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40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属于火龙果育苗领域,首先选取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清洗后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然后进行消毒得到外植体,再将外植体于诱导培养基培养无菌芽,在将无菌芽于成苗培育基中继续分化,最后于生根培养基中发育成幼苗,再将其驯化后即可进行后续的育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促进火龙果幼苗的培育速度,降低育苗周期,同时能保证幼苗质量,稳定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适于大规模系统化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龙果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火龙果富含植物性白蛋白、花青素,维生素以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经常食用,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大肠癌等功效,含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可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除体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含有的花青素,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预防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因此,火龙果种植产业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目前,火龙果在培育上多采用种子、扦插和分株的繁育方式,种子繁殖因其发芽差异大且后代形状分离明显,扦插和繁殖的种原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火龙果进行培育不仅周期短,且幼苗质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可促进火龙果幼苗的培育速度,降低育苗周期,同时能提高种苗质量,稳定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适于大规模系统化种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将其于无菌环境下切成长度为4~5cm的小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小心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于酒精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12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为外植体;S2:将步骤S1所述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培养35~42d得到无菌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0.12mg/LNAA+2~3mg/L6-BA+0.5~0.7mg/LIAA+35~40g/L蔗糖+5~7g/L琼脂,将上述物质装入培养瓶中调节pH值为5.7~5.9;S3:将步骤S2所述无菌芽放入成苗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5~30d得到幼芽,所述成苗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0.10mg/LNAA+2.0~2.5mg/L6-BA+30~32g/L蔗糖+4.5~5.2g/L琼脂+0.03%~0.04%活性炭;S4:将步骤S3所述幼芽继续培育至长度大于2cm后,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育20~30d得到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15~0.20mg/LNAA+0.1~0.2mg/L6-BA+30~32g/L蔗糖+4.5~5.2g/L琼脂;S5:将步骤S4所述幼苗进行驯化移栽即可。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75%。进一步地,在步骤S2~S4中,所述培育过程,是在温度为24~26℃、光照为2000~2600LX下进行,所述光照的时间为13~14h/天。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成苗培养基的pH值为5.7~5.9。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驯化是将幼苗从培养瓶中出瓶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清洗小苗2~3次,去除根部的培养基,然后将其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先选取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其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更强,分化率更高,清洗后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然后进行消毒得到外植体,且消毒和灭菌时间严格控制,一方面可保证外植体消毒和灭菌充分,另一方面确保外植体的组织结构不被破坏,消毒和灭菌效果好,再将外植体于诱导培养基培养无菌芽,在将无菌芽于成苗培育基中继续分化,最后于生根培养基中发育成幼苗,申请人根据外植体的营养要求,通过研究摸索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并严格控制培养的温度和湿度,加快幼苗形成,诱导时间平均可以缩短4-6d,且诱导率高,将所得幼苗驯化后即可进行后续的育苗。上述每一技术手段都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且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所产生的总的技术效果远远高于单个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技术手段的简单加和。总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可促进火龙果幼苗的培育速度,降低育苗周期,同时能提高种苗质量,稳定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适于大规模系统化种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将其于无菌环境下切成长度为4cm的小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小心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于体积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20s,然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为外植体;S2:将步骤S1所述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培养35d得到无菌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mg/LNAA+2mg/L6-BA+0.5mg/LIAA+35g/L蔗糖+5g/L琼脂,将上述物质装入培养瓶中调节pH值为5.7;S3:将步骤S2所述无菌芽放入成苗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5d得到幼芽,所述成苗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mg/LNAA+2.0mg/L6-BA+30g/L蔗糖+4.5g/L琼脂+0.03%活性炭;所述成苗培养基的pH值为5.7;S4:将步骤S3所述幼芽继续培育至长度大于2cm后,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育20d得到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15mg/LNAA+0.1mg/L6-BA+30g/L蔗糖+4.5~5.2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在步骤S2~S4中,所述培育过程,是在温度为24℃、光照为2000LX下进行,所述光照的时间为13h/天;S5:将步骤S4所述幼苗进行驯化移栽即可;所述驯化是将幼苗从培养瓶中出瓶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清洗小苗2~3次,去除根部的培养基,然后将其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即可。实施例2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将其于无菌环境下切成长度为4.5cm的小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小心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于体积浓度为72%的酒精溶液中浸泡25s,然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1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为外植体;S2:将步骤S1所述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培养38d得到无菌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0.1mg/LNAA+2.5mg/L6-BA+0.6mg/LIAA+38g/L蔗糖+6g/L琼脂,将上述物质装入培养瓶中调节pH值为5.8;S3:将步骤S2所述无菌芽放入成苗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8d得到幼芽,所述成苗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9mg/LNAA+2.2mg/L6-BA+31g/L蔗糖+4.8g/L琼脂+0.035活性炭;所述成苗培养基的pH值为5.8;S4:将步骤S3所述幼芽继续培育至长度大于2cm后,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育25d得到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18mg/LNAA+0.15mg/L6-BA+31g/L蔗糖+4.6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9;在步骤S2~S4中,所述培育过程,是在温度为25℃、光照为2200LX下进行,所述光照的时间为13h/天;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将其于无菌环境下切成长度为4~5cm的小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小心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于酒精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12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为外植体;S2:将步骤S1所述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培养35~42d得到无菌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0.12mg/L NAA+2~3mg/L 6‑BA+0.5~0.7mg/L IAA+35~40g/L蔗糖+5~7g/L琼脂,将上述物质装入培养瓶中调节pH值为5.7~5.9;S3:将步骤S2所述无菌芽放入成苗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5~30d得到幼芽,所述成苗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0.10mg/L NAA+2.0~2.5mg/L 6‑BA+30~32g/L蔗糖+4.5~5.2g/L琼脂+0.03%~0.04%活性炭;S4:将步骤S3所述幼芽继续培育至长度大于2cm后,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育20~30d得到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15~0.20mg/L NAA+0.1~0.2mg/L 6‑BA+30~32g/L蔗糖+4.5~5.2g/L琼脂;S5:将步骤S4所述幼苗进行驯化移栽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幼嫩的茎尖组织,将其于无菌环境下切成长度为4~5cm的小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小心剥去刺座上的小刺和软毛去除髓部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于酒精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12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为外植体;S2:将步骤S1所述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培养35~42d得到无菌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0.12mg/LNAA+2~3mg/L6-BA+0.5~0.7mg/LIAA+35~40g/L蔗糖+5~7g/L琼脂,将上述物质装入培养瓶中调节pH值为5.7~5.9;S3:将步骤S2所述无菌芽放入成苗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5~30d得到幼芽,所述成苗培养基为MS培养基+0.08~0.10mg/LNAA+2.0~2.5mg/L6-BA+30~32g/L蔗糖+4.5~5.2g/L琼脂+0.03%~0.04%活性炭;S4:将步骤S3所述幼芽继续培育至长度大于2cm后,移至生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驰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