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美春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69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底板和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轴承、转轴、第一皮带盘、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皮带、第二皮带盘、重量感应器、警报器、螺纹杆、螺纹管和电机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室内脚手架,因为高度比室外的脚手架要低很多,所以一般由工人自己搭建,使得室内脚手架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意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所以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在建筑工程中会用到很多的设备,如搅拌机、脚手架等,其中脚手架分为室内用和室外用两种,室外用脚手架需要搭建的很高,因此会聘用专业人士组建,所以稳定性很好,但现有的室内脚手架,因为高度比室外的脚手架要低很多,所以一般由工人自己搭建,使得室内脚手架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意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室内脚手架,因为高度比室外的脚手架要低很多,所以一般由工人自己搭建,使得室内脚手架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意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底板和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贯穿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的内腔,所述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盘传动连接,所述底板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位于底板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板。优选的,所述底板右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线。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架板的顶部嵌设有重量感应器,且架板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警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在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利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皮带盘转动,通过第二皮带盘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且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盘传动连接,利用皮带,使得第二皮带盘带动第一皮带盘转动,通过转轴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且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利用第一皮带盘带动第一锥齿轮,使第一锥齿轮可以转动,通过螺纹管位于底板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利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使得螺纹管转动,再通过螺纹管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板,利用螺纹管转动,使得架板平稳的上升,使得脚手架不用工人搭建就可以自动建好,而且两边同时上升,避免出现架板不平,导致脚手架不稳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室内脚手架,因为高度比室外的脚手架要低很多,所以一般由工人自己搭建,使得室内脚手架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意外的问题。2、本技术在底板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由于工地经常会出现水和灰尘等,利用电机箱防止水和灰尘等进入电机,可以保护电机,通过底板右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线,用控制器控制电机,使得架板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用导线给本装置提供电力,保证本装置的正常运行,再通过架板的顶部嵌设有重量感应器,且架板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警报器,用重量感应器感应架板上的重量,避免因架板上的重量太重导致脚手架不稳而倒塌,用警报器可以在架板上的重量超重时提醒工人,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轴承、3转轴、4第一皮带盘、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皮带、8第二皮带盘、9架板、10重量感应器、11电机箱、12警报器、13螺纹杆、14螺纹管、15电机、16控制器、17导线、18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底板1和转轴3,转轴3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4,转轴3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利用第一皮带盘4带动第一锥齿轮5,使第一锥齿轮5可以转动,底板1右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6,且控制器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线17,用控制器16控制电机15,使得架板9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用导线17给本装置提供电力,保证本装置的正常运行,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由于工地经常会出现水和灰尘等,利用电机箱11防止水和灰尘等进入电机15,可以保护电机15,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且固定块18与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15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8,利用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皮带盘8转动,第二皮带盘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7,皮带7贯穿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1的内腔,第二皮带盘8通过皮带7与第一皮带盘4传动连接,利用皮带7,使得第二皮带盘8带动第一皮带盘4转动,底板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2,轴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4,螺纹管14位于底板1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连接,利用第一锥齿轮5的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6使得螺纹管14转动,螺纹管1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板9,利用螺纹管14转动,使得架板9平稳的上升,使得脚手架不用工人搭建就可以自动建好,而且两边同时上升,避免出现架板9不平,导致脚手架不稳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室内脚手架,因为高度比室外的脚手架要低很多,所以一般由工人自己搭建,使得室内脚手架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意外的问题,架板9的顶部嵌设有重量感应器10,且架板9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警报器12,用重量感应器10感应架板9上的重量,避免因架板9上的重量太重导致脚手架不稳而倒塌,用警报器12可以在架板9上的重量超重时提醒工人,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使用时,在电机15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8,利用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皮带盘8转动,通过第二皮带盘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7,且第二皮带盘8通过皮带7与第一皮带盘4传动连接,利用皮带7,使得第二皮带盘8带动第一皮带盘4转动,通过转轴3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4,且转轴3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利用第一皮带盘4带动第一锥齿轮5,使第一锥齿轮5可以转动,通过螺纹管14位于底板1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6,且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连接,利用第一锥齿轮5的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6使得螺纹管14转动,再通过螺纹管1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且螺纹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板9,利用螺纹管14转动,使得架板9平稳的上升,使得脚手架不用工人搭建就可以自动建好,而且两边同时上升,避免出现架板9不平,导致脚手架不稳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室内脚手架,因为高度比室外的脚手架要低很多,所以一般由工人自己搭建,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底板(1)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4),所述转轴(3)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8),所述第二皮带盘(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7),所述皮带(7)贯穿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1)的内腔,所述第二皮带盘(8)通过皮带(7)与第一皮带盘(4)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4),所述螺纹管(14)位于底板(1)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螺纹管(1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包括底板(1)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外表面的中端套设有第一皮带盘(4),所述转轴(3)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盘(8),所述第二皮带盘(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7),所述皮带(7)贯穿电机箱(11)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1)的内腔,所述第二皮带盘(8)通过皮带(7)与第一皮带盘(4)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4),所述螺纹管(14)位于底板(1)内腔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美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