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21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其结构包括工作平台、固定底座、调节盘、功能按钮、控制面板、握把、显示屏、支撑架、电控箱、轴头、升降导轨、循环降温装置,工作平台安装于固定底座上方,固定底座上方设有调节盘、轴头,握把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控制面板两侧,显示屏通过导线与功能按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启动电机,使半齿轮带动移动框架进行上下移动,而移动框架与活塞为一体化结构,进而活塞在活塞缸内进行上下移动,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取而后推进冷却管道内,且管道内设有单向阀,能够防止水倒流,完成水循环使用的效果,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
本技术是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属于铣床

技术介绍
所谓钢板加工卧铣床,就是指铣床系主要指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多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0971152.5的一种钢板加工卧铣床,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支撑台及设置在支撑台顶部的工作台和竖板构成,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有Y355电动机,所述Y355电动机与支撑台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Y355电动机的一侧设有电源线,所述Y355电动机与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有蓄水池,且所述蓄水池与支撑台垂直设置,但是该现有技术对铣床通常使用水来进行降温,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以解决对铣床通常使用水来进行降温,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其结构包括工作平台、固定底座、调节盘、功能按钮、控制面板、握把、显示屏、支撑架、电控箱、轴头、升降导轨、循环降温装置,所述工作平台安装于固定底座上方,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有调节盘、轴头,所述调节盘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固定底座上方,所述功能按钮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上,所述握把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控制面板两侧,所述显示屏通过导线与功能按钮电连接,所述支撑架安装于升降导轨右侧,所述升降导轨与固定底座相焊接,所述电控箱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循环降温装置安装于轴头左侧,所述循环降温装置包括有储水箱、电机、半齿轮、移动框架、单向阀、活塞、活塞缸、散热片、保护外壳,所述储水箱与保护外壳相焊接,所述电机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上,所述半齿轮与移动框架相齿合,所述移动框架与活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单向阀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活塞缸下方,所述活塞缸内部与活塞外部相贴合,所述散热片与储水箱相焊接,所述保护外壳内设有移动框架、活塞缸。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与支撑架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安装于升降导轨左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是长为200cm、宽为150cm、高为5cm的长方体。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启动电机,使半齿轮带动移动框架进行上下移动,而移动框架与活塞为一体化结构,进而活塞在活塞缸内进行上下移动,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取而后推进冷却管道内,且管道内设有单向阀,能够防止水倒流,完成水循环使用的效果,防止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的循环降温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中:工作平台-1、固定底座-2、调节盘-3、功能按钮-4、控制面板-5、握把-6、显示屏-7、支撑架-8、电控箱-9、轴头-10、升降导轨-11、循环降温装置-12、储水箱-1201、电机-1202、半齿轮-1203、移动框架-1204、单向阀-1205、活塞-1206、活塞缸-1207、散热片-1208、保护外壳-12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工作平台1、固定底座2、调节盘3、功能按钮4、控制面板5、握把6、显示屏7、支撑架8、电控箱9、轴头10、升降导轨11、循环降温装置12,所述工作平台1安装于固定底座2上方,所述固定底座2上方设有调节盘3、轴头10,所述调节盘3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固定底座2上方,所述功能按钮4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5上,所述握把6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控制面板5两侧,所述显示屏7通过导线与功能按钮4电连接,所述支撑架8安装于升降导轨11右侧,所述升降导轨11与固定底座2相焊接,所述电控箱9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循环降温装置12安装于轴头10左侧,所述循环降温装置12包括有储水箱1201、电机1202、半齿轮1203、移动框架1204、单向阀1205、活塞1206、活塞缸1207、散热片1208、保护外壳1209,所述储水箱1201与保护外壳1209相焊接,所述电机1202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1209上,所述半齿轮1203与移动框架1204相齿合,所述移动框架1204与活塞12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单向阀1205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活塞缸1207下方,所述活塞缸1207内部与活塞1206外部相贴合,所述散热片1208与储水箱1201相焊接,所述保护外壳1209内设有移动框架1204、活塞缸1207,所述控制面板5与支撑架8相焊接,所述显示屏7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5,所述保护外壳1209安装于升降导轨11左侧,所述固定底座2是长为200cm、宽为150cm、高为5cm的长方体,所述保护外壳1209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所述固定底座2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本专利所说的电机1202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所述单向阀1205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在进行使用时启动电机1202,使半齿轮1203带动移动框架1204进行上下移动,而移动框架1204与活塞1206为一体化结构,进而活塞1206在活塞缸1207内进行上下移动,将储水箱1201内的水抽取而后推进冷却管道内,且管道内设有单向阀1205,能够防止水倒流,完成水循环使用的效果。本技术解决了对铣床通常使用水来进行降温,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启动电机1202,使半齿轮1203带动移动框架1204进行上下移动,而移动框架1204与活塞1206为一体化结构,进而活塞1206在活塞缸1207内进行上下移动,将储水箱1201内的水抽取而后推进冷却管道内,且管道内设有单向阀1205,能够防止水倒流,完成水循环使用的效果,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工作平台(1)、固定底座(2)、调节盘(3)、功能按钮(4)、控制面板(5)、握把(6)、显示屏(7)、支撑架(8)、电控箱(9)、轴头(10)、升降导轨(11)、循环降温装置(12),所述工作平台(1)安装于固定底座(2)上方,所述固定底座(2)上方设有调节盘(3)、轴头(10),所述调节盘(3)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固定底座(2)上方,所述功能按钮(4)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5)上,所述握把(6)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控制面板(5)两侧,所述显示屏(7)通过导线与功能按钮(4)电连接,所述支撑架(8)安装于升降导轨(11)右侧,所述升降导轨(11)与固定底座(2)相焊接,所述电控箱(9)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循环降温装置(12)安装于轴头(10)左侧,所述循环降温装置(12)包括有储水箱(1201)、电机(1202)、半齿轮(1203)、移动框架(1204)、单向阀(1205)、活塞(1206)、活塞缸(1207)、散热片(1208)、保护外壳(1209),所述储水箱(1201)与保护外壳(1209)相焊接,所述电机(1202)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1209)上,所述半齿轮(1203)与移动框架(1204)相齿合,所述移动框架(1204)与活塞(12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单向阀(1205)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活塞缸(1207)下方,所述活塞缸(1207)内部与活塞(1206)外部相贴合,所述散热片(1208)与储水箱(1201)相焊接,所述保护外壳(1209)内设有移动框架(1204)、活塞缸(12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内部循环降温的铣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工作平台(1)、固定底座(2)、调节盘(3)、功能按钮(4)、控制面板(5)、握把(6)、显示屏(7)、支撑架(8)、电控箱(9)、轴头(10)、升降导轨(11)、循环降温装置(12),所述工作平台(1)安装于固定底座(2)上方,所述固定底座(2)上方设有调节盘(3)、轴头(10),所述调节盘(3)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固定底座(2)上方,所述功能按钮(4)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5)上,所述握把(6)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控制面板(5)两侧,所述显示屏(7)通过导线与功能按钮(4)电连接,所述支撑架(8)安装于升降导轨(11)右侧,所述升降导轨(11)与固定底座(2)相焊接,所述电控箱(9)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循环降温装置(12)安装于轴头(10)左侧,所述循环降温装置(12)包括有储水箱(1201)、电机(1202)、半齿轮(1203)、移动框架(1204)、单向阀(1205)、活塞(1206)、活塞缸(1207)、散热片(1208)、保护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宽曾建阳曾振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起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