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186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芯,导热垫包括设于电芯底部的水平垫片及均匀分布设于水平垫片顶面的若干可压缩齿部;若干可压缩齿部平行设置,任一可压缩齿部的两端与电芯的底面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不需要对导热垫施加压力即可保证电池模组与冷板形成良好接触,降低电池模组设计难度,放宽对模组底部平面度的追求,减轻模组开发负担,优化电池模组结构成本,可压缩齿部的良好缓冲性能使电池模组在电池包整体振动时隔振,确保电池模组与冷板间建立良好的接触、导热关系,保证电芯能够在合适的温度环境工作,并使各电芯间一致性好,不会发生木桶效应,使电池包达到长寿命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
本技术涉及对各种不同类型电设备通用的结构零部件的
,如便于冷却、通风或加热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确保电池模组与冷却板间建立良好的接触及导热关系的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日益发展,消费者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开始逐渐接受,需求也越来越明确。长续航里程和快充需求使得电池系统对良好的散热设计需求大大增加,建立导热路径不可避免需要用到导热垫。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导热垫大多是规则的平面状,不易压缩,且大多数导热硅胶垫表面有黏性,在电池模组与冷板之间加入导热硅胶垫后,在拆装的时候存在如下弊端:1、导热硅胶垫不易压缩,电池模组底部各电芯之间的平面度公差大,导致不能避免部分电芯处于悬空状态,不能与冷板形成良好的接触关系;2、当电芯底部与导热垫、导热垫与冷板形成良好接触后,一旦需要拆模组时,导热垫的粘性会对冷板形成强大的吸附力,只能通过剥离力来将电池模组拆下,导致冷板弯曲变形,可维护性差,拆一次电池模组将会需要更换一次冷板;3、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1中描述的问题,一般会对导热垫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悬空的部分被压缩后接触上,然而施加的压力会增加电池模组设计的难度,如需要能提供更强剪切力的胶水选型,这将无形增加电池模组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优化结构的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确保电池模组与冷板间建立良好的接触、导热关系,保证电芯能够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并优化各电芯间的一致性,不会发生木桶效应。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芯,所述导热垫包括设于电芯底部的水平垫片及均匀分布设于所述水平垫片顶面的若干可压缩齿部;所述若干可压缩齿部平行设置,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两端与所述电芯的底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优选地,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电芯的底面长度的1/3,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两端部与电芯对应的侧边距离相等。优选地,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截面为斜锯齿型。优选地,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包括与水平垫片一体化设置的下端面,所述下端面两侧为内齿面和外齿面,所述内齿面与水平垫片间的夹角α大于外齿面与水平垫片间的夹角β,所述内齿面和外齿面间设有过渡面。优选地,30°≤β<α≤60°。优选地,10°≤α-β≤20°。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可压缩齿部的下端面间的距离m大于外齿面的长度n。优选地,所述电芯的底面宽度与所述可压缩齿部的外齿面的长度成倍数。优选地,0<m-n≤0.8。优选地,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内齿面和外齿面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水平垫片的厚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通过将导热垫设置为设在电芯底部的水平垫片及均匀分布在水平垫片顶面的若干平行可压缩齿部的结构,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池模组装配完毕后,与导热垫可以无缝贴合,即使电池模组各电芯的底部之间存在较大的平面度公差,依然能够保证电池模组与冷板通过导热垫、尤其是可压缩齿部形成良好的接触关系,而同时,当需要拆装电池模组时,由于各可压缩齿部间存在空气间隙,因而不会由于强大吸附力而导致冷板弯曲变形。