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7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包括上盖、壳体、螺栓柱,所述壳体左右两端的拐角处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壳体的壁体转动连接,且固定脚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凹槽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栓柱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拐角处,且螺栓柱的底端与壳体内部底端的壁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壁体上固定有垫板,且垫板与螺栓柱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壳体前端的壁体上开设有螺纹孔,且防水堵头的主管体通过螺纹与螺纹孔啮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两侧的凹槽中安装与壳体壁体活动连接的固定脚,使得装置的固定脚在不需要时可收纳在凹槽中,需要时又可用来固定装置,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控制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在现在的加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水下作业时一般都采用控制器控制进口的关和闭。传统的水下用控制器存在以下不足:1、控制器的固定脚不可转动,这样的固定脚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工作环境,局限了装置的使用范围;2、装置的密封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复杂的导线进出装置降低了装置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包括上盖、壳体、螺栓柱,所述壳体左右两端的拐角处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壳体的壁体转动连接,且固定脚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凹槽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栓柱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拐角处,且螺栓柱的底端与壳体内部底端的壁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壁体上固定有垫板,且垫板与螺栓柱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壳体前端的壁体上开设有螺纹孔,且防水堵头的主管体通过螺纹与螺纹孔啮合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堵头由主管体和次管体组成,且次管体的末端通过螺纹与螺帽啮合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通过螺栓与螺栓柱固定连接,且上盖设置在螺栓柱的上侧,所述上盖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片,且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层防潮模。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挂环,且挂环设置在固定脚的上侧。优选的,所述主管体和次管体分别设置有一个和两个,且次管体上设置有挡片。优选的,所述螺帽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由橡胶材质构成的圆形垫片,且螺帽外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优选的,所述上盖和壳体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矩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两侧的凹槽中安装与壳体壁体活动连接的固定脚,使得装置的固定脚在不需要时可收纳在凹槽中,需要时又可用来固定装置,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2、本技术通过在上盖与壳体的连接处加设橡胶垫片,提升装置的密封性能,防止出现漏水的状况,并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防潮模,既具有放潮的功能,又可隔绝温度,避免低温影响设备的工作,具有丰富的功能,同时在壳体上安装设置有两个次管体的堵头,可方便装置外的导线与内部的电路板连接,也防止液体水通过导线进入装置的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防水堵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挂环;2-螺栓;3-上盖;4-壳体;5-防水堵头;6-固定脚;7-橡胶垫片;8-螺栓柱;9-防潮模;10-垫板;11-凹槽;12-销轴;13-主管体;14-次管体;15-挡片;16-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包括上盖3、壳体4、螺栓柱8,所述壳体4左右两端的拐角处设置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脚6,所述固定脚6的一端通过销轴12与壳体4的壁体转动连接,且固定脚6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凹槽11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栓柱8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拐角处,且螺栓柱8的底端与壳体4内部底端的壁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内部底端的壁体上固定有垫板10,且垫板10与螺栓柱8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壳体4前端的壁体上开设有螺纹孔,且防水堵头5的主管体13通过螺纹与螺纹孔啮合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堵头5由主管体13和次管体14组成,且次管体14的末端通过螺纹与螺帽16啮合固定连接,所述上盖3通过螺栓2与螺栓柱8固定连接,且上盖3设置在螺栓柱8的上侧,所述上盖3于壳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片7,且壳体4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层防潮模9。所述壳体4的侧面设置有挂环1,且挂环1设置在固定脚6的上侧,挂环1可连接绳索,用于装置的定位,方便寻找;所述主管体13和次管体14分别设置有一个和两个,且次管体14上设置有挡片15,将进入装置内部的导线分开,避免液体水通过导线进入装置的内部;所述螺帽16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由橡胶材质构成的圆形垫片,提升装置的密封性能,且螺帽16外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用于穿引导线;所述上盖3和壳体4的水平截面形状为矩形。工作原理:使用时可电路板固定在壳体4内部底端的垫板10上,接着将导线穿过防水堵头5的主管体13和次管体14,将进入装置内部的导线分开,避免液体水通过导线进入装置的内部,接着通过螺栓2将上盖3与壳体4内部的螺栓柱8固定连接,在组装完成之后可根据装置安装环境的需要判断是否打开固定脚6,固定脚6在不需要时可收纳在凹槽11中,需要时又可用来固定装置,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包括上盖(3)、壳体(4)、螺栓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左右两端的拐角处设置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脚(6),所述固定脚(6)的一端通过销轴(12)与壳体(4)的壁体转动连接,且固定脚(6)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凹槽(11)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栓柱(8)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拐角处,且螺栓柱(8)的底端与壳体(4)内部底端的壁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内部底端的壁体上固定有垫板(10),且垫板(10)与螺栓柱(8)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壳体(4)前端的壁体上开设有螺纹孔,且防水堵头(5)的主管体(13)通过螺纹与螺纹孔啮合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堵头(5)由主管体(13)和次管体(14)组成,且次管体(14)的末端通过螺纹与螺帽(16)啮合固定连接,所述上盖(3)通过螺栓(2)与螺栓柱(8)固定连接,且上盖(3)设置在螺栓柱(8)的上侧,所述上盖(3)于壳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片(7),且壳体(4)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层防潮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井口控制器,包括上盖(3)、壳体(4)、螺栓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左右两端的拐角处设置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脚(6),所述固定脚(6)的一端通过销轴(12)与壳体(4)的壁体转动连接,且固定脚(6)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凹槽(11)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栓柱(8)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拐角处,且螺栓柱(8)的底端与壳体(4)内部底端的壁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内部底端的壁体上固定有垫板(10),且垫板(10)与螺栓柱(8)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壳体(4)前端的壁体上开设有螺纹孔,且防水堵头(5)的主管体(13)通过螺纹与螺纹孔啮合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堵头(5)由主管体(13)和次管体(14)组成,且次管体(14)的末端通过螺纹与螺帽(16)啮合固定连接,所述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思琦胡顺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明业油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