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海建专利>正文

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74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钻具的钻具连接部,所述钻具连接部的底部通过接头部连接于整形修复部,所述整形修复部的底部连接于胀管部,所述胀管部的底部连接于进管部,所述进管部的底部连接于用于引导进行变形套管内的引导锥,所述整形修复部包括整形修复部本体和能够拆卸的固定套设在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外圆周上的环状顶管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井下套管整形装置通过对套管进行辊压、挤胀和修平,使得到修复的套管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套管整形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井套管整形设备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井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受地质因素和开采设备的影响导致套管局部的缩颈或变形,而套管变形能够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于是,在修井作业过程中需要对变形的套管进行整形工作,使油井恢复产能。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17334.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井套管整形器,其特征是:主要是由芯轴、定位销孔、锥辊、销轴、引锥组成,芯轴的中部是圆锥体,芯轴的圆锥体上均匀分布三个梯形槽,梯形槽两端的圆锥体上设有定位销孔,所述的梯形槽内固定锥辊,所述的锥辊通过销轴固定,销轴的两端固定在定位销孔内,芯轴的尾部连接引锥。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油井套管整形器,但是该现有技术在日常生产作业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仅仅采用锥辊进行套管的开胀,油井套管整形器离开后,套管的变形易回弹。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所述井下套管整形装置通过对套管进行辊压、挤胀和修平,使得到修复的套管不易变形。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钻具的钻具连接部,所述钻具连接部的底部通过接头部连接于整形修复部,所述整形修复部的底部连接于胀管部,所述胀管部的底部连接于进管部,所述进管部的底部连接于用于引导进行变形套管内的引导锥,所述整形修复部包括整形修复部本体和能够拆卸的固定套设在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外圆周上的环状顶管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的外圆周上自上而下均匀排布有2-5圈环状顶管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胀管部包括胀管部本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胀管部本体外圆周上的胀管凸棱,所述胀管凸棱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所述胀管部本体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3-6根胀管凸棱。进一步地,所述进管部包括进管部本体和能够转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进管部本体上的进管转动轮。进一步地,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的外圆周上自上而下均匀排布有3圈环状顶管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胀管部本体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4根胀管凸棱。进一步地,所述进管转动轮包括第一进管转动轮和第二进管转动轮,所述第一进管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进管转动轮均包括4个转动轮单元,所述4个转动轮单元位于同一高度并均能够转动的固设在所述进管部本体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一进管转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管转动轮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井下套管整形装置,通过配合设置整形修复部、胀管部和进管部,使所述井下套管整形装置能够有效的对井下的套管进行辊压、挤胀和修平,使得到修复的套管不易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井下套管整形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整形修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胀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进管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钻具连接部、2-接头部、3-整形修复部、31-整形修复部本体、32-环状顶管凸起、4-胀管部、41-胀管部本体、42-胀管凸棱、5-进管部、51-进管部本体、52-进管转动轮、521-第一进管转动轮、522-第二进管转动轮、5200-转动轮单元、6-引导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4所示,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钻具的钻具连接部1,所述钻具连接部的底部通过接头部2连接于整形修复部3,所述整形修复部3的底部连接于胀管部4,所述胀管部4的底部连接于进管部5,所述进管部5的底部连接于用于引导进行变形套管内的引导锥6,所述整形修复部3包括整形修复部本体31和能够拆卸的固定套设在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31外圆周上的环状顶管凸起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具连接部1与接头部2之间、所述接头部2与整形修复部3之间、所述整形修复部3与所述胀管部4之间、所述胀管部4与所述进管部5之间和所述进管部5与所述引导锥6之间均可采用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31的外圆周上自上而下均匀排布有2-5圈环状顶管凸起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管凸起32为手镯型,其材质为高碳铬轴承钢,所述顶管凸起32可以通过套入整形修复部本体31后焊接固定在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31上,手镯型的顶管凸起32的外圈用于对套管进行挤压修平。所述胀管部4包括胀管部本体4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胀管部本体41外圆周上的胀管凸棱42,所述胀管凸棱42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所述胀管部本体41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3-6根胀管凸棱42。在本实施例中,将锥状的胀管凸棱4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设在所述胀管部本体41外圆周上,使胀管部4呈一个类似的锥状结构,随着钻具的下入,缩颈或变形的套管被多根所述胀管凸棱42挤压,套管的缩颈部分被撑开。所述进管部5包括进管部本体51和能够转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进管部本体51上的进管转动轮52。在本实施例中,随着钻具的下入,进管转动轮52对缩颈或变形的套管进行辊压,对套管的变形位置进行修复。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31的外圆周上自上而下均匀排布有3圈环状顶管凸起32。所述胀管部本体41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4根胀管凸棱42。所述进管转动轮52包括第一进管转动轮521和第二进管转动轮522,所述第一进管转521动轮和所述第二进管转动轮522均包括4个转动轮单元5200,所述4个转动轮单元5200位于同一高度并均能够转动的固设在所述进管部本体51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一进管转动轮521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管转动轮52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轮单元5200可以采用球形转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整形修复部3的最大外径,即环状顶管凸起32的外径为套管内径的0.95倍;所述胀管部4的最大等效外径,即两个相对的胀管凸棱42的顶端外侧的直线距离为套管内径的0.92倍;所述进管部5的最大等效外径,即第一进管转动轮521的最大等效外径,即在第一进管转动轮521上两个相对的转动轮单元5200的最外端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套管内径的0.85倍,所述第二进管转动轮522上两个相对的转动轮单元5200的最外端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套管内径的0.75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井下套管的内径124.26mm,钢级为J55。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钻具的钻具连接部,所述钻具连接部的底部通过接头部连接于整形修复部,所述整形修复部的底部连接于胀管部,所述胀管部的底部连接于进管部,所述进管部的底部连接于用于引导进行变形套管内的引导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修复部包括整形修复部本体和能够拆卸的固定套设在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外圆周上的环状顶管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钻具的钻具连接部,所述钻具连接部的底部通过接头部连接于整形修复部,所述整形修复部的底部连接于胀管部,所述胀管部的底部连接于进管部,所述进管部的底部连接于用于引导进行变形套管内的引导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修复部包括整形修复部本体和能够拆卸的固定套设在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外圆周上的环状顶管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修复部本体的外圆周上自上而下均匀排布有2-5圈环状顶管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套管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部包括胀管部本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胀管部本体外圆周上的胀管凸棱,所述胀管凸棱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所述胀管部本体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3-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海建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闫海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