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80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阀体上具有中心孔,靠近中心孔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凸楞,中心孔内设置阀杆,阀杆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带有通气孔的上挡圈,阀杆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下挡圈、第二下挡圈,第一下挡圈和第二下挡圈上下间隔分布且在之间嵌设密封胶套,密封胶套的上表面与环形凸楞的下表面抵接,阀杆上套设弹簧;阀体的周向外壁上设置外螺纹,阀体外设置与其螺接的带有内螺纹的上阀座,上阀座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凸沿,凸沿之下的上阀座的周向外壁上设置外螺纹,上阀座外设置与其螺接的带有内螺纹的下阀座,下阀座的上端面与凸沿的下端面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拔充气管时气体泄露很少,排气过程简单快速,并且密封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阀,特别是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
技术介绍
救生筏是船舶配备用于紧急情况下脱离危险区域或从遇难船舶紧急撤离的救生设施和装备,也可作为抗洪防灾专用装备;进排气阀是一种用于向救生筏腔体内部补入和泻出一定气体的阀门。现有的进排气阀,是一种固接在救生筏阀体上的带有外螺纹的铜管,铜管外螺接一个铜帽进行密封。充气时将充气管与所述铜管对接,气压达到需要的压力时,快速撤离充气管并立即将铜帽拧到铜管上密封,漏气严重,泻出部分气体时,松开铜帽泄气然后再拧紧,由于铜管通常较细,泄气非常缓慢,在紧急状况时不能适应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中心孔,靠近所述中心孔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凸楞,所述环形凸楞的上缘水平、下缘向上倾斜形成楔形;所述中心孔内设置阀杆,所述阀杆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带有通气孔的上挡圈,所述阀杆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下挡圈、第二下挡圈,所述第一下挡圈和第二下挡圈上下间隔分布且在之间嵌设密封胶套,所述密封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具有中心孔(11),靠近所述中心孔(11)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凸楞(12),所述环形凸楞(12)的上缘水平、下缘向上倾斜形成楔形;所述中心孔(11)内设置阀杆(2),所述阀杆(2)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带有通气孔的上挡圈(21),所述阀杆(2)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下挡圈(22)、第二下挡圈(23),所述第一下挡圈(22)和第二下挡圈(23)上下间隔分布且在之间嵌设密封胶套(3),所述密封胶套(3)的上表面与所述环形凸楞(12)的下表面抵接,所述阀杆(2)上套设弹簧(4);所述阀体(1)的周向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阀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具有中心孔(11),靠近所述中心孔(11)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凸楞(12),所述环形凸楞(12)的上缘水平、下缘向上倾斜形成楔形;所述中心孔(11)内设置阀杆(2),所述阀杆(2)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带有通气孔的上挡圈(21),所述阀杆(2)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下挡圈(22)、第二下挡圈(23),所述第一下挡圈(22)和第二下挡圈(23)上下间隔分布且在之间嵌设密封胶套(3),所述密封胶套(3)的上表面与所述环形凸楞(12)的下表面抵接,所述阀杆(2)上套设弹簧(4);所述阀体(1)的周向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阀体(1)外设置与其螺接的带有内螺纹的上阀座(5),所述上阀座(5)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凸沿(51),所述凸沿(51)之下的所述上阀座(5)的周向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上阀座(5)外设置与其螺接的带有内螺纹的下阀座(6),所述下阀座(6)的上端面与所述凸沿(51)的下端面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装置用进排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承王晨晨娄树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