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昌德专利>正文

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71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涉及实验动物打针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采用带针孔的套筒对药用白鼠进行打针时无法准确对准待打针部位,打针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包括基座、可相对基座开合的盖体、以及第一卡固件和第二卡固件;第一卡固件和第二卡固件均扣在基座上、且形成口径大小可调的第一卡口段和第二卡口段;其中,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均相对基座闭合,固定装置具有用于容纳药用白鼠的容纳孔,容纳孔包括第一盖体与基座之间形成的第一孔段、第二盖体与基座之间形成的第二孔段、第三盖体与基座之间形成的第三孔段、第一卡口段以及第二卡口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动物打针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在给药用白鼠进行打针操作时,作业人员一般是用手抓住药用白鼠给其打针,药用白鼠在挣扎过程中可能会抓伤或咬伤作业人员的手部,给作业人员造成较大伤害。目前,如图1所示,一般是通过一个内径可调的套筒1套住药用白鼠2,套筒1的外壁上具有多个连通内部的打针孔3,将药用白鼠2装入套筒1后,作业人员手持套筒1并捏住药用白鼠2,然后可以通过套筒1上的打针孔3给药用白鼠2打针,如此可以防止在打针时药用白鼠2抓伤或咬伤作业人员的手部。然而,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将药用白鼠2装入套筒1后,套筒1上打针孔3的位置与药用白鼠2的实际打针位置可能存在偏差,无法准确对准药用白鼠2身体上的待打针部位,打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采用带针孔的套筒对药用白鼠进行打针时无法准确对准药用白鼠身体上的待打针部位,打针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其包括基座、可相对所述基座开合的盖体、以及第一卡固件和第二卡固件;所述盖体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所述第一卡固件扣在所述基座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口段,所述第一卡固件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以使所述第一卡口段的口径大小可调;所述第二卡固件扣在所述基座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卡口段,所述第二卡固件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以使所述第二卡口段的口径大小可调;所述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三盖体均相对所述基座闭合,所述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具有用于容纳药用白鼠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包括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的第一孔段、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三盖体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的第三孔段、第一卡口段以及第二卡口段,所述第一卡口段位于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卡口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第三孔段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二孔段和所述第三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背离所述第一卡口段的一端具有供所述药用白鼠进入所述容纳孔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三孔段的背离所述第二卡口段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盖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透明材质制成。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均相对基座闭合时可以在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上形成一个容纳孔,将药用白鼠装入容纳孔内后可以通过第一卡固件和第二卡固件对其进行固定,然后打开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即可对药用白鼠进行打针操作,由于打开盖体后,药用白鼠完全暴露在作业人员的视野内,从而对药用白鼠打针较方便,打针效率较高;并且由于药用白鼠被第一卡固件和第二卡固件固定,不会抓伤或咬伤作业人员,打针操作的安全性较佳。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给药用白鼠打针的固定装置;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在第一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在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的盖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1、第一盖体;22、第二盖体;23、第三盖体;3、第一卡固件;4、第二卡固件;5、容纳孔;50、入口;51、第一孔段;52、第一卡口段;53、第二孔段;54、第二卡口段;55、第三孔段;501、第一半孔;61、第一螺栓;62、第二螺栓;63、第三螺栓;64、第四螺栓;71、第一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73、第三弹性件;74、第四弹性件;8、波纹管段;81、第一波纹半管;82、第二波纹半管;91、第一按压凸块;92、第二按压凸块;10、弹性臂;100、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100,其包括基座1、盖体、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盖体可相对基座1开合。盖体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第三盖体23。第一卡固件3扣在基座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卡口段52。第一卡固件3可相对靠近和远离基座1,以使第一卡口段52的口径大小可调。