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548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包括第一级滤芯、RO滤芯,RO滤芯设有两出水端,一端为与龙头相连通的纯水端、另一端为通向下水道的浓水端,纯水端连接第三级滤芯后与龙头连接,第一级滤芯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进水电磁阀,通过进水电磁阀控制第一级滤芯出水端的通断,RO滤芯的浓水端与下水道之间设有一废水电磁阀,通过废水电磁阀连通或切断浓水端,还包括一用于检测RO滤芯的反渗透膜之前水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废水电磁阀流量大小的电控板,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电控板,调节废水电磁阀的流量,进而调节废水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根据渗透膜前的压力自动调节废水比,有效保护反渗透膜,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饮水质量,且水质较差时,也会损坏水管及热水器、热水壶等盛装器具,因此很多家庭都在水路中装设过滤器,这样一打开水龙头,就能得到经过滤的纯净水,使用非常方便,然而,现有RO净水机中废水比是固定不变的,一种规格RO机需配一个对应流量的废水电磁阀,导致废水电磁阀规格不固定,比较多样,容易导致客户用混,引起客户投诉及抱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包括与原水相接通的第一级滤芯,所述第一级滤芯的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RO滤芯设有两出水端,所述两出水端一端为与龙头相连通的纯水端、另一端为通向下水道的浓水端,所述纯水端连接第三级滤芯后与龙头连接,所述第一级滤芯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进水电磁阀,通过所述进水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级滤芯出水端的通断,所述RO滤芯的浓水端与下水道之间设有一废水电磁阀,通过所述废水电磁阀连通或切断所述浓水端,还包括一用于检测RO滤芯的反渗透膜之前水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废水电磁阀流量大小的电控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控板,调节所述废水电磁阀的流量,进而调节废水比。优选的,所述纯水端与所述第三级滤芯之间连接一水质传感器,和/或所述浓水端与所述下水道之间连接一水质传感器,通过所述水质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纯水端水质状况,并传递信号给所述电控板,所述电控板结合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水质传感器的信号对所述废水电磁阀的流量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水质传感器包括带有过水通道的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过水通道的水质中的待检测物质产生电位差进而形成电信号,所述检测装置通过PCB板将电信号反馈至所述电控板。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极和参比电极,通过所述检测电极对水质中的待检测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所述参比电极校验电极参数。优选的,所述第一级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RO滤芯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压力泵。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第一级滤芯、RO滤芯,RO滤芯设有两出水端,两出水端一端为与龙头相连通的纯水端、另一端为通向下水道的浓水端,纯水端连接第三级滤芯后与龙头连接,第一级滤芯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进水电磁阀,通过进水电磁阀控制第一级滤芯出水端的通断,RO滤芯的浓水端与下水道之间设有一废水电磁阀,通过废水电磁阀连通或切断浓水端,还包括一用于检测RO滤芯的反渗透膜之前水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废水电磁阀流量大小的电控板,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电控板,调节废水电磁阀的流量,进而调节废水比,本技术可以实现根据渗透膜前的压力自动调节废水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1,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包括与原水相接通的第一级滤芯10,所述第一级滤芯10的出水端与RO滤芯20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RO滤芯20设有两出水端,所述两出水端一端为与龙头60相连通的纯水端、另一端为通向下水道70的浓水端,所述纯水端连接第三级滤芯30后与龙头60连接,所述第一级滤芯10出水端与RO滤芯20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进水电磁阀11,通过所述进水电磁阀11控制所述第一级滤芯10出水端的通断,所述RO滤芯20的浓水端与下水道70之间设有一废水电磁阀21,通过所述废水电磁阀21连通或切断所述浓水端,还包括一用于检测RO滤芯20的反渗透膜之前水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40,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废水电磁阀21流量大小的电控板41,所述压力传感器40将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控板41,调节所述废水电磁阀21的流量,进而调节废水比,以实现根据渗透膜前的压力自动调节废水比。本实施例中,所述纯水端与所述第三级滤芯30之间连接一水质传感器50,和/或所述浓水端与所述下水道70之间连接一水质传感器50,通过所述水质传感器50实时检测所述纯水端水质状况,并传递信号给所述电控板41,所述电控板41结合所述压力传感器40的信号和水质传感器50的信号对所述废水电磁阀21的流量进行调节,通过压力传感器40、水质传感器50实时反馈反渗透膜前压力及对应水质状况,通过电控板41实时调节废水电磁阀21导通流量大小,进而调节废水比,有效保护反渗透膜,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质传感器50包括带有过水通道的传感器单元(未图示),所述传感器单元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过水通道的水质中的待检测物质产生电位差进而形成电信号,所述检测装置通过PCB板将电信号反馈至所述电控板41。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极和参比电极,通过所述检测电极对水质中的待检测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所述参比电极校验电极参数。本技术可同时结合控制系统及物联网,可有效感知机器运作状况及水质实时状态,例如RO滤芯20寿命提醒,RO滤芯20使用状况,RO滤芯20运行状况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滤芯10的出水端与所述RO滤芯20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压力泵1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包括与原水相接通的第一级滤芯,所述第一级滤芯的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RO滤芯设有两出水端,所述两出水端一端为与龙头相连通的纯水端、另一端为通向下水道的浓水端,所述纯水端连接第三级滤芯后与龙头连接,所述第一级滤芯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进水电磁阀,通过所述进水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级滤芯出水端的通断,所述RO滤芯的浓水端与下水道之间设有一废水电磁阀,通过所述废水电磁阀连通或切断所述浓水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检测RO滤芯的反渗透膜之前水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废水电磁阀流量大小的电控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控板,调节所述废水电磁阀的流量,进而调节废水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包括与原水相接通的第一级滤芯,所述第一级滤芯的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RO滤芯设有两出水端,所述两出水端一端为与龙头相连通的纯水端、另一端为通向下水道的浓水端,所述纯水端连接第三级滤芯后与龙头连接,所述第一级滤芯出水端与RO滤芯的进水端之间设有一进水电磁阀,通过所述进水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级滤芯出水端的通断,所述RO滤芯的浓水端与下水道之间设有一废水电磁阀,通过所述废水电磁阀连通或切断所述浓水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检测RO滤芯的反渗透膜之前水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废水电磁阀流量大小的电控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控板,调节所述废水电磁阀的流量,进而调节废水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废水比的RO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端与所述第三级滤芯之间连接一水质传感器,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炜徐增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