本技术使得在实际的拆装过程中,不需要对导热垫施加压力即可保证电池模组与冷板形成良好接触,降低电池模组设计的难度,放宽对模组底部平面度的追求,减轻模组的工艺开发负担,优化电池模组的结构成本,通过可压缩齿部的良好缓冲性能,使电池模组在电池包整体振动时起到隔振的作用,确保电池模组与冷板间建立良好的接触、导热关系,保证电芯能够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并使各电芯间的一致性变好,不会发生木桶效应,使电池包达到长寿命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电芯与导热垫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热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α为内齿面与水平垫片间的夹角,β为外齿面与水平垫片间的夹角;图4为现有技术中电芯与导热垫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芯1,所述导热垫2包括设于电芯1底部的水平垫片3及均匀分布设于所述水平垫片3顶面的若干可压缩齿部4;所述若干可压缩齿部4平行设置,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4的两端与所述电芯1的底面的长度方向平行。本技术中,如图1和图4进行比较,当中间的电芯1与相邻的电芯1设置存在一定的平面度公差时,本技术的导热垫2依然可以与3个电芯1都形成良好的接触,而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导热垫2则会与中间的电芯1间形成空隙9,不利于电芯1的导热、散热,且在拆装电池模组时,容易由于强大吸附力而导致冷板弯曲变形。本技术中,导热垫2整体仍旧为平面结构,通过在水平垫片3顶面增设可压缩齿部4,完成导热垫2提升电芯1一致性的工作。本技术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池模组装配完毕后,与导热垫2可以无缝贴合,即使电池模组各电芯1的底部之间存在较大的平面度公差,依然能够保证电池模组与再往下的冷板通过导热垫2、尤其是可压缩齿部4形成良好的接触关系,而同时,当需要拆装电池模组时,由于各可压缩齿部4间存在空气间隙,因而不会由于强大吸附力而导致冷板弯曲变形。本技术中,为了保证导热垫2的可压缩齿部4在工作中的一致性,因此若干可压缩齿部4平行设置,且任一可压缩齿部4的两端与电芯1的底面长度方向平行。本技术中,导热垫2的材料一般选用软性可压缩材料,如硅胶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本技术使得在实际的拆装过程中,不需要对导热垫2施加压力即可保证电池模组与冷板形成良好接触,降低电池模组设计的难度,放宽对模组底部平面度的追求,减轻模组的工艺开发负担,优化电池模组的结构成本,通过可压缩齿部4的良好缓冲性能,使电池模组在电池包整体振动时起到隔振的作用,确保电池模组与冷板间建立良好的接触、导热关系,保证电芯1能够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并使各电芯1间的一致性变好,不会发生木桶效应,使电池包达到长寿命的使用要求。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4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电芯1的底面长度的1/3,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4的两端部与电芯1对应的侧边距离相等。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可压缩齿部4的设计,任一可压缩齿部4的长度大于等于电芯1的底面的长度的1/3即可,即任一可压缩齿部4的长度≥1/3倍的电芯1宽度。在本技术中,电芯1的底面遵循一般设置规律为长方形,故实际上电芯1的底面的长度即是电芯1宽度,电芯1的底面的宽度为电芯1的厚度。本技术中,为了保证电芯1设置的稳定性,故任一可压缩齿部4的两端部与电芯1对应的侧边距离相等,即可压缩齿部4设置在电芯1底部中心位置。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4的截面为斜锯齿型。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4包括与水平垫片3一体化设置的下端面5,所述下端面5两侧为内齿面6和外齿面7,所述内齿面6与水平垫片3间的夹角α大于外齿面7与水平垫片3间的夹角β,所述内齿面6和外齿面7间设有过渡面8。30°≤β<α≤60°。10°≤α-β≤20°。本技术中,可压缩齿部4具有斜锯齿截面的设计,使得导热垫2整体下压更为便利,且所有可压缩齿部4具有高度一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包括设于电芯底部的水平垫片及均匀分布设于所述水平垫片顶面的若干可压缩齿部;所述若干可压缩齿部平行设置,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两端与所述电芯的底面的长度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包括设于电芯底部的水平垫片及均匀分布设于所述水平垫片顶面的若干可压缩齿部;所述若干可压缩齿部平行设置,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两端与所述电芯的底面的长度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电芯的底面长度的1/3,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两端部与电芯对应的侧边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的截面为斜锯齿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导热垫,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可压缩齿部包括与水平垫片一体化设置的下端面,所述下端面两侧为内齿面和外齿面,所述内齿面与水平垫片间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孙世强蒋碧文陈敏余辅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