第二卡固件4也扣在基座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卡口段54。第二卡固件4也可相对靠近和远离基座1,以使第二卡口段54的口径大小可调。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100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第三盖体23均相对基座1闭合,第一盖体21与基座1之间形成第一孔段51,第二盖体22与基座1之间形成第二孔段53,第三盖体23与基座1之间形成第三孔段55。优选的,第一孔段51、第二孔段53和第三孔段55三者的孔径相同。在该第一状态下,本专利技术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100具有用于容纳药用白鼠的容纳孔5。优选的,该容纳孔5呈长条状,以对药用白鼠进行限位,防止药用白鼠在容纳孔5内乱窜。该容纳孔5包括上述的第一孔段51、第二孔段53、第三孔段55、第一卡口段52以及第二卡口段54。第一卡口段52位于第一孔段51和第二孔段53之间、且连接第一孔段51和第二孔段53。第二卡口段54位于第二孔段53与第三孔段55之间、且连接第二孔段53和第三孔段55。第一孔段51的背离第一卡口段52的一端具有供药用白鼠进入容纳孔5的入口50。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100在第一状态时,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100整体呈圆筒形状,第一卡口段52和第二卡口段54位于圆筒的中部。前述的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两者配合将药用白鼠固定在容纳孔5内,具体来说,第一卡固件3可以用来固定药用白鼠的下部,比如臀部;第二卡固件4可以用来固定药用白鼠的上部,比如胸部。如此,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配合可以将药用白鼠紧紧地固定在容纳孔5内。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因为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第三盖体23均相对基座1闭合时可以在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100上形成一个容纳孔5,将药用白鼠装入容纳孔5内后可以通过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对其进行固定,然后打开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第三盖体23即可对药用白鼠进行打针操作(如图4所示),由于打开盖体后,药用白鼠完全暴露在作业人员的视野内,从而对药用白鼠打针较方便,打针效率较高;并且由于药用白鼠被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固定,不会抓伤或咬伤作业人员,打针操作的安全性较佳。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前述的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可相对所述基座(1)开合的盖体、以及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所述盖体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第三盖体(23);所述第一卡固件(3)扣在所述基座(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口段(52),所述第一卡固件(3)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1),以使所述第一卡口段(52)的口径大小可调;所述第二卡固件(4)扣在所述基座(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卡口段(54),所述第二卡固件(4)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1),以使所述第二卡口段(54)的口径大小可调;所述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21)、所述第二盖体(22)和所述第三盖体(23)均相对所述基座(1)闭合,所述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具有用于容纳药用白鼠的容纳孔(5),所述容纳孔(5)包括所述第一盖体(21)与所述基座(1)之间形成的第一孔段(51)、所述第二盖体(22)与所述基座(1)之间形成的第二孔段(53)、所述第三盖体(23)与所述基座(1)之间形成的第三孔段(55)、第一卡口段(52)以及第二卡口段(54),所述第一卡口段(52)位于所述第一孔段(51)和所述第二孔段(53)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孔段(51)和所述第二孔段(53),所述第二卡口段(54)位于所述第二孔段(53)与所述第三孔段(55)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二孔段(53)和所述第三孔段(55),所述第一孔段(51)的背离所述第一卡口段(52)的一端具有供所述药用白鼠进入所述容纳孔(5)的入口(50);其中,所述第三孔段(55)的背离所述第二卡口段(54)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基座(1)和/或所述盖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透明材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可相对所述基座(1)开合的盖体、以及第一卡固件(3)和第二卡固件(4);所述盖体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和第三盖体(23);所述第一卡固件(3)扣在所述基座(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口段(52),所述第一卡固件(3)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1),以使所述第一卡口段(52)的口径大小可调;所述第二卡固件(4)扣在所述基座(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卡口段(54),所述第二卡固件(4)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基座(1),以使所述第二卡口段(54)的口径大小可调;所述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21)、所述第二盖体(22)和所述第三盖体(23)均相对所述基座(1)闭合,所述辅助白鼠打针的机构具有用于容纳药用白鼠的容纳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昌德
申请(专利权)人:谷昌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