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剑康专利>正文

长手取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47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长手取物器,由手爪(1)、筒体(2)、推柄(3)、连杆(4)组成,连杆(4)装在筒体(2)内,一端连接类似8字形的手爪(1),使手爪(1)的一端穿过筒体(2)底部的分爪片(10)伸出筒体外,连杆4的另一端套上弹簧(7)后与推柄(3)固定或滑动连接,它可以方便地从手臂接触不到之处取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适用、易于制造、不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长手取物器。人的手臂长度是有限的,一但在手臂接触不到的地方有需要捡起、拿下、放回物品时,就不得不借助于工具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但目前却没有能够完美地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比如,不小心将钥匙掉进下水管时,通常是用铁丝勾或磁铁吸来取回钥匙,但这种方法一是操作不便,二是有局限性,如当BP机、手机等物品以及香皂、筷子、不锈钢勺等生活用品掉进下水管时,这种方法就难以奏效。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地从手臂接触不到之处取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适用、易于制造、不污染环境的长手取物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长手取物器由手爪(1)、筒体(2)、推柄(3)、连杆(4)组成,连杆(4)装在筒体(2)内,一端连接类似8字形的手爪(1),使手爪(1)的另一端穿过筒体(2)底部的分爪片(10)伸出筒体外,连杆4的另一端套上弹簧(7)后与推柄(3)固定或滑动连接。上述方案中,弹簧(7)的一端或两端均可采用固定件(如固定圈和/或螺帽)固定在连杆(4)上,或者使其中的一端固定在推柄(3)上。上述方案中,连杆(4)的一端可用固定件(5、6、8、9)固定在筒体(2)内,也可穿过筒体(2)一端的固定孔(21)固定在筒体(2)内。上述方案中,推柄(3)与筒体(2)采用滑动连接,其一端可套在筒体(2)外或伸入筒体(2)内,还可设计成各种结构和形状,如套在筒体(2)外的U字型、伸入筒体(2)内带推柄帽的T字形、枪柄形等等。当为枪柄形时,其推柄结构是在推柄(3)上设置一块与连杆(4)齿合的齿轮片(17),推柄(3)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的握柄(22),齿轮片(17)上的销钉(19)套在握柄(22)的滑槽(18)内,握柄(22)与弹簧连接件(20)的一端相连,弹簧连接件(20)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底板(16)固定在推柄(3)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长手取物器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其手爪(1)由于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而处于闭合状态,如附图说明图1a、图1b所示,当给推柄(3)一定推力,且推力大于弹簧力时,推柄(3)通过固定件(8、9)压缩弹簧(7),并推动连杆(4),使手爪(1)从筒体(2)内向外伸出,由于分爪片(10)的作用,手爪(1)伸出时便呈张开状态,如图1c所示。当推柄(3)不再受力,弹簧(7)就弹起,通过连杆(4)把手爪(1)拦回筒体(2)内,手爪(1)闭合,恢复自然状态。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长手取物器首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安全适用、易于制造、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的价廉物美的取物工具,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解除了烦恼,它适用于拿取管道、阴沟、楼下雨棚上的一切物品,也可拿树上挂着或家中较高处的一切东西等,是家庭适用较广的生活用具;卫生环保工人用于清除阴沟、下水管道、河面漂浮的污物等,农村果农用于摘取树上的果子等。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本技术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附图1是推柄(3)为U字型的长手取物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静止状态图;b为静止状态剖视图;c为手爪(1)张开状态图。