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23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包括土层,所述土层内部的中间填充有地基层,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的顶部填充有第一碎石层,所述第一碎石层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碎石层的顶部填充有混凝土层,涉及道路结构技术领域。该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通过在地下设置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可使地下的水迅速通过通水孔流进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内并排走,避免了地下积水过多而来不及排走导致地面积水蔓延,且五角支撑架提高了管道强度,避免被压坏,而设置挡网与磁条、钢条的配合,可避免有老鼠等物从外部进入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但不会影响内部的水排出。

A Road Structure with Surface Water Collection Fun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ad structure with surface water collecting function, including a soil layer, in which a foundation layer is filled in the middle, a first gravel layer is fill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oil layer and at the top of the foundation layer, a first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gravel layer,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soil layer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lace. The top of the gravel layer is filled with concrete lay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ad structure. The road structure with surface water collecting function can make underground water flow into the first drainage pipe and the second drainage pipe quickly through the through-hole by installing the first drainage pipe and the second drainage pipe side by side, thus avoiding the spread of surface water caused by too much underground water and not enough drainage, and the pentagonal support frame improves the pipe. Strength of the channel, avoid being crushed, and set up shield with magnetic bars, steel bars, can avoid rats and other things from the outside into the pipeline caused by blockage, but will not affect the internal water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结构
,具体为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在何处建成的。远古时代,人们经常沿着动物的足迹或是最省力的路径即别人走过的路来行走,结果被经常践踏的地方就成为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径逐渐发展,成为一般的道路。道路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表现在道路的发展以及道路网络的建设是否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果车多路少,道路使用寿命会降低,易出现问题,因而交通安全问题会突出。其次是道路管理设施与交通控制设施是否科学合理。如果科学合理,在交通拥堵的时候也能井井有条地疏导车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次是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往往有一些道路,因其设计不合理,致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造成交通事故,这应该引起道路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如高速路直线过长容易使驾驶员疲劳,弯道与坡度不合理的搭配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现有的道路在暴雨过后会迅速被积水蔓延,一般通过下水道井盖处或道路两侧的水渠进行排水,但路面中央的排水效果不好,排水速度慢则会影响道路交通,甚至造成一些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解决了暴雨过后会迅速被积水蔓延,一般通过下水道井盖处或道路两侧的水渠进行排水,但路面中央排水效果不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包括土层,所述土层内部的中间填充有地基层,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的顶部填充有第一碎石层,所述第一碎石层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碎石层的顶部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混凝土层的顶部填充有第二碎石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填充有沥青层,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沟,所述土层的内部且位于排水槽沟的一侧开设有管道槽,且管道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五角支撑架,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一端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挡网,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一端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磁条,所述挡网的一侧且与磁条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钢条。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的一端均依次贯穿土层和排水槽沟并延伸至排水槽沟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土层的顶部开设有横槽,所述土层的顶部且位于横槽之间开设有集水槽。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部通过流水孔与管道槽的顶部连通。优选的,所述排水槽沟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隔板架,且隔板架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开设有过水通孔,所述排水槽沟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优选的,所述土层的顶部且位于集水槽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瓷砖。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阻拦片。(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通过在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水孔,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五角支撑架,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一端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挡网,第一排水管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一端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磁条,挡网的一侧且与磁条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钢条,通过在地下设置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可使地下的水迅速通过通水孔流进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内并排走,避免了地下积水过多而来不及排走导致地面积水蔓延,且五角支撑架提高了管道强度,避免被压坏,而设置挡网与磁条、钢条的配合,可避免有老鼠等物从外部进入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但不会影响内部的水排出。(2)、该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通过在土层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的顶部填充有第一碎石层,第一碎石层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土层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碎石层的顶部填充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内部开设有过水通孔,土层的内部且位于混凝土层的顶部填充有第二碎石层,混凝土层的顶部填充有沥青层,通过设置第一碎石层与第二碎石层,保持了强度的同时也保留了较强的透水性,混凝土层配合内部的过水通孔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同时第一碎石层石块较小,可保护管道不会受损,设置的沥青层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迅速吸收路面积水,保证了路面的交通。(3)、该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通过在土层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沟,排水槽沟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隔板架,且隔板架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沟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设置排水槽沟既可排除路面向两侧流动的积水,也可排除管道内流出的积水,且排水槽沟底部加设了渗水孔,可提高排水速度,而设置隔板架则保证了行人安全。(4)、该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通过在土层的顶部开设有横槽,土层的顶部且位于横槽之间开设有集水槽,土层的顶部且位于集水槽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瓷砖,集水槽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阻拦片,通过设置横槽可将瓷砖缝隙漏下的水排到集水槽内,并可通过流水孔排进第二排水管,保持瓷砖牢固性的同时提高了排水效果,使两侧道路同样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基层与沥青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集水槽与流水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挡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排水管与通水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五角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隔板架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土层、2-地基层、3-第一碎石层、4-第一排水管、5-第二碎石层、6-沥青层、7-排水槽沟、8-管道槽、9-第二排水管、10-通水孔、11-五角支撑架、12-挡网、13-磁条、14-钢条、15-横槽、16-集水槽、17-流水孔、18-混凝土层、19-阻拦片、20-放置槽、21-隔板架、22-过水通孔、23-渗水孔、24-瓷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包括土层1,土层1的顶部且位于集水槽1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瓷砖24,土层1的顶部开设有横槽15,土层1的顶部且位于横槽15之间开设有集水槽16,集水槽16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阻拦片19,流水孔17较为细小,阻拦片19可避免大块物体进入流水孔17造成堵塞,通过设置横槽15可将瓷砖24缝隙漏下的水排到集水槽16内,并可通过流水孔17排进第二排水管9,保持瓷砖24牢固性的同时提高了排水效果,使两侧道路同样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包括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内部的中间填充有地基层(2),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2)的顶部填充有第一碎石层(3),所述第一碎石层(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4),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碎石层(3)的顶部填充有混凝土层(18),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混凝土层(18)的顶部填充有第二碎石层(5),所述混凝土层(18)的顶部填充有沥青层(6),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2)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沟(7),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排水槽沟(7)的一侧开设有管道槽(8),且管道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水孔(10),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五角支撑架(11),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一端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挡网(12),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一端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磁条(13),所述挡网(12)的一侧且与磁条(13)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钢条(14)。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包括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内部的中间填充有地基层(2),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2)的顶部填充有第一碎石层(3),所述第一碎石层(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4),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碎石层(3)的顶部填充有混凝土层(18),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混凝土层(18)的顶部填充有第二碎石层(5),所述混凝土层(18)的顶部填充有沥青层(6),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地基层(2)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沟(7),所述土层(1)的内部且位于排水槽沟(7)的一侧开设有管道槽(8),且管道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水孔(10),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五角支撑架(11),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一端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挡网(12),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两端与第二排水管(9)一端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磁条(13),所述挡网(12)的一侧且与磁条(13)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钢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英志李志辉王伟高向远张永娟张涵泊徐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