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气好且穿戴舒适的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为透气好且穿戴舒适的鞋。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的舒适性不仅取决于符合人体解剖学的鞋底,还取决于鞋子是否能排出鞋内因排汗而产生的水蒸气,以避免鞋内潮湿闷热,细菌滋生。鞋子内大部分的脚汗出现在脚底和鞋底之间,此处的汗液难以蒸发的,会聚集在脚所踩的鞋垫和鞋内底上,特别是树脂制的鞋底,这一问题特别重要,通过鞋底的渗透被完全阻碍了,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鞋底中设置透气防水布和透气孔的方式以达到透气防水效应,透气孔将鞋底的内部空间与外界连通,通过透气防水布来阻隔水而通过气,从而使鞋内部的湿热气透出,外部的新鲜空气进入,实现换气,但是所述的透气防水鞋底具有如下缺陷:鞋底的内部空间狭小,容纳湿热气体的空间容量有限,若是鞋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出现热气逆流的问题,造成脚汗臭气长时间停留在鞋内,无法排出,造成穿戴不舒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透气好且穿戴舒服的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透气好且穿戴舒适的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 ...
【技术保护点】
1.透气好且穿戴舒适的鞋,包括鞋面(1)、连接在鞋面(1)下端的鞋底(2)、鞋底(2)下端的弹性垫(3)以及安装在鞋底(2)内的透气装置(4),其特征在于:透气装置(4)包含有第一通孔(41)、挤压杆(42)、挤压板(43)、压垫(44)、第一弹簧(45)、限位筒(46)、螺纹杆(47)、旋流装置(48)、第二通孔(49)、第三通孔(410)、浮球(411)、弹性杆(412)和第四通孔(413),所述第一通孔(41)开设在鞋底(2)脚后跟的位置,所述第一通孔(41)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限位筒(46),所述限位筒(46)的中部活动插接有挤压杆(42),挤压杆(42)上环绕有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透气好且穿戴舒适的鞋,包括鞋面(1)、连接在鞋面(1)下端的鞋底(2)、鞋底(2)下端的弹性垫(3)以及安装在鞋底(2)内的透气装置(4),其特征在于:透气装置(4)包含有第一通孔(41)、挤压杆(42)、挤压板(43)、压垫(44)、第一弹簧(45)、限位筒(46)、螺纹杆(47)、旋流装置(48)、第二通孔(49)、第三通孔(410)、浮球(411)、弹性杆(412)和第四通孔(413),所述第一通孔(41)开设在鞋底(2)脚后跟的位置,所述第一通孔(41)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限位筒(46),所述限位筒(46)的中部活动插接有挤压杆(42),挤压杆(42)上环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挤压杆(4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筒(46)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挤压杆(42)的上端贯穿第一通孔(41)到达鞋面(1)内连接有挤压板(43),挤压板(43)的上端与压垫(44)相抵触,所述压垫(44)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45)连接在鞋底(2)的上端面上,所述挤压杆(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7),所述螺纹杆(47)上活动螺纹套接有旋流装置(48),所述旋流装置(48)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另一端与第一通孔(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鞋底(2)内开设有与第一通孔(41)贯通的第二通孔(49),所述鞋底(2)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第二通孔(49)相通的第三通孔(410),所述第三通孔(410)的侧壁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浮球(411),所述浮球(411)的上端抵触有弹性杆(412),所述鞋底(2)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孔(41)相连通的第四通孔(413),且第二通孔(49)与第四通孔(413)位于第一通孔(4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好且穿戴舒适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装置(48)由外环(481)、内环(482)和旋流叶片(483)组成,所述外环(481)的内侧壁通过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声,吕亚彬,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卓展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