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珊珊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39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水管、转盘、扶手支架、机架、水泵、进水管、水箱、移动装置、前支架、喷水管、喷头,所述水管设在转盘内,所述扶手支架与机架紧固连接,所述机架与移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设在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由夹紧座、锁紧器、底板、连杆、横杆、行走轮、行走马达组成,所述夹紧座设在底板上,所述锁紧器设在底板上,所述前支架上端与喷水管紧固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移动装置,能够通过行走马达带动行走轮在滑轨凹槽上移动,移动平稳提高了喷灌均匀性,用于较小型灌区减少成本后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园林灌溉,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736227.7的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包括水泵、水源、截流闸阀、过滤器、主管、电磁阀、压力调节器、支管、喷头和控制器,所述水源上方通过管道连接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置有变频器,所述水泵通过连接管连接设置有截流闸阀,所述截流闸阀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控制器与水泵、电磁阀和传感器装置互相协调,即可实现对灌区灌溉的智能控制,这能有效的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显著提高效益;而且非常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较小型灌区管理成本与经济效益相差过多,容易造成亏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以解决成本较高,较小型灌区管理成本与经济效益相差过多,容易造成亏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水管、转盘、扶手支架、机架、水泵、进水管、水箱、移动装置、前支架、喷水管、喷头,所述水管设在转盘内,所述扶手支架与机架紧固连接,所述机架与移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设在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由夹紧座、锁紧器、底板、连杆、横杆、行走轮、行走马达组成,所述夹紧座设在底板上,所述锁紧器设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与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与横杆相连接,所述横杆与行走轮相连接,所述行走轮与行走马达相连接,所述水箱设在底板上,所述移动装置与前支架相连接,所述前支架上端与喷水管紧固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两侧设有机架。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与水箱框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与进水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进一步地,所述喷水管上设有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与滑轨配合使用,行走轮置于滑轨凹槽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采用抗压材质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移动装置,能够通过行走马达带动行走轮在滑轨凹槽上移动,移动平稳提高了喷灌均匀性,用于较小型灌区减少成本后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示意图。图中:水管-1、转盘-2、扶手支架-3、机架-4、水泵-5、进水管-6、水箱-7、移动装置-8、夹紧座-801、锁紧器-802、底板-803、连杆-804、横杆-805、行走轮-806、行走马达-807、前支架-9、喷水管-10、喷头-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水管1、转盘2、扶手支架3、机架4、水泵5、进水管6、水箱7、移动装置8、前支架9、喷水管10、喷头11,所述水管1设在转盘2内,所述扶手支架3与机架4紧固连接,所述机架4与移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进水管6与水箱7相连通,所述水箱7设在移动装置8上,所述移动装置8由夹紧座801、锁紧器802、底板803、连杆804、横杆805、行走轮806、行走马达807组成,所述夹紧座801设在底板803上,所述锁紧器802设在底板803上,所述底板803与连杆804相连接,所述连杆804与横杆805相连接,所述横杆805与行走轮806相连接,所述行走轮806与行走马达807相连接,所述水箱7设在底板803上,所述移动装置8与前支架9相连接,所述前支架9上端与喷水管10紧固在一起,所述转盘2两侧设有机架4,所述机架4与水箱7框架相连接,所述水泵5与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水箱7内设有水泵5,所述喷水管10上设有喷头11。本专利所说的行走马达807由高速液压马达、制动器、行星减速器、阀组等组成。为外壳传动,可直接与驱动轮相连接,工作可靠、效率高。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行走马达807带动行走轮806在滑轨凹槽上移动,行走马达807由高速液压马达、制动器、行星减速器、阀组等组成。为外壳传动,可直接与驱动轮相连接,工作可靠、效率高。移动装置8与滑轨配合使用,行走轮806置于滑轨凹槽上,移动平稳提高了喷灌均匀性,用于较小型灌区减少成本后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锁紧器802穿过底板803与连杆804,有效提高了紧固性。本专利技术的水管1、转盘2、扶手支架3、机架4、水泵5、进水管6、水箱7、移动装置8、前支架9、喷水管10、喷头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成本较高,较小型灌区管理成本与经济效益相差过多,容易造成亏损,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通过行走马达带动行走轮在滑轨凹槽上移动,移动平稳提高了喷灌均匀性,用于较小型灌区减少成本后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如下所述:夹紧座801设在底板803上,所述锁紧器802设在底板803上,所述底板803与连杆804相连接,所述连杆804与横杆805相连接,所述横杆805与行走轮806相连接,所述行走轮806与行走马达807相连接,所述水箱7设在底板803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水管(1)、转盘(2)、扶手支架(3)、机架(4)、水泵(5)、进水管(6)、水箱(7)、移动装置(8)、前支架(9)、喷水管(10)、喷头(11),所述水管(1)设在转盘(2)内,所述扶手支架(3)与机架(4)紧固连接,所述机架(4)与移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进水管(6)与水箱(7)相连通,所述水箱(7)设在移动装置(8)上,所述移动装置(8)由夹紧座(801)、锁紧器(802)、底板(803)、连杆(804)、横杆(805)、行走轮(806)、行走马达(807)组成,所述夹紧座(801)设在底板(803)上,所述锁紧器(802)设在底板(803)上,所述底板(803)与连杆(804)相连接,所述连杆(804)与横杆(805)相连接,所述横杆(805)与行走轮(806)相连接,所述行走轮(806)与行走马达(807)相连接,所述水箱(7)设在底板(803)上,所述移动装置(8)与前支架(9)相连接,所述前支架(9)上端与喷水管(10)紧固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园林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水管(1)、转盘(2)、扶手支架(3)、机架(4)、水泵(5)、进水管(6)、水箱(7)、移动装置(8)、前支架(9)、喷水管(10)、喷头(11),所述水管(1)设在转盘(2)内,所述扶手支架(3)与机架(4)紧固连接,所述机架(4)与移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进水管(6)与水箱(7)相连通,所述水箱(7)设在移动装置(8)上,所述移动装置(8)由夹紧座(801)、锁紧器(802)、底板(803)、连杆(804)、横杆(805)、行走轮(806)、行走马达(807)组成,所述夹紧座(801)设在底板(803)上,所述锁紧器(802)设在底板(803)上,所述底板(803)与连杆(804)相连接,所述连杆(804)与横杆(805)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吴珊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