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公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70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包括有底座、围挡组件、门组件、便池以及洗漱台,围挡组件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至少两个弧形挡板铰接在底座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以叠加的方式排布,至少两个弧形挡板罩设在底座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与底座围成了活动空间以及与该活动空间连接的出入口。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门组件,在活动空间中布设有便池和洗漱台。该可移动式公厕,弧形挡板铰接在底座上,弧形挡板可以折叠,整体体积小,便于运输。由于可移动式公厕为单独的建筑,拆卸和移动方便,便于更换,也便于拆卸后集中进行清洗,更换和维修方便,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公厕
本技术涉及公共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公厕。
技术介绍
公厕,也即公共厕所,一般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商店、影院、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厕所。根据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等级、空间特征、冲洗方式、管理方式或投资渠道等,公共厕所有多种分类。按照建筑形式公厕可以分为附建式公厕、移动式公厕、地面与地下公厕;按照建筑结构公厕可以分为砖混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简易结构等几类。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公厕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传统的公厕建设在设定位置,公厕多为固定式建筑,不能够移动,不便于公厕的修整,且由于部分公厕使用环境较差,进而影响周围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公厕,以改善传统的公厕安装于更换不便,打扫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包括有:底座,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以叠加的方式排布,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罩设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活动空间以及与该活动空间连通的出入口,每个所述弧形挡板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弧形挡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安装在所述出入口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入口,便池,所述便池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以及洗漱台,所述洗漱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通气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采光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挡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弧形挡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挡板、第二弧形挡板、第三弧形挡板以及第四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第二弧形挡板、第三弧形挡板以及第四弧形挡板依次叠加,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弧形挡板与所述第三弧形挡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弧形挡板与所述第四弧形挡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四弧形挡板远离所述第三弧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围成所述出入口。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组铰接组件,每组所述铰接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安装凸台,同一组的两个所述安装凸台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安装凸台上设置有安装孔,每个所述弧形挡板具有相对的两个安装侧,所述两个安装侧与所述两组铰接组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安装侧通过转动轴铰接在所述成对设置的安装凸台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栓,相邻所述弧形挡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为推拉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式公厕还包括置物架,所述置物架安装在所述弧形挡板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式公厕还包括手扶杆,所述手扶杆安装在所述弧形挡板上。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包括有:底座,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以叠加的方式排布,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罩设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活动空间以及与该活动空间连通的出入口,每个所述弧形挡板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弧形挡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安装在所述出入口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入口,便池,所述便池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洗漱台,所述洗漱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及烟灰缸,所述烟灰缸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可移动式公厕可以拆卸,便于更换,拆卸后可以集中进行清理,更加环保,且整体可以折叠,减小整体体积,运输方便。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公厕,其包括有底座、围挡组件、门组件、便池以及洗漱台,围挡组件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至少两个弧形挡板铰接在底座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以叠加的方式排布,至少两个弧形挡板罩设在底座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与底座围成了活动空间以及与该活动空间连接的出入口。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门组件,在活动空间中布设有便池和洗漱台。该可移动式公厕,弧形挡板铰接在底座上,弧形挡板可以折叠,整体体积小,便于运输。由于可移动式公厕为单独的建筑,拆卸和移动方便,便于更换,也便于拆卸后集中进行清洗,更换和维修方便,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移动式公厕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移动式公厕的示意图(未设置门组件);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移动式公厕的围挡组件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移动式公厕的底座的示意图。图标:100-底座;200-围挡组件;210-弧形挡板;211-第一弧形挡板;212-第二弧形挡板;213-第三弧形挡板;214-第四弧形挡板;215-通风带;300-门组件;400-便池;500-洗漱台;600-烟灰缸;700-置物架;800-手扶杆。具体实施方式传统的公厕建设在设定位置,公厕多为固定式建筑,不能够移动,不便于公厕的修整,且由于部分公厕使用环境较差,进而影响周围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鉴于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可移动式公厕可以拆卸,便于更换,拆卸后可以集中进行清理,更加环保,且整体可以折叠,减小整体体积,运输方便。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底座,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以叠加的方式排布,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罩设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活动空间以及与该活动空间连通的出入口,每个所述弧形挡板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弧形挡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安装在所述出入口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入口,便池,所述便池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以及洗漱台,所述洗漱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公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底座,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弧形挡板,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以叠加的方式排布,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挡板罩设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活动空间以及与该活动空间连通的出入口,每个所述弧形挡板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弧形挡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安装在所述出入口处,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入口,便池,所述便池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以及洗漱台,所述洗漱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公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通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公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采光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弧形挡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挡板、第二弧形挡板、第三弧形挡板以及第四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第二弧形挡板、第三弧形挡板以及第四弧形挡板依次叠加,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弧形挡板与所述第三弧形挡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弧形挡板与所述第四弧形挡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四弧形挡板远离所述第三弧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围成所述出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组铰接组件,每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东付一君杨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东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