附图2为推柄(3)为T字型的长手取物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枪柄形的推柄(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爪;2、筒体;3、推柄;4、连杆;5、6、8、9、固定件;7、弹簧;10、分爪片;11、推柄帽;12、手柄;13、弹簧挡圈;14、连杆齿;15、挡板;16、弹簧底板;17、齿轮片;18、滑槽;19、销钉;20、弹簧连接件;21、固定孔;22、握柄。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长手取物器由手爪(1)、筒体(2)、推柄(3)、连杆(4)组成,连杆(4)装在筒体(2)内,一端连接类似8字形的手爪(1),使手爪(1)的一端穿过筒体(2)底部的分爪片(10)伸出筒体外,连杆4的另一端套上弹簧(7)后与推柄(3)连接。弹簧(7)的两端用固定圈(6)和螺帽(9)固定在连杆(4)上。如图1~3所示,连杆(4)的一端可用固定件(5、6)固定在筒体(2)内,推柄(3)与筒体(2)采用滑动或固定连接,可套在筒体(2)外或伸入筒体(2)内,如图1套在筒体(2)外的U字型、如图2伸入筒体(2)内带推柄帽(11)的T字形、图3枪柄形等等,如图3所示推柄(3)上设置一块与连杆(4)齿合的齿轮片(17),推柄(3)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的握柄(22),齿轮片(17)上的销钉(19)套在握柄(22)的滑槽(18)内,握柄(22)与弹簧连接件(20)的一端相连,弹簧连接件(20)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底板(16)固定在推柄(3)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如图1所示,当我们需要使用长手取物器时,我们一只手握住筒体(2),另一只手用力推动推柄(3),这时手爪(1)张开,我们便将长手取物器伸向需要抓起的物品,当不再给推柄(3)受力时,手爪(1)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抓住物品,当拿回物品后,给推柄(3)一个推力,长手取物器便松开手爪(1),放下物品,从而完成了整个工作任务;如图2所示,单手食指至小指握住手柄(12),拇指肚压住推柄帽(11),当手指和拇指肚同时用力握时,推柄帽(11)通过压迫弹簧(7)而推动连杆(4)向前推进,手爪(1)则伸出张开,当手指和拇指肚不用力时,弹簧(7)伸张使连杆(4)缩回,手爪(1)成握住状,如此反复,则使长手取物器工作;如图3所示,单手食指至小指同时握住握柄(22),拇指和手掌握住枪柄,形成横握状,当手指等用力握时,握柄(22)向内压进,通过滑槽(18)推动齿轮片(17)向内转动,从而推动连杆齿(14)向前伸,手爪则张开。当手指不用力时,弹簧(7)伸张使连杆齿(14)和握柄(22)恢复原状,手爪成握住状,如此反复使长手取物器工作。权利要求1.长手取物器,其特征在于由手爪(1)、筒体(2)、推柄(3)、连杆(4)组成,连杆(4)装在筒体(2)内,一端连接类似8字形的手爪(1),使手爪(1)的一端穿过筒体(2)底部的分爪片(10)伸出筒体外,连杆4的另一端套上弹簧(7)后与推柄(3)滑动连接,推柄(3)套在筒体(1)上或伸入筒体(1)内并下与筒体(1)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手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的一端或两端用固定件固定在连杆(4)上,或者使其中的一端固定在推柄(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手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的一端用固定件(5)固定在筒体(1)内,或穿过筒体(1)一端的固定孔(21)固定在筒体(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手取物器,其物征在于所述推柄(3)上设置一块与连杆(4)齿合的齿轮片(17),推柄(3)的下部设置有握柄(22),齿轮片(17)的销钉(19)套在握柄(22)的滑槽(18)内,握柄(22)与弹簧连接件(20)的一端相连,弹簧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底板(16)固定在推柄(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长手取物器,由手爪(1)、筒体(2)、推柄(3)、连杆(4)组成,连杆(4)装在筒体(2)内,一端连接类似8字形的手爪(1),使手爪(1)的一端穿过筒体(2)底部的分爪片(10)伸出筒体外,连杆4的另一端套上弹簧(7)后与推柄(3)固定或滑动连接,它可以方便地从手臂接触不到之处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长手取物器,其特征在于由手爪(1)、筒体(2)、推柄(3)、连杆(4)组成,连杆(4)装在筒体(2)内,一端连接类似8字形的手爪(1),使手爪(1)的一端穿过筒体(2)底部的分爪片(10)伸出筒体外,连杆4的另一端套上弹簧(7)后与推柄(3)滑动连接,推柄(3)套在筒体(1)上或伸入筒体(1)内并下与筒体(1)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剑康
申请(专利权)人:蒋剑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