称为后端侧)、与头部10接续的颈部22。头部10在厚度方向的一侧(以下称为上表面侧)具有植毛面11。在植毛面11上,形成有多个植毛孔12,在植毛孔12中植入有刷毛的毛束14(参照图2)。另外,图1的平面视图以及图3所示的仰视图中,毛束14的图示被省略。手柄体2具备: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6,设置于第一部件4的上表面侧的软弹性部7,和设置于第一部件4中的上述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以下,称为下表面侧)的软弹性部8。软弹性部7,如图1所示地,沿着握持部24的长度方向而配置。软弹性部7以及软弹性部8,作为一例,由软质树脂形成。作为软质树脂,例如,优选邵氏硬度A在90以下的软质树脂,更优选邵氏硬度A为50~80的软质树脂。作为软质树脂,可举例如,弹性体(例如,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硅树脂。第一部件4与第二部件6在接合部9处在长度方向上接合。图4为接合部9的周边的局部截面图。第二部件6具备:头部10,和从头部10向第一部件4(后端侧)延伸的柱状延设部40。延设部40具有:配置于头部10与接合部9之间的颈部22,和从接合部9向第一部件4侧突出的芯部41。芯部41埋设于第一部件4。即,延设部40的露出部分形成颈部22。芯部41,如图1和图3所示,在平面视图中形成为随着向着后端侧而逐渐变细的锥形。另外,芯部41,如图2所示,在正面视图中在下表面侧的表面(另一侧的表面)41a的基部形成有曲面42。更具体地,芯部41中,表面41a与接合部9通过向表面41a与接合部9的交叉部侧凹陷的凹状曲面42来接续。曲面42,作为其一例,其与接合部9的下表面侧端部交叉且与表面41a连接。曲面42在正面视图中为圆弧形状,是沿头部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面。优选地,曲面42的最小半径为6.0mm以上、11.0mm以下。曲面42的最小半径超过上述上限值时,后述最小厚度T1变小,存在无法确保基准位置处手柄部20的厚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曲面42的最小半径低于上述下限值时,表面41a与接合部9的交叉部会变得接近于边缘(edge)形状,从而存在产生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强度降低的可能性。另外,表面41a和曲面42设定于下述位置:在从接合部9到后端侧的距离L为10mm的基准位置处的比芯部41更靠下表面侧的手柄部20(第一部件4)的最小厚度T1为在上述基准位置处的手柄部20的全部厚度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刷的手柄体,其具备:手柄部,和在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植毛面且设置于所述手柄部的前端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的手柄体具备:由第一树脂形成的第一部件,和由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大的强度的第二树脂形成且在所述手柄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所述手柄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所述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向着所述第一部件延伸的延设部,所述延设部具有: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接合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突出且埋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芯部,所述芯部中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通过向该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的交叉部侧凹陷的凹状曲面来接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8 JP 2016-0634201.一种牙刷的手柄体,其具备:手柄部,和在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植毛面且设置于所述手柄部的前端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的手柄体具备:由第一树脂形成的第一部件,和由具有比所述第一树脂大的强度的第二树脂形成且在所述手柄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所述手柄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所述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向着所述第一部件延伸的延设部,所述延设部具有: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接合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突出且埋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芯部,所述芯部中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通过向该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接合部的交叉部侧凹陷的凹状曲面来接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接合部向所述手柄部的后端侧偏离10mm的位置处的比所述芯部更靠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手柄部的最小厚度为,在向所述后端侧偏离10mm的位置处的所述手柄部的全部厚度的20%以上、45%以下。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井良辅
申请(专利权)人:狮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