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23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包括箱体、逆变器主体、直流电接口和交流电接口,所述箱体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直流电接口,且所述箱体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交流电接口,所述逆变器主体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上部设有防雨罩,所述箱体上部连接通风口,所述箱体一侧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防雨罩连接;通过设置高压泵和叶轮,有效的增强箱体内部的通风度,提升箱体内部的干燥程度,便于逆变器主体的运行和养护,通过设置减震气垫和液压柱,有效的减少箱体移动时对逆变器主体造成的震动,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膜和聚苯乙烯泡沫层,有效的提升箱体自身的防水性以及透气性,有效的增强箱体隔温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并网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可以根据需要并入或退出电网,还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当电网因故停电时可紧急供电,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但是一般的光伏发电并网装置通风度不是很好,对于逆变器的防护措施还不够好,同时箱体自身的性能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通过设置高压泵和叶轮,有效的增强箱体内部的通风度,提升箱体内部的干燥程度,便于逆变器主体的运行和养护,通过设置减震气垫和液压柱,有效的减少箱体移动时对逆变器主体造成的震动,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膜和聚苯乙烯泡沫层,有效的提升箱体自身的防水性以及透气性,有效的增强箱体隔温的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包括箱体、逆变器主体、直流电接口和交流电接口,所述箱体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直流电接口,且所述箱体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交流电接口,所述逆变器主体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上部设有防雨罩,所述箱体上部连接通风口,所述箱体一侧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防雨罩连接,所述集水箱内部一侧设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底部连接散热水管二,以及所述箱体内部底侧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部连接通风扇,所述叶轮一侧与散热水管二连接,所述叶轮另一侧设有散热水管一,所述散热水管一一侧连接阀门。可选的,所述逆变器主体底部连接减震气垫,以及所述减震气垫内部设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内部底侧连接减震弹簧。可选的,所述箱体外部表面设有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外部表面连接聚苯乙烯泡沫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通过设置高压泵和叶轮,有效的增强箱体内部的通风度,提升箱体内部的干燥程度,便于逆变器主体的运行和养护,防雨罩的形状设计使得雨水进入集水箱中,通过高压泵的工作,使得水源以高压的形式通过散热管二经过叶轮,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通风扇转动,对箱体内部进行通风、干燥以及降温,水源在散热管一和散热管二内部流动,有效的起到水冷散热的作用,通过阀门能够将水源排出,避免雨水沉积过多,能够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达到通风干燥以及散热的作用,有效的保证逆变器主体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有效的避免逆变器主体浸水以及保持非常好的通风以及干燥的环境,有效的延长逆变器主体的使用寿命,增强光伏发电并网的工作效率,减少成本。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通过设置减震气垫和液压柱,有效的减少箱体移动时对逆变器主体造成的震动,减震气垫位于逆变器主体的底部,当箱体移动时,箱体内部的电器发生晃动容易造成逆变器主体晃动,通过减震气垫的灵活性和柔软性,能够很好的减少晃动,液压柱与内部底侧的减震弹簧共同作用下,能够增强减震的效果,快速减少晃动,增强逆变器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提升逆变器主体的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便于光伏发电并网的使用。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膜和聚苯乙烯泡沫层,有效的提升箱体自身的防水性以及透气性,有效的增强箱体隔温的性能,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和透气的特点,能够避免水源进入箱体内部,避免损坏箱体内部的电器,防止漏电,聚苯乙烯泡沫层具有很好的绝热隔温性能,同时能够避免箱体内壁结露的情况,有效的避免水源,有效的避免箱体内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效的增强装置的使用性,有效的提升光伏发电并网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震气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包括箱体1、逆变器主体2、直流电接口4和交流电接口5,所述箱体1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直流电接口4,且所述箱体1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交流电接口5,所述逆变器主体2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上部设有防雨罩6,所述箱体1上部连接通风口7,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集水箱14,所述集水箱14与防雨罩6连接,所述集水箱14内部一侧设有高压泵13,所述高压泵13底部连接散热水管二12,以及所述箱体1内部底侧设有叶轮11,所述叶轮11上部连接通风扇9,所述叶轮11一侧与散热水管二12连接,所述叶轮11另一侧设有散热水管一8,所述散热水管一8一侧连接阀门10。具体的,所述逆变器主体2底部连接减震气垫3,以及所述减震气垫3内部设有液压柱15,所述液压柱15内部底侧连接减震弹簧1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外部表面设有防水透气膜17,所述防水透气膜17外部表面连接聚苯乙烯泡沫层18。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工作时,将直流电与直流电接口4接入,交流电与交流电接口接入,将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主体2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供人们使用,通过防雨罩6使得雨水进入集水箱14中,通过高压泵13的工作,使得水源以高压的形式通过散热管二12经过叶轮11,带动叶轮11转动,从而带动通风扇9转动,对箱体1内部进行通风、干燥以及降温,水源在散热管一8和散热管二12内部流动,有效的起到水冷散热的作用,通过阀门10能够将水源排出,避免雨水沉积过多,通过通风口7能够很好的起到通风的效果,在箱体1移动时,通过减震气垫3减少逆变器主体2的晃动,在液压柱15与减震弹簧16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快速减震,通过防水透气膜17和聚苯乙烯泡沫层18,有效的提升箱体1自身的防水性、透气性以及隔温性,便于光伏发电并网的使用。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包括箱体(1)、逆变器主体(2)、直流电接口(4)和交流电接口(5),所述箱体(1)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直流电接口(4),且所述箱体(1)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交流电接口(5),所述逆变器主体(2)位于箱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部设有防雨罩(6),所述箱体(1)上部连接通风口(7),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集水箱(14),所述集水箱(14)与防雨罩(6)连接,所述集水箱(14)内部一侧设有高压泵(13),所述高压泵(13)底部连接散热水管二(12),以及所述箱体(1)内部底侧设有叶轮(11),所述叶轮(11)上部连接通风扇(9),所述叶轮(11)一侧与散热水管二(12)连接,所述叶轮(11)另一侧设有散热水管一(8),所述散热水管一(8)一侧连接阀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包括箱体(1)、逆变器主体(2)、直流电接口(4)和交流电接口(5),所述箱体(1)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直流电接口(4),且所述箱体(1)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交流电接口(5),所述逆变器主体(2)位于箱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部设有防雨罩(6),所述箱体(1)上部连接通风口(7),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集水箱(14),所述集水箱(14)与防雨罩(6)连接,所述集水箱(14)内部一侧设有高压泵(13),所述高压泵(13)底部连接散热水管二(12),以及所述箱体(1)内部底侧设有